=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等別:四等考試

類科:文化行政

科目:藝術概要

艾克 老師解題

一、試申論公共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的社會功能。

【擬答】

(一)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的關係:

公共藝術必然是個城市的空間藝術,也因此,它必然與城市的空間紋理有所關係。它並非像美術館裡的作品一樣,被隔離於相對單純的空間中所展示。因此,它比在美術館裡展示的藝術,更扮演起公共空間的社會功能。以下,我們可從「城市的美化」、「城市價值的突顯」、「城市記憶的紀錄」、「城市願景的塑造」等四個方向來論述其社會功能。

(二)公共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的社會功能:

1.「城市的美化」:在「城市的美化」方面,藝術本然就具備獨特的美化環境的功能,這也一直是公共藝術之核心使命。它創造了城市環境更高的附加價值,讓一般以功利性及便利性為考量的城市空間規劃,多了更多感性的價值。當然,公共藝術不同於一般藝術,其「城市的美化」功能,仍須考量更多實際面的問題,如空間安全、空間的容受度與空間的使用特性等,皆是在美化中需考量的,不宜設置出具備危險性,無法抗環境所造成之作品損害,及違背空間使用特性的作品。

2.「城市價值的突顯」:每座城市,有其不同的文化紋理、功能特色與歷史價值,好的公共藝術品,要能夠突顯其城市價值。這跟美化一樣,都是種感性的提升,但差別在於,它不只是在形式美的面向上,去突顯其感性價值,而是更深刻地,在內容面上,給予人們對城市的理解。一件作品若能夠對城市的價值有所突顯,它必然會讓人看到它就看到這座城市,同時,理解了這座城市就也更能理解這件作品。

3.「城市記憶的紀錄」:城市,不是建築硬體的聚集,而是歷史記憶的積累,任何一座城市,都應當有其歷史,任何歷史,也應當被城市所記憶。但往往,當一座城市基於功利性的考量,在其城市發展中,讓許多歷史被埋沒與淡忘。若藝術有其感性價值,它便應當在適當的條件下,讓城市的歷史被保留與呈現出來。一件公共藝術品,可以是對歷史的投影,它融合於當下的城市樣貌,但在這城市樣貌之中,讓關於城市的回憶能夠湧現。一座城市失去了歷史,它也必然失去了城市的認同感,那是對世世代代城市居民情感與生存價值上的一種否定。公共藝術的「城市記憶的紀錄」功能,便是重新注入城市歷史的靈魂。

4.「城市願景的塑造」:城市,是個變動體,它積累了世世代代的記憶,也遙望著許許多多的願景。城市必然得發展。發展不僅是硬體的建設,而是這座城市為未來的榮景而努力的理由。願景,必然是立足於當下,回顧過去,而對未來所懷有的想像。在這願景尚未完成前,它就是一些渙散的想像。而藝術的顯露功能,在此有能力幫助這渙散的想像被適當地凝聚成一感性實體,它提醒著城市居民,他們的「夢」,它也成為城市居民,作「夢」的材料。

(三)結論:公共藝術做為城市的感性力量

以上四點,是公共藝術之於城市空間所具有的社會功能。我們可發現,由於藝術為一感性的作用力,因此其功能,就是不同於「工具理性」的考量,而是要對城市感性社會力的顯露。這是一座城市需要藝術的根本理由,更是我們未來在發展城市時,需留意與重視的感性力量。

 

二、試就政經環境的影響闡述臺灣的當代藝術現況。

【擬答】

(一)政經環境作為臺灣當代藝術的外部性:

政治與經濟,一般而言,我們稱其為藝術的外部性。藝術並非只是單純的藝術家心智之產物,而是藝術家的心智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所產生。這樣的藝術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關係,在當前高度資本主義發展與全球區域整合的世界,更是明顯。因此,當我們在討論臺灣當代藝術的現況時,我們若從政經環境來討論,是更能有效掌握這複雜多變的藝術處境。以下,就分別從「政治」與「經濟」兩方面來討論此一問題。

(二)「政治」與「經濟」對臺灣當代藝術的影響:

臺灣當代藝術就臺灣內部而言,隨著「冷戰經濟」所創造的經濟奇蹟與解嚴後,八○、九○年代的民主狂飆,對臺灣藝術有深刻的影響,也讓臺灣藝術邁向了多元複雜多變的當代藝術情境。在八○與九○年代,我們可看到如陳界仁、吳天章、李銘盛與梅丁衍等藝術家,因政治的解放,開始在作品中大談過去敏感的政治問題。對如鬼魅般纏繞在一般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威權統治所的遺毒,以及經濟快速發展所造成的社會價值的瓦解,這些藝術家有深刻的批判,與當時一般大眾的保守意識有激烈的互動。而到了兩千年後,臺灣走過了民主的狂飆時期,經濟上也趨於平緩,整體社會開始進入了新的盤整階段。此時的人們對政治的態度,不再像以往保守,社會普遍存在著「民主已成功」的氛圍;且因經濟的平緩有賴提升,於是普遍將精力投注於經濟生活,此時存在著一種看似自由實則虛無的狀態。

