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保成學儒祝您金榜題名=
等 別:初等考試
類 科:一般行政
科 目:法學大意
(A) |
1. |
下列何者之院長,為其成員「互選」而產生? (A)立法院(B)司法院(C)考試院(D)監察院 |
(C) |
2. |
憲法第 1 條規定中華民國為「民主共和國」,所謂「共和」是指中華民國的: (A)政體(B)名稱(C)國體(D)首都 |
(D) |
3. |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大學不得任意將學生退學,以免侵犯其憲法上受教育之權利。請問大學生所主張之受教育之權利,源自憲法何處? (A)憲法第 8 條之人身自由規定(B)憲法第 21 條之受國民教育權利 (C)憲法第 15 條之工作權(D)憲法第 22 條之概括權利規定 |
(A) |
4. |
有關總統之彈劾,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彈劾與罷免相同,均是追究政治責任 (B)彈劾總統應由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以上決議提出 (C)總統彈劾案係由司法院大法官審理 (D)司法院審理總統彈劾案,應組成憲法法庭審理之 |
(B) |
5. |
下列何種法律,係為實現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第 6 項「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之規定? (A)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B)性別工作平等法 (C)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D)入出國及移民法 |
(A) |
6. |
下列何種行政行為,無須法律具體明確授權? (A)執行法律之細節性、技術性規定(B)給付行政而與重大公益有關者 (C)限制人民宗教自由之處分(D)將外國人驅逐出國之處分 |
(D) |
7. |
行政機關針對某一違法業者予以裁罰,其處分內容除罰鍰外,尚包括要求業者「應自行採取有利公益之改善措施」。該處分內容可能違反: (A)誠實信用原則(B)法律優位原則(C)平等原則(D)明確性原則 |
(B) |
8. |
「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之規定,係下列何種法律原則之實踐? (A)比例原則(B)平等原則(C)信賴保護原則(D)裁量不得濫用原則 |
(B) |
9. |
下列何者並非行政程序法明文規定,但仍屬行政法一般原則? (A)依法行政原則(B)禁反言原則(C)誠實信用原則(D)明確性原則 |
(A) |
10. |
下列何者為行政機關調查人民是否違法時,應有之正確態度? (A)就當事人有利與不利之情形,一律注意 (B)為實現行政目的,僅調查對裁罰有利之證據 (C)對保障人民權利,堅守推定無罪,僅調查對人民有利之事實 (D)採取中立原則,僅就檢舉者與當事人之主張調查之 |
(A) |
11. |
下列何者並非憲法明文規定之人民義務? (A)依法律投票選舉(B)依法律納稅(C)依法律服兵役(D)受國民教育 |
(B) |
12. |
收養子女之權利,受憲法何種規定之保障? (A)憲法第 14 條之結社自由(B)憲法第 22 條之「其他自由及權利」 (C)憲法第 10 條之居住自由(D)憲法第 7 條之平等權 |
(D) |
13. |
現行憲法制度下,中華民國領土變更之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國民大會決議變更之 (B)由立法院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之決議,提出領土變更案 (C)領土變更案提出後應公告三個月 (D)領土變更案須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應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 |
(B) |
14. |
關於行政訴訟程序暫時權利保護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包括假扣押與假處分 (B)可聲請停止執行之情形,亦可聲請假處分 (C)給付訴訟雖然尚未繫屬法院,仍可聲請假扣押 (D)假處分僅得針對公法上金錢債權給付以外之爭訟 |
(A) |
15. |
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規定,下列何者非屬當然停止職務之情形? (A)依刑事訴訟程序被起訴 (B)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 (C)依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之宣告 (D)依刑事確定判決,受徒刑之宣告,在監所執行中 |
(A) |
16. |
下列有關公務員兼職之敘述,何者錯誤? (A)公務員兼任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團體的職務,原則上無須經服務機關許可 (B)公務員兼任非以營利為目的之事業或團體之職務,受有報酬者,應經服務機關許可 (C)公務員兼任研究或教學工作,原則上仍須經服務機關許可 (D)公務員依法令兼職者,不得兼領公費 |
(D) |
17. |
依公務員服務法規定之所謂旋轉門條款,公務員於其離職後3 年內,不得擔任與其離職前幾年內之職務直接相關之營利事業相關職位? (A)10 年(B)8 年(C)6 年(D)5 年 |
(B) |
18. |
直轄市法規、縣(市)規章得就違反地方自治事項行政業務之行為,規定處以罰鍰,惟依地方制度法第26 條第 3 項規定,最高以新臺幣多少元為限? (A)5 萬元(B)10 萬元(C)15 萬元(D)20 萬元 |
(A) |
19. |
