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
類科:教育行政、財經廉政
科目:心理學概要
一、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 (每小題5分,共20分)
(一)基模(schema)
(二)依附(attachment)
(三)集體淺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
(四)錯誤的同意性效果(false consensus effect)
【擬答】:
(一)基模(schema)
1.定義──嬰兒出生後不久,即能以與生俱來的身體感官對週遭事物反應,進而獲取知識的基本行為模式,稱為「基模」,與「認知基模」、「認知結構」同義。
2.生理基模──嬰兒依據口唇的感覺而行為稱為「吸吮基模」、嬰兒依據手的觸覺而行為稱為「抓取基模」。人類最原始的兩種生理基模,即吸吮基模和抓取基模。
3.心理基模──隨年齡成長經驗增加,基模會漸趨複雜發展為心理基模,進而能學習語言、文字、抽象數理符號。基模是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基模的增加和改變即代表認知或智力的發展。
4.社會基模(social schema)──基模,指個體的認知結構,它是個體基於過去經驗而形成對某些人事物的知識,它是儲存於記憶中的有組織訊息,具有提供訊息處理的架構、解釋模糊訊息、與幫助回憶等功能。社會基模可分為:自我基模、他人基模、角色基模、事件基模。
(二)依附(attachment)
1.依附(attachment)
(1)學者──依附,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於1958年提出,用以解釋嬰兒為獲得安全感而尋求親近重要他人的心理傾向。
(2)功能─依附能增進嬰兒的安全感,提供信任關係的基礎。依附具有識別性與特殊性,最早的依附發生在嬰兒和母親之間,母親在場時嬰兒感到安全,母親不在場時感到焦慮。
2.Ainsworth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1)陌生人情境實驗──繼Bowlby之後,Ainsworth進一步發展「陌生人情境實驗」,使依附理論更為精進。Ainsworth根據嬰兒在實驗室母親在場與不在場時,對陌生人的情緒反應,將依附分為四種類型。
(2)幼年親子依附類型──
①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安全型小孩,體驗到母親是安全的堡壘,他可以放心地探索環境,遇到壓力痛苦時可以尋求母親的慰藉,發展出高度安全感。認知到自己是可愛的、被愛的、有能力的自我價值觀。
②逃避型(Anxious-avoidant)──逃避型小孩,體驗到自己的需求被拒絕,不受到母親的重視,認知到自己是不可愛的、孤獨的、不被需要的自我價值觀。認為人是不可信任的,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也不易交朋友。
③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矛盾型小孩,經驗到母親不一致的行為反應,時好時壞。認知到不確定的愛、期待又怕受傷害,缺乏安全感。既渴望與母親親近,卻又表現出生氣抗拒的行為。
④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孩子看到母親理解到自己,如同一面完整的鏡子,而紊亂型依附的孩子看到母親所理解到的自己,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中看自己。
(三)集體淺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
1.個人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Jung所提的個人潛意識,與Frued的潛意識(unconscious)概念相似。不論是自意識界壓抑下的遺忘記憶,或是不為個體所覺察的本能慾望,潛意識中所積壓的不愉快經驗累積之後,就會變成「情結」(complex)影響個體的行為。