我們可在如崔廣宇的《表皮生活圈》與張立人的《戰鬥之城》系列作品中看到這一種自由但虛無的生存處境。而近年來,隨著因政治的懈怠、財閥對政經的壟斷,以及「新自由主義」之下,全球經濟的整合與開放,而產生的許多社會問題,也醞釀了一波波的公民運動。藝術家開始以一種比過往更為靈活而實際的方式,投入了近來的公民運動,如發跡於九○年代的姚瑞中,也在近來對錯誤政策所造成的公共空間之浪費有了《海市蜃樓》等「蚊子館」勘察計畫,倪祥與藍健庭等更年輕的藝術家,則是實際的參與了關於土地正義的公民運動。整體而言,臺灣政治環境的自由,產生了更為多元的藝術創作,但尚未健全的民主,也號召公民力量的投入,藝術家至此也成為了公民運動中極為重要的角色。

此外,在更為實際的經濟層面,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似乎正與臺灣的當代藝術一方面對抗,一方面合作。不可諱言,文化創意產業讓許多當代藝術創作,有了更多的資源整合與經濟生產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壓縮了藝術作為一感性產物的不可取代之價值,朝向商業的工具理性傾斜。而在全球化經濟整合的概念之下,也造成了藝術托拉斯化的少數壟斷傾向。

(三)結論:

政治的自由與高度的經濟發展,毫無疑問是當代藝術的基本環境。就政經對當代藝術的影響而言,其牽動了對藝術價值的重估;而在藝術於政經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藝術則為一實屬難得的超然位置,對正經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批判。這兩點,可說是政經環境與藝術相互影響的主要現象,但基於藝術價值之捍衛,我們應當有意識的預防政經對藝術價值的錯誤領導,如「文化例外」就是要避免過度傾向於政經而對藝術價值的犧牲。

 

三、何謂「再現」(Representation)?試申論其在中西藝術上的表現。

【擬答】

(一)何謂「再現」?

「再現」一詞,簡而言之就是「再一次的呈現」。這是在西方藝術上,基本模仿論而有的藝術概念,也就是說,藝術相對於現實世界,藝術是以模仿的方式,透過藝術創作的技法,再一次的將現實世界表現出來。而當前,關於「再現」,我們不在僅是將齊聚焦於現實事物,一定程度的,我們也將藝術家對內在心靈內容的表現 ,也當作「再現」來討論。在此,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就有其差別,簡言之,西方藝術偏向於對外在世界的再現,中國藝術則傾向於內在心靈的再現。以下分別論述之。

(二)西方藝術在「再現」上的表現:

中世紀西方藝術以宣揚基督教義為主要功能,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具備敘事性(敘述基督教義與事蹟),不強調個人表現,因此,藝術在此做為宗教內容的「再現」。文藝復興繪畫雖仍以宣揚基督教義為主(部份表現希臘與羅馬神話),但開始強調個人(人本主義與藝術家才華)的表現,透視法於此時開始被應用。因為透視法的導入,繪畫顯現出強烈的三度空間幻覺,因此更為寫實,有助於敘事的信服度,西方藝術至此的「再現」,就更命確的傾向於現實世界的內容之呈現。在馬內與塞尚之後,透視法逐漸被捨棄,繪畫不再強調三度空間的表現,也不再重視敘事,改回歸到繪畫最為本質的狀態,也就是平面性的表現。西方藝術至此,進入了「非再現」的藝術創作,進入到對於藝術形式與藝術界定等形式美學與觀念美學的表現。

(三)東方藝術在「再現」上的表現:

中國繪畫不重「形似」而重「氣韻」,因此,作為中國藝術創作的美學基礎,南朝齊人謝赫所提出的「謝赫六法」,就首重「氣韻」,因此,中國藝術所「再現」的,就不是外在可見的自然之物,而是隱於其間,需透過藝術家提煉的「氣韻」。此外,受文人畫精神的影響,使得中國繪畫除強調「氣韻」外,畫家的「氣節」與「德行」亦相當重要,甚至會納入作品的鑑別標準,所以一幅文人畫,也可說是文人「氣節」與「德行」的「再現」。

