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保成學儒祝您金榜題名=
等 別:初等考試
類 科:人事行政、勞工行政、經建行政、廉政
科 目:法學大意
(B) |
1. |
因測速器故障而誤遭開具超速罰單之人民,提起訴願後,受理訴願機關至少逾幾個月仍不為決定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 (A)2 個月(B)3 個月(C)4 個月(D)6 個月 |
(D) |
2. |
地方制度法關於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限於由山地鄉改制者 (B)本身屬地方自治團體 (C)設區民代表會與區公所 (D)與直轄市之關係,準用地方制度法關於縣與縣轄市關係之規定 |
(B) |
3. |
下列何者非屬公務員懲戒法所定之懲戒處分? (A)罰款(B)停職(C)減少退休金(D)減俸 |
(C) |
4. |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地方自治團體之立法機關得訂定何種規則? (A)自治規則(B)委辦規則(C)自律規則(D)議事規則 |
(D) |
5. |
下列何者非屬法源位階相同時之法律適用方法? (A)後法優先於前法(B)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 (C)例外法優先於原則法(D)母法優先於子法 |
(C) |
6. |
關於法的效力,我國刑法採取下列何一原則? (A)新法優於舊法原則(B)舊法優於新法原則 (C)從舊從輕原則(D)從新從輕原則 |
(B) |
7. |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主管機關將在臺灣之大陸地區人民強制出境前,如有收容之必要,應經何等程序,方符合憲法第 8 條之意旨? (A)由主管機關逕行收容,無須經法院事前同意或事後審查 (B)由主管機關暫予收容,但收容人若有異議,應於 24 小時內移送法院決定是否繼續收容 (C)由主管機關事前向法院聲請收容,經法院裁定許可後方得收容 (D)由檢察官作成收容處分 |
(C) |
8. |
下列何者非屬以法律條文明文規定之類推適用? (A)準用…規定 (B)依…之規定 (C)另以法律定之(D)有同一之效力 |
(D) |
9. |
關於憲法之修改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立法委員四分之一提議,四分之三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 (B)憲法修正案提出後,應公告半年 (C)公告半年後,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 (D)憲法修正案之複決,有全體自由地區選舉人半數以上投票,有效同意票超過投票者之半數,即通過之 |
(C) |
10. |
考試院檢討修正各項公務人員考試規定中,有關性別與年齡限制之規定。這是為了符合下列何種原則? (A)信賴保護原則(B)明確原則(C)平等原則(D)行政中立原則 |
(C) |
11. |
下列何者非廣義的法規範? (A)行政機關內部的行政規則(B)地方自治團體的自治規則 (C)行政機關對外的行政處分(D)公法社團法人的內部規程 |
(B) |
12. |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某甲於網路公開撰文批評身為某企業總裁乙「官商勾結」,但經查並無此事。某甲之言論是否受憲法第 11 條之保障而得免於誹謗罪責? (A)某甲所批評者為公眾人物,故受最高程度之憲法保障,絕對免責 (B)某甲若事前有查證,有相當理由確信其指控為真實,則即使有錯誤,亦受憲法保障 (C)某甲之批評僅於其「能證明為真實」之情形,方受憲法保障 (D)名譽重於言論自由,故某甲之批評不得免責 |
(C) |
13. |
有關預算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預算案由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 (B)立法院審議預算,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決議 (C)司法院得逕行提出年度司法概算送立法院審議 (D)考試院之年度概算,行政院得刪減之 |
(A) |
14. |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集會遊行法規定人民集會、遊行應於 6 日前申請許可。若有緊急性、偶發性之集會,應如何規定方符合憲法集會自由之保障? (A)緊急性、偶發性集會,即不適用事前許可之規定 (B)緊急性、偶發性集會,亦應適用相同之「6日前申請許可」之規定 (C)緊急性、偶發性集會,縮短為「3日前申請許可」即可 (D)緊急性、偶發性集會,於集會前24小時有報備義務,但無須申請許可 |
(C) |
15. |
下列何者並非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之方法? (A)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施政報告(B)立法院各委員會邀請行政院所屬官員備詢 (C)立法院以決議免職政務官(D)立法院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 |
(B) |
16. |
下列何者依憲法無須透過自由地區人民直接投票程序為之? (A)修改憲法(B)締結條約(C)變更領土(D)罷免總統 |
(C) |