2.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檢視歷史、瀏覽傳記、分析神話文學、比較文物圖騰、與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均可發現共同點。此即Jung所提的「集體潛意識」或稱「原型」,是由「原始心像」所組成。人類在物種演化過程中,基因遺傳保存下來的原始心像或觀念,例如,對山、水、火、太陽、死亡、土地與母親的敬畏,都有共同象徵性的原型存在於種族的集體潛意識中。
(四)錯誤的同意性效果(false consensus effect)
1.歸因謬誤(attribution biases)
(1)歸因──海德(Heider)於1958年提出歸因觀點,認為每個人都會尋找行為的因果性解釋。歸因,即歸結行為的原因,根據有關的外部信息或線索,對人的內心狀態或外部行為表現推測原因的過程。
(2)歸因謬誤──當歸因的結果與預想的歸因模型有所偏離時,稱之為偏誤歸因、歸因謬誤。事實上,評估歸因的正確性並無適切的基準。
2.偏差樣本歸因謬誤──
(1)錯誤同意度(false consensus effect)──認為自己的意見或行為,與他人相同的程度大於真正相同的程度,稱為「錯誤同意度」。例如,抽煙者估計抽煙人數,顯著高於沒有抽煙者。
(2)錯誤獨特性(false uniqueness)──高估自己的獨特性,認為這些能力或特長是自己特有的,稱為「錯誤獨特性」。例如,誇讚自己捷運讓座老人是特有的善行。
二、認知觀點的動機理論有那些? (10分)這些理論對維持工作動機的啟示為何? (15分)
【擬答】:
(一)動機(motivation)
1.定義──動機是推動個體行為,達到某特定目的的內在趨力。個人行為由動機所引起,動機是個人行為的動力。動機是內部刺激,為個人行為引導目標方向,具有「選擇性」和「活動性」兩方面的功用。
2.產生──動機由需求(need)所激發,需求無法滿足時個體會處於焦慮(anxiety)狀態,此種焦慮成為推動個體有所作為的力量,稱為「驅力」(drive)或「內在驅力」,也就是動機的產生。動機推動個體有所做為達成目的,需求獲得滿足之後又會產生新的需求。
(二)羅特(Rotter)制控信念論(locus of control)
1.學者──美國心理學家羅特(J. Rotter)整合心理學的“增強理論”和“場地理論”,發展了「社會學習理論」。Rotter於1954年提出「制控信念」,說明個人對自己與世事關係的看法。Rotter的「制控信念」,影響Weiner自我歸因論甚深。
2.對維持工作動機的啟示──
(1)內控──某些人認為生活中的成功,是取決於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此種人具有內在控制源,稱為「內控者」。他們相信凡事操之在我,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將失敗歸因於自己的疏失,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2)外控──有些人認為成功是靠運氣或他人的力量得來的,並不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此種人具有外在控制源,稱為「外控者」。他們相信凡事操之在天,將成功歸因於運氣,將失敗歸因於外在因素,個人對自己的行為不願負責,相信命運掌握在外在因素。
(3)穩定且具影響力──Rotter認為控制源是個體性格特徵的重要部分,它會穩定的對個體各種情境下的行為起影響作用,內控者和外控者在各種情況下都會表現出穩定的差異。內控與外控不是截然畫分的,而是一個連續向度上程度的差異而已。
(三)溫納(Weiner)自我歸因理論(self-attribution theory)
1.源起──溫納(Weiner, 1972)採取Heider歸因論「情境歸因」與「性格歸因」的觀念;納入Atkinson動機理論「求成需求」與「避敗需求」的理念;融合Rotter制控信念「內控」與「外控」的概念,發展出自己的「自我歸因論」。
2.歸因原因──依據Weiner自我歸因論解釋,個體對成敗歸因不外乎六個原因:(1)能力。(2)努力。(3)工作難度。(4)運氣。身心狀況。他人反應。
3.歸因層面──(1)內在或外在。(2)穩定或不穩定。(3)可控制或不可控制。
