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
類 科:文化行政
科 目:本國文學概要
一、明代「小品文」是時代散文風潮的反思,其所面對的時代風潮為何?並請說明「小品文」的文學觀念與代表人物。
【擬答】:
明代科考以八股文取士,不但文章結構有規定,字數亦有限制,士人為求取功名,自不能不在此種八股文中耗盡心血;故明代文學思想的此起彼落,其目的實皆在提振衰敝的文學生命。尤其是晚明在性靈派文學主張之下所產生的小品文,不但是對時代風潮的一種反思,更是明代散文最精采的表現,現將其說明如下。
明代初期文壇流行的臺閣體,作品內容多是迎合帝王,或是歌功頌德的應酬之作。其後為力矯積弊日深的臺閣頹風,文壇出現了不同的文學主張:秦漢派高舉「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大旗,以歸有光為首的唐宋派,則力主「道」為文學的基礎。然而無論是秦漢派或是唐宋派都沉溺於「復古」而不能自拔,故明代後期文壇興起了一波波抨擊復古、擬古的性靈文學風潮,促進了明代的文學革新,公安派為其中代表。
以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袁」為首的公安派,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而進化的,反對貴古賤今,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強調文學創作的自由精神,認為作品必須表現出真情實感,並力求文字暢達,反對艱澀、隱晦。而小品文為此時期散文作品的最佳表現。所謂「小品」乃指形式短小精練之文章。晚明小品文無論於記事、言情或是說理皆立足於「性靈」的文學主張之上,與替聖人宣揚正統思想的「載道」文學出發點截然不同。晚明小品文的創作者們,努力擺脫傳統散文極言教化的束縛,力求創新。在內容取材方面極為多樣:山水遊記、人物小傳、社會風俗、家庭瑣事、精悍短小的議論……等,多采多姿應有盡有;且文字清麗暢達、情趣盎然,篇篇自胸臆而出。
晚明小品文雖名為「小品」,然實較臺閣與復古之作品更富文學價值。「不效顰於漢魏,不學步於盛唐」的晚明小品文,不但是對當時復古、擬古文風的澈底打擊,更讓我們由其中顯現出的文學特色、文學風格、文學現象,一窺其時的社會背景與時代概況。
二、民國6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題為《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章,這是白話文運動的重要階段,試說明胡適在白話文運動時期,提出改革文學與思想的內容。
【擬答】:
中國文學發展在民國初年時,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而胡適正是其中的關鍵性人物。胡適在美求學時,覺悟到中國數千年來所用的書面語言「古文」,已不適於表達現代社會的思想感情。胡適直言文言文是「半死的文字」,死文字決不能產生出活文學,中國若想有活文學,就必須以白話文來創作文章、創作詩歌、創作一切文學,於是提出了在中國新文學發展史上擲地有聲的文學宣言──「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當時的北大教授陳獨秀讚譽胡適,稱其為「中國文化界之雷音」。
胡適於1917年在《新青年》上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一文,為新文學運動中的重要主張,其力主使用白話文寫作的觀點,引起當時極大的迴響。胡適在文中提出文學的「八個主張」: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這些主張高舉著反對封建文化的旗幟,否定文言文的正統地位,肯定白話文為中國文學的正宗,給當時民國初年的文壇帶來了一種覺醒。其後《新青年》的創辦人陳獨秀聲援胡適,發表了〈文學革命論〉一文,提出了更為激進的文學思維。在胡適與陳獨秀二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這些全新的文學觀點,正式向幾千年來的中國文學傳統宣戰。
1920年,白話文已取代了文言文,北洋政府教育部承認白話為「國語」,通令全國國民學校採用。雖然在新文學運動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遇到過守舊派激烈的反對,然而,最終仍未能阻止新文學運動的推行。在中國新文學發展的過程中,胡適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但是創作上的先鋒,更是白話文學推動的重要旗手。
三、葉石濤的《臺灣文學史綱》,雖是民間個人著作,卻有劃時代的意義,試說明此書的價值和影響。(25分)
【擬答】:
葉石濤先生,臺南人,橫跨日據以及戰後兩個世代。葉石濤從事文學活動超過60年,作品類別包含小說、散文、翻譯、文學評論、文學史專著等。1980年代完成的《臺灣文學史綱》,對於臺灣文學理論的建構與臺灣文學發展軌跡的保存貢獻極大,在臺灣文學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茲將此書概述如下:
葉石濤認為一部翔實的臺灣文學史,不但能夠紀錄臺灣歷史上每個階段臺灣人的精神活動,同時透過文學史也可以把臺灣的時代、社會的變遷面貌清楚地表達出來,甚至也可以有效地保存臺灣人文化、思想的遞嬗情況