17. |
下列何種職業,無須經考試院依法考選銓定其資格? (A)律師(B)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 (C)公立小學教師(D)醫師 |
(D) |
18. |
關於信賴保護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信賴保護原則僅適用於授益處分之撤銷與廢止 (B)信賴保護原則以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方得適用 (C)在授益處分作成後,即使違法,若處分相對人有正當信賴利益,則處分均不得撤銷 (D)信賴保護原則於行政法規變更時,亦有其適用 |
(A) |
19. |
下列何者並非比例原則之內涵? (A)行政機關就該管行政程序,應於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之情形,一律注意 (B)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C)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 (D)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
(B) |
20. |
關於行政之正當程序,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機關對人民作成不利之決定前,應給予人民陳述意見之機會 (B)行政機關若自信處分為正確,即使是負擔處分,亦無須於處分書記載理由 (C)行政機關應於處分書載明不服處分時之救濟方法 (D)行政機關作成處分之人員,若有應迴避事由,則應迴避之 |
(C) |
21. |
某項業務依法應向主管機關登記,但法律並未規定登記之要件與程序。主管機關遂自行訂定「登記作業注意事項」,並規定下列事項。請問何者最可能牴觸法律保留原則? (A)登記申請書應依主管機關於網路上公告之格式撰寫 (B)登記應以書面為之 (C)登記申請後如欲撤回,主管機關得裁處新臺幣 10,000 元罰鍰 (D)登記應由本人或代理人親自為之 |
(B) |
22. |
行政法院於個案中若認定系爭法規命令牴觸法律,有關其合法性之審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行政法院得宣告該法規命令無效,該法規命令自始失其效力 (B)行政法院得於個案中認定該法規命令違法,並於個案拒絕適用 (C)行政法院應裁定停止訴訟,聲請司法院解釋 (D)法規命令乃是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所訂定之規範,與法律有同一效力,行政法院不得質疑其效力 |
(D) |
23. |
下列何者非司法院解釋憲法所審查之標的? (A)行政機關之通案函釋(B)最高行政法院庭長法官聯席會議之決議 (C)判例(D)地方法院之判決 |
(C) |
24. |
下列何者無須經由立法院議決? (A)法律案(B)預算案(C)糾正案(D)領土變更案 |
(A) |
25. |
行政處分若有違法,原處分機關將其廢棄,稱為何者? (A)撤銷(B)廢止(C)函告無效(D)告發 |
(C) |
26. |
行為人對於損害結果的發生,僅於其有故意或過失時,始負損害賠償責任,這是一種: (A)結果責任(B)故意責任(C)過失責任(D)危險責任 |
(D) |
27. |
下列關於民法上責任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強制實現民事義務的手段(B)是履行民事義務的擔保 (C)是採財產責任(D)債務人原則上是以特定財產負有限責任 |
(C) |
28. |
下列何者無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能力? (A)胎兒(B)受監護宣告之人 (C)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D)地方機關 |
(D) |
29. |
下列何者不是民事起訴狀的必要記載事項? (A)訴訟標的(B)當事人 (C)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D)因定法院管轄所必要之事項 |
(B) |
30. |
目前民事訴訟實務上,起訴有下列何種情形,受訴法院非以裁定駁回起訴? (A)原告無當事人能力(B)原告當事人不適格 (C)被告無當事人能力(D)起訴之訴訟標的為確定判決效力所及 |
(C) |
31. |
下列何者之效力是效力未定? (A)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B)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所為的單獨行為 (C)無權利人就權利標的物所為之處分 (D)被詐欺而為意思表示 |
(B) |
32. |
商人甲販售 A 商品給乙,其對乙的買賣價金給付請求權之消滅時效期間應為幾年? (A) 1 年(B) 2 年(C) 5 年(D) 15 年 |
(B) |
33. |
甲、乙約定,由甲提供乙 50 萬元,乙應於一年期限屆滿時,償還本金及年息一分的利息。甲、乙間所訂立的是何種契約? (A)無償的消費借貸契約(B)有償的消費借貸契約 (C)無償的使用借貸契約(D)有償的使用借貸契約 |
(C) |
34. |
違反民事法者,會受到民事的制裁。下列何者不屬於民事的制裁? (A)損害賠償(B)權利的剝奪(C)罰金(D)人格的剝奪 |
(A) |
35. |
依民法規定,下列何種物權,不適用於動產? (A)抵押權(B)質權(C)所有權(D)留置權 |
(C) |