4.應用──當個體將成敗原因歸於內在的、穩定的、可控制的因素,預期個體的行為較有可能改變;當個體將成敗原因歸於外在的、不穩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預期個體較不會反省自己的行為也就不太可能改變。
5.對維持工作動機的啟示──
(1)自我歸因可預測動機──了解個體如何看待自己成敗的原因,可預測個體的動機。例如,某甲將成績不佳歸因於努力不夠的內在因素,某乙則將成績不佳歸因於運氣不佳的外在因素。預測某甲會更加努力控制自己行為力求成績進步。而運氣是屬於不可控制的因素,預測某乙不會有太多改變。
(2)歸因未必正確但很重要──不論個體的自我歸因是否正確都相當重要。藉由歸因可以協助個體從了解自己、認識他人的過程中,建立正確自我概念。
(3)長期消極歸因有礙人格──將成敗因素歸於自己的責任,屬於積極求成心態;將成敗因素歸於外在的責任,屬於消極避敗心態。避敗型個體長期消極歸因,易演變成「習得無助感」,將影響人格發展。
(4)外在回饋可修正歸因──自我歸因並非一成不變的,對於較缺乏自信、被動依賴的個體,給予鼓勵、支持、回饋,協助個體修正自我歸因,建立正確自我概念和自信心。
(四)班都拉(Bandura)自我效能論(self-efficacy)
1.定義──Bandura於1997年提出「自我效能論」,指個體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判斷。當面對一項任務時,個體對任務性質的認知以及對自我實力的評估,會影響個體是否主動地全力以赴。
2.對維持工作動機的啟示──自我效能感,是個體達到某些表現所需的自我能力判斷。個體相信自己能掌控特定事物的能力愈高,自我效能感就愈好,付出的心力也愈多,即使遭遇困難和挫敗也能視為挑戰積極克服,迅速從失敗中復原,展現堅韌的恆心與毅力。
(五)凱利(Kelley)多項度歸因論(the covariation model)
1.學者──凱利(Kelley, 1967)的歸因理論,將歸因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僅憑一次觀察機會去解釋行為原因,可依據「折扣原則」或「擴大原則」。另一種是根據多次觀察機會去解釋行為原因,可依據「區別性」、「同意性」與「一致性」等共變訊息來判斷原因。
2.對維持工作動機的啟示──當人們有多次觀察機會,以解釋行為原因時,通常會根據三類訊息來做判斷。例如,英文老師發現班上某位學生的英文成績很差。
(1)區別性(distinctiveness)──是否其他項度也有相同的反應。此生的英文成績很差,其他學科如數學、國文、物理、化學成績是否也不佳,或者是只有英文很差。
(2)同意性(consensus)──分析其他人的行為是否也有相同反應。此生的英文成績很差,是否班上其他同學的英文成績也很差。或者是只有他的英文成績很差,其他同學成績不錯。
(3)一致性(consistency)──分析行為發生是偶然的或是一貫的行為。此生的英文成績很差是歷來都如此,或只是最近表現驟然下降。
(4)應用──如果區別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則很可能是該生自己不用功的問題。如果區別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高,則可能是英文教師的問題。如果區別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低,則可能是當時情境因素影響。
三、憂鬱症的主要症狀為何?(5分)形成的可能原因為何?(10分)治療的重點為何?(10分)
【擬答】:
(一)憂鬱症(depression)
1.定義──憂鬱症的發生頻率很高,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歷過憂鬱的一些症狀,因此被形容為「心理疾病上的普通感冒」。個體情緒長期陷於極端低落,是憂愁、悲傷、頹喪、消沈等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稱為「憂鬱症」或「抑鬱症」。憂鬱症是心理異常中罹患率最高的一種,且女性罹患人數是男性的兩倍之多。
2.種類──