行政機關發布命令,未經法律具體明確授權而對人民予以裁罰,可能牴觸何種法律原則? (A)法律保留原則(B)裁量不濫用原則 (C)罪刑相當原則(D)平等原則 |
(A) |
20. |
關於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作為立法的基本原則 (B)作為法律適用的原則 (C)新舊兩法對同一事項有不同規定者,如事實發生於新法施行前,應適用舊法 (D)新舊兩法對同一事項有不同規定者,如事實發生於新法施行前,但效力有繼續性者,得適用新法而排除舊法 |
(B) |
21. |
魚池禁止垂釣,有行為人堅持並未包括炸魚,炸魚應屬合法。請問應以何種法律解釋方法處理之? (A)舉重明輕之當然解釋法(B)舉輕明重之當然解釋法 (C)目的解釋法(D)歷史解釋法 |
(A) |
22. |
憲法第20 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在此,人民應解釋為男性國民,請問運用的是下列何種解釋方法? (A)限制解釋法(B)文義解釋法(C)當然解釋法(D)擴充解釋法 |
(C) |
23. |
有關司法機關適用法律之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不告不理(B)不得以法律有瑕疵為由而拒為裁判 (C)法律無規定時得拒絕審判(D)非法院不得為審判 |
(B) |
24. |
以法律效力所及之範圍為標準,可分為普通法與特別法。下列何者非常見之區別標準? (A)以人為區別標準(B)以機關為區別標準 (C)以地為區別標準(D)以時為區別標準 |
(C) |
25. |
債務人給付遲延時,債權人得解除契約。請問解除權係屬下列何種權利? (A)請求權(B)抗辯權(C)形成權(D)處分權 |
(B) |
26. |
下列何者不是民法為保護人格權所賦予權利人的請求權? (A)侵害除去請求權(B)瑕疵擔保請求權(C)損害賠償請求權(D)侵害防止請求權 |
(C) |
27. |
下列何者不屬於民事責任? (A)侵權行為人的損害賠償責任 (B)債務人因給付不能所負的損害賠償責任 (C)證人於民事訴訟中為偽證所應負的法律責任 (D)債務人因給付不完全所負的損害賠償責任 |
(C) |
28. |
住所地在桃園市的甲,於苗栗縣對住所地在新竹市的乙為侵權行為。乙對甲起訴請求損害賠償,何法院有第一審的管轄權? (A)只有桃園地方法院(B)只有苗栗地方法院 (C)桃園及苗栗地方法院(D)桃園及新竹地方法院 |
(B) |
29. |
下列何種情形,原告之訴,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A)訴訟標的為確定判決之效力所及(B)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 (C)起訴不合程式(D)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 |
(C) |
30. |
關於民事訴訟第三審上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B)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 (C)應以上訴狀提出於第三審法院為之 (D)以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不須經第三審法院之許可 |
(C) |
31. |
18 歲的甲女經父母同意結婚,並依法完成結婚登記後,甲女: (A)無行為能力 (B)有限制行為能力 (C)有行為能力 (D)為單獨行為,無行為能力;為契約,有限制行為能力 |
(D) |
32. |
約定週年利率,超過多少者,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權? (A)百分之五(B)百分之十(C)百分之十五(D)百分之二十 |
(A) |
33. |
甲向乙出售A 商品,其價金給付請求權因數年間未行使,致消滅時效完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得拒絕給付甲該筆價金 (B)甲的價金債權消滅 (C)乙仍為履行而支付該筆價金後,得以不知時效為理由請求返還 (D)甲得請求法院更新其消滅時效期間 |
(C) |
34. |
買賣因物有瑕疵或缺少出賣人所保證的品質,出賣人依民法規定應負瑕疵擔保責任情形,下列何者非民法賦予買受人的權利? (A)減少價金請求權(B)損害賠償請求權(C)買回請求權(D)契約解除權 |
(C) |
35. |
甲出租自己所有的H 屋給乙,書面契約約定租期2 年;然在租賃開始6 個月後,甲將H 屋出售並移轉所有權給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丙得請求乙返還H 屋 (B)乙得向甲主張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 (C)乙得主張H 屋的租賃契約,對於丙仍繼續存在 (D)甲得以出售為由,對乙終止該租賃契約 |
(D) |
36. |
12 歲的甲,不法侵害乙的權利而造成乙的損害,其於行為時有識別能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僅甲對乙負損害賠償責任 (B)僅甲之法定代理人對乙負損害賠償責任 (C)甲因欠缺責任能力而免責 (D)甲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對乙負損害賠償責任 |
(B) |
37. |
依民法規定,下列何者與甲女無親屬關係? (A)甲的丈夫的弟弟之配偶乙(B)甲的女婿的母親丙 (C)甲的兒子之配偶丁(D)甲的哥哥的配偶戊 |
(A) |
38. |
甲、乙為夫妻,甲尚有寡母丙及弟丁,與乙並無生育子女。數日前甲車禍身亡,留有遺產 360 萬元,有關前述之人依法可繼承之遺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 180 萬元(B)丙 120 萬元(C)丁 180 萬元(D)乙 360 萬元 |
(D) |