36. |
依民法規定,下列何者與甲男無親屬關係? (A)甲的養子的妻乙(B)甲的哥哥的孫子丙 (C)甲的兒子之配偶的父親丁(D)甲的妻子的嫂嫂戊 |
(A) |
37. |
關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妻間的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夫妻因判決離婚者,現存之婚後財產,其價值計算以法院判決確定時為準 (B)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 (C)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原則上不得讓與或繼承 (D)該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剩餘財產之差額時起,2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
(A) |
38. |
甲、乙為夫妻,生育一女戊,甲尚有寡母丙及弟丁。數日前甲車禍身亡,留有遺產 360 萬元。關於遺產之繼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 180 萬元(B)丙 120 萬元(C)丁 90 萬元(D)戊 360 萬元 |
(A) |
39. |
下列何者非屬保安處分? (A)易科罰金(B)強制工作(C)強制治療(D)驅逐出境 |
(D) |
40. |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非刑法上的公務員? (A)依水利法及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相關規定而設置之農田水利會會長 (B)依政府採購法規定之各公立學校、公營事業之承辦、監辦採購等人員 (C)依船員法第 59 條,船長受委託行使船上之治安緊急權 (D)檢察署之採尿人員,依地方法院檢察署辦理施用毒品犯受保護管束人尿液採驗應行注意事項以契約委託,執行採尿事務 |
(C) |
41. |
下列何者非屬刑法第 339 條之 4 加重詐欺罪之加重事由? (A)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B)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C)破壞安全設備犯之 (D)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
(D) |
42. |
刑事訴訟法關於迴避之規定,下列何者不在適用之列? (A)通譯(B)檢察官(C)法官(D)輔佐人 |
(D) |
43. |
公務員甲,於執行拆除地上物時,發現上級公務員所為職務上之拆除命令,顯有違法;甲儘管知情,為免橫生枝節,仍舊執行命令,將地上物拆除。案經地上物所有人舉發後,下列關於甲所為刑事責任的評價,何者正確? (A)此公務之執行屬業務上正當行為,應阻卻違法 (B)屬依法令之行為,一律阻卻違法 (C)既係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當然阻卻違法 (D)既已明知命令違法,即不得阻卻違法 |
(C) |
44. |
所謂不告不理原則,係指下列何者? (A)告訴乃論之罪,未經告訴,檢察官不得開始偵查 (B)告訴乃論之罪,未經告訴,檢察官不得提起公訴 (C)法院不得就未經起訴之犯罪予以審判 (D)同一案件已經提起自訴者,不得再行告訴 |
(D) |
45. |
下列何者非屬相牽連案件合併審判程序的考量要素? (A)訴訟經濟(B)避免裁判矛盾(C)證據共通(D)明案速判 |
(B) |
46. |
關於刑法第 134 條「公務員不純正瀆職罪」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以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為必要 (B)得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C)限於犯瀆職罪章以外之罪 (D)因公務員之身分已特別規定其刑者,即不適用 |
(D) |
47. |
關於刑法第 163 條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便利脫逃已在拘禁力解除之後者,構成本罪 (B)本罪之犯罪主體不含行政執行事件之被管收人 (C)本罪不罰過失犯 (D)若所縱放者非在其職務上逮捕拘禁之中者,不構成本罪 |
(D) |
48. |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不屬於貪污治罪條例第 6 條第 1 項第 5 款「對於非主管或監督事務圖利罪」之要件? (A)明知違背法令 (B)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 (C)因而獲得利益 (D)行為人不以對於該事務有某種影響力,而據以圖利為必要 |
(C) |
49. |
下列何者,為湮滅刑事證據罪之行為客體? (A)關係他人民事事件之證據(B)自己犯罪之證據 (C)關係他人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D)任何資訊均可 |
(D) |
50. |
下列何者非屬公示送達之原因? (A)住、居所不明 (B)掛號郵寄無法送達 (C)因住居於法權所不及之地,無法以其他方法送達 (D)被告被關在監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