(1)內因性憂鬱──由個體內在原因所導致的憂鬱。例如,個體對幼年痛苦經驗長期壓抑,痛苦情緒無法發洩等。
(2)反應性憂鬱──由外在情境急遽變化,現實生活中不順遂的事件所引起的情緒沮喪。例如,家庭變故、生離死別、生理病痛、職場失意等,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憂鬱。
(二)憂鬱症症狀
1.認知方面──對自己抱怨失敗無能陷入極度自卑;對他人冷漠以待毫不關心;對未來充滿悲觀絕望;對人事物均抱持負面想法。
2.情緒方面──長期情緒低落,對親人與性生活感到厭煩,喪失生活樂趣、工作提不起勁、飲食缺乏胃口、嗜好索然無味,在痛苦絕望中時常有藉自殺以尋求解脫的念頭。
3.動機方面──對任何活動均喪失主動參與的興趣與意願,完全出於被動,如果被動的外力消失,會枯坐一隅處於極度孤獨的困境。
4.生理方面──體重減輕、睡眠失常、四肢無力、胃口喪失、易感疲勞,生理症狀加重憂鬱情緒,惡性循環使得病情益加嚴重。
(三)憂鬱症原因
1.精神分析論──憂鬱症是一種「失落反應」,個體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失落痛苦,只是代替性的象徵作用而已,真正原因來自童年時期的失落痛苦,例如,幼年喪失父母、得不到父母疼愛、在家庭中地位低落、受同儕欺凌等。現實生活中的失落,引發潛意識中童年失落的痛苦,新苦舊痛交織的結果,致使個體陷入情緒谷底。
2.行為學習論──憂鬱症是在生活中學習到的消極性退縮反應,源自長期缺乏正增強所致。如果個體在生活中受到獎勵的機會極少,受到懲罰的機會極多,個體無法從生活經驗中獲得快樂。生活經驗中得不到獎勵與讚美,個體也就無法經由正增強學習到應付困境的能力。
3.認知論──憂鬱症個體習得無助的消極絕望特徵,是一種適應生活的態度。以習得無助感為基礎的生活態度,個體傾向誇大失敗後的痛苦,對生活中的成功經驗加以忽視,表現自卑自責、自覺一無是處,完全忽略其他方面的優點與生存價值。
4.生物論──認為憂鬱症的原因可能與大腦受到損傷,或神經傳導物質失去平衡,主要是血清張素及正腎上腺素兩種,會改變個體的行為。
(四)憂鬱症治療
1.藥物治療──抗憂鬱藥物,主要功能是刺激大腦增加正腎上腺素、血清張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以減輕憂鬱症狀。目前廣泛應用的抗憂鬱藥物為:Prozac與Tofranil兩種。
(1)Prozac──可阻止血清張素離開神經突觸,保持適切情緒反應避免憂鬱症狀。Prozac不僅治療憂鬱症,個體使用後會感到比較快活、自信、樂於社交,是目前世界最廣泛被使用的抗憂鬱藥物,俗通「百憂解」。
(2)Tofranil──可增加正腎上腺素或血清張素,以提昇情緒反應改善憂鬱症狀,但有口乾、便秘、視覺模糊、疼憊等副作用。
2.電擊治療──
(1)定義──電擊法(ECT),是使電流通過大腦時產生痙攣,以治療憂鬱症的一種生理醫學療法。
(2)原理──先使用麻醉劑與肌肉鬆弛劑讓個體放鬆,不致因為反應過於激烈而受傷,然後在大腦右側施以極短暫的100伏特的電流,使大腦產生約一分鐘的意識喪失。
(3)缺點──由於電擊過程殘忍,電流通過大腦時,個體臉部肌肉扭曲難以入目,效果仍無法清楚解釋,讓大部份人為之卻步。
3.認知治療──
(1)減少挫敗──培養更有效的生活哲學,減少憂鬱症當事人的情緒困擾與自我挫敗行為。包括:減少因生活中的錯誤而責備自己或他人的傾向,教導當事人如何有效的面對困難情境。
(2)檢視自我──不以消除症狀為目標,引導憂鬱症當事人去檢視及改變一些使其困擾的非理性思考。例如,接受不確定性、科學思考、自我接納、
(五)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預防憂鬱症發生
「正向心理學」成為21世紀的顯學,原因在於現代人越來越不快樂,對抗挫折,成為全球熱門議題。西元2000年正向心理學首度被提出,顛覆學界長期研究負面病徵的傳統,點出「正面思考」對人們幸福扮演關鍵角色。Seligman力倡「正向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界應改變強調疾病與痛苦的研究傳統,深入探討正向情緒、個人長處與美德等層面,幫助人們追求真實的快樂。正向心理學的目標在於增進生活品質以及預防疾病發生。Seligman的研究證實,正向心理學不僅可以預防學齡兒童憂鬱的發生,青少年時期同樣可以在正向心理學介入中受益。