39. |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種行為,不構成加重竊盜罪? (A)在旅館的客房內行竊(B)持螺絲起子行竊 (C)在公寓大廈樓梯間行竊(D)結夥3 人行竊,其中1 人年僅12 歲 |
(A) |
40. |
刑法中有關「首謀者」之適用,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必須以一人為限,且必須以親臨現場指揮為必要 (B)於犯罪之初,行為主體雖尚非多數,但率先基於遂行犯罪之目的,實行犯罪後,始依其計畫,於犯罪歷程中各個不同階段,視犯罪進行程度之需要,陸續招攬部眾加入,依附其策劃,先後參與犯罪之實行,而藉此主導或支配多數人共同犯罪者,亦應以首謀罪論處 (C)所稱首倡謀議者,於同謀犯罪之多數人中,率先提議實行犯罪而居於主導策劃地位者屬之 (D)係指犯罪之行為主體為多數人,其中首倡謀議,而處於得依其意思,策劃、支配團體犯罪行為之地位者而言 |
(D) |
41. |
甲於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分別被判A 罪3 年、B 罪7 年、C 罪10 年、D 罪15 年。依刑法數罪併罰之規定,應在何種刑度範圍內定其執行刑? (A)3 年與 20 年之間(B)3 年與 30 年之間 (C)15 年與 20 年之間(D)15 年與 30 年之間 |
(D) |
42. |
關於刑之酌科及加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刑法第 58 條所稱因犯罪所得之利益,包括犯罪行為後所可能得到之利益 (B)刑法第 59 條之酌量減輕其刑,必於犯罪之情狀,在主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 (C)刑法第 305 條恐嚇罪沒有免除其刑之可能 (D)依法律加重或減輕者,仍然可依刑法第 59 條酌量減輕其刑 |
(A) |
43. |
關於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而得阻却違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受命之下級公務員明知命令為違法而執行之,不得阻却違法 (B)命令之內容不以受命之下級公務員職權範圍內的事項為必要 (C)命令之形式不論為書面或言詞方式均可,不以具備法定程式為必要 (D)下級公務員應就命令是否違法予以實質審查,並於認定違法時拒絕執行 |
(B) |
44. |
甲於捷運車廂中行竊 A 之財物,一週後復以同一手法竊取 B 之財物得逞。經偵查後,檢察官僅就甲竊取 A 之財物犯行部分予以起訴,法院因此不得就甲竊取 B 之財物的犯罪審判,此種審判範圍的限制,稱為何種原則? (A)直接審理原則(B)不告不理原則(C)言詞審理原則(D)集中審理原則 |
(D) |
45. |
依實務見解,下列有關貪污治罪條例「藉勢或藉端勒索財物罪」之敘述,何者錯誤? (A)所謂「藉勢」勒索財物,須行為人「憑藉權勢、權力」,以恫嚇或脅迫之手段,使人畏懼而交付財物 (B)所謂「藉端」勒索財物,則為「假藉端由」,以恫嚇或脅迫之手段,使人畏怖而交付財物 (C)公務員所實施之恫嚇脅迫行為,其方式固不限於以言詞、文字或動作,但必使人畏怖生懼,始克相當 (D)本罪之成立,必須以所藉權勢、事由在其職務範圍內,或與其職務有直接關係為必要 |
(D) |
46. |
有關貪污治罪條例第5 條第1 項第2 款「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詐欺取財罪」,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屬刑法詐欺罪之特別規定 (B)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詐欺取財罪中,所謂以詐術使人交付,必須被詐欺人因其詐術而陷於錯誤,若所用方法不能認係詐術,亦不致使人陷於錯誤,即不構成該罪 (C)所謂「利用職務上之機會」,係指假借職務上一切機會,予以利用者而言,除「職務本身固有之事機」外,亦包括「由職務上所衍生之機會」 (D)所謂「職務上衍生之機會」,不以與公務員職務具有關連性為必要 |
(A) |
47. |
下列關於刑法上「公務員」概念之敘述,依實務見解,何者錯誤? (A)公立學校教師執行科技部研究計畫,不論是否從事採購行為,均屬依法服務於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 (B)村、里長辦理村、里之交辦事項,屬依法服務於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 (C)替代役役男於市政府服役期間,非屬依法服務於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 (D)法院依照刑事訴訟法選任之鑑定人,對於受託鑑定事項,予以鑑識、測驗及斷定,非屬行使委託機關公務上之權力之公務員 |
(B) |
48. |
甲犯貪污治罪條例「對於非主管或監督事物圖利罪」後,於偵查中自白,並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下列關於其法律效果之敘述,何者正確? (A)不得減輕其刑(B)應減輕其刑(C)應免除其刑(D)應減輕或免除其刑 |
(A) |
49. |
偵查或審判中對被告為人別訊問後,應先告知被告下列何種事項? (A)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B)得就被訴事實指出有利之證據 (C)得於調查證據時,詢問證人(D)應就調查證據之範圍,提出意見 |
(B) |
50. |
中華民國公務員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下列何罪者,適用中華民國刑法處斷? (A)刑法第 124 條枉法裁判罪(B)刑法第 163 條脫逃罪 (C)刑法第 211 條偽造變造公文書罪(D)刑法第 342 條背信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