而由於老莊思想的影響,文人畫以表現自然景緻的山水畫為大宗,強調「平淡」與「順應自然」,其雖有像西方風景畫一樣,表現現實世界的內容,但這內容,並非實寫實的,而是藝術家內在心靈對世界之想望的「再現」。基本上,雖中國繪畫在風格上因各家的發展而有所不同,但背後的文人情懷卻相當一致;直到19世紀末期西方藝術傳入後,才有所改變。20世紀出現的現代水墨,強調的是融合中西精神與技法。由於西方的抽象繪畫在表象上與中國水墨「類似」(事實上意圖完全不同),所以現代水墨畫家多著墨於水墨繪畫的抽象性。

(四)結論:「再現」作為藝術的基本企圖

中國藝術傾向表現論,西方藝術傾向模仿論,兩者於「再現」的差異,可以此劃分。但當然的,由於藝術始終是個變動的概念,當前中西方藝術於「再現」內容上,也不僅是表現論與模仿論能以偏概全。但「再現」,無論東西方,始終是藝術的根本企圖,總結而言,它皆是藝術家基於其文化,現實處境與對世界之想像,而訴諸於藝術的企圖。

 

四、請試述全球化(Globalization)對藝術文化的影響,並舉證說明之。

【擬答】

(一)全球化之意涵:

全球化這一概念所意味的,簡言之,就是全世界,就是一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整體,簡言之,它最終概念,就是不再有區域之絕對外部性,而是在眾多區域之間的相互整合與搭配。這是一科技之發展、交通之暢通與媒體之便捷下,而產生的整合現象。

(二)藝術文化與全球化:

全球化之於藝術與文化,有其新的契機,也產生了一些危機,以下分別論述之:

1.全球化作為藝術文化的新契機:過往,基於科技技術尚未到位而產生的交通之不暢通與媒體之不便捷,某一區域之藝術與文化,在商業的活動上,往往就難以有效的開展。這會很實際的因市場與資金的不足,而讓有些需大量資金與市場的藝術文化,面玲發展的瓶頸,或僅成為某一地方的獨特特色,而無法更有效的讓別人理解。而在全球化之後,時空的限制被徹底解放了,許多所屬於某一地方的文化與藝術,透過全球作為一市場,而產生了難以想像的能量,造就了文化與藝術的徹底質變,形成一種具備地方特色而又能在國際行銷的藝術與文化現象。

2.全球化作為藝術文化的危機:但另一方面,由於全球化唯一經濟整合的概念,而經濟就其實際面而言,它須符合一定的產值能力,方能在全球化中掌握又是契機,進行開展。而很實際的,基於各地的「文化差異」,並非所有在地的特色皆能在全球的尺度下被裡講與接受,因此,在此全球化浪潮之下,造就了某些資源像相對少數具優勢的在地文化與藝術所擄獲,而其它相對無法有效流通的藝術與文化,則資源更為減少。因此產生了「大者恆大」與「下者恆小」的現象,讓許多在地藝術與文化因此而消失,全球呈現當一傾向的問題出現。

(三)全球化對藝術文化的影響實例:

電影,作為一需要高度資金的藝術與文化工業活動,便是最實際的受到全球化的衝擊。隨著外片配額與國片播放比例等保護政策的取消,九○年代末,兩千年初,臺灣的國片便遭受了全球化浪潮的狂襲,而一蹶不振。這現象,者要有幾點原因:首先,電影因其製作成本的高昂,以及廣大市場的需求,市場與資金相對不足的臺灣,是很難跟好萊塢匹敵的,而這便產生一種惡性循環(由於資金的不足,國片難以有夠的製作成本,而無法已足夠的成本製作的電影,自然在市場上無法與好萊塢競爭,而市場的失敗,又讓資金更為不足)。

其次,電影為一文化藝術,而文化藝術有其所屬時空的特殊性,因此不見得能在全球的尺度下被廣泛接受,而美國以其強勢文化,早已成為世界許多地方生活想像的內容,因此相對而言,其電影便更能夠被世界各地所接受,自然在票房上與相對文化弱勢的台灣電影有所斬獲。這兩點所造就的現象,讓臺灣的電影在開放市場之後,一決不振,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全球化對藝術文化影響的負面案例。

(四)結論:「文化例外」與全球化:

當然,全球化是一股難以抵擋的潮流,在商業上這是明確的。但在文化藝術上,在一個體質不夠強壯的情況下,任何文化藝術投入全球化的風潮,勢必得承受著上述生存空間被擠壓甚至滅絕的現象,這絕對是藝術與文化面臨全球化所需審慎評估的風險。「文化例外」就是在這概念下被提出。也就是說,由於藝術文化除實際的商業價值外,更有著商業價值無法取代的精神價值,因此,已開放前提的全球化,面對藝術文化,需有適度「例外」的保護政策,方能在開拓市場與保護文藝上取的平衡。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