四、語言如何影響思考? (5分)思考如何影響語言? (5分) 請各舉一例說明之,並請分析皮亞杰(J. Piaget) 與維果茨基 (L.S. Vygotsky) 針對語言與思考之關係的論點? (20分)
【擬答】:
(一)語言與思考的關係
1.語言影響思考──語言是思考的核心,語言與思考是密切相關的,思考方式源自語言系統,語言是思考的核心。例如:心理失常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思考方式常是紊亂怪異,表現語無倫次。
2.思考影響語言──語言在思考歷程的作用,可分為兩個階段:無聲思考階段與傳達思考階段。
(1)無聲思考階段──個體在想像中運用語言符號解決問題,表現自己與自己對談討論的自言自語特徵。自己提問、自己回答,自己假設、自己驗證,
(2)傳達思考階段──個體透過語言呈現思考結果。以口語型式將個人思想表達出來,稱為「口說語言」。以文字型式將個人思想表達出來,稱為「書寫語言」。
(3)舉例──火星文,字面上解作火星人的文字,實際上是指各種網路語言,年輕人為求方便或彰顯個性,開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號、相似音調的英文、數字來代替國字。與日常生活使用的文字相比,文法奇異、難以讀懂,取其「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的諷刺效果。
(二)Piaget對語言與思考之關係的觀點
1.認知影響語言──Piaget認為語言的獲得必須透過模仿和轉換,不論是模仿或轉換都必須具備相當的認知發展。
2.語言階段特徵──
(1)自我中心語言──二至七歲前運思期,語言內容多以自我為中心,說話往往為了想說而說,不管有無聽眾或者聽眾是否注意傾聽均不以為意。具有以下特徵:以第一人稱「我」或「我的」等代名詞使用最多。字彙有限,機械式的反覆他人或自己的話語。獨語,自言自語本身的感官刺激,即是樂趣所在。團體中的同儕伙伴是引起說話的誘因,但因自我中心不會去注意他人說話內容,形成各說各話的集團獨語。自我中心語言是前運思期的過渡行為,進入具體運思階段此特徵即會消失。
(2)社會化語言──七歲以後進入具體運思期,能注意他人反應與意見,應用社會化語言與人溝通,呈現交談的特徵。
(A)報告──會述說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不再只是以自我為中心,開始注意到他人的存在。
(B)質問威嚇──與人互動過程中,對侵犯行為會藉由質問威嚇來指責他人。
(C)命令請求批評──人際互動過程中會出現社會中心的命令、請求或批評等語言特徵。
(D)應答──學會傾聽他人語言思考後給予應對回答。由自我中心語言轉向社會化語言。由消極負面社會化語言,轉為積極正面社會化語言。
3.對自我中心語言見解──
(1)自我中心語言是前運思期的語言特徵。
(2)自言自語是過渡期表現不具功能。
(3)進入具體運思階段自我中心語言會消失。
(三)Vygotsky對語言與思考之關係的觀點
1.語言影響認知──Vygotsky的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的語言和思想是各自平行獨立發展的。待兒童能支配語言後,語言與思想即合而為一相互影響。
2.語言的種類──
(1)社會語言(social speech)──出生至三歲,是最早出現的語言,功能在表達簡單的想法或事情以及控制他人的行為。
(2)自我中心語言(egocentric speech)──三歲至七歲,兒童常常自言自語,而且是大聲的說出來,藉此引導自己的行為。所謂「自我中心語言」,是缺乏社會意義的語言。
(3)內在語言(inner speech)──七歲以後,是沈默的自言自語,涉及較高層次心智運作,彷彿是「意識的泉源」。
3.對自我中心語言見解──
(1)引導思維:面對問題情境時,兒童藉著大聲說出的自我中心語言,幫助引導思維面對困難。
(2)協助問題解決:自我中心語言可引導思考、舒解情緒、有助心智發展,對問題解決扮演重要角色。
(3)不會消失而會內隱:自我中心語言是邏輯思維之源,七歲以後轉為高層次心智運作,成為沈默的內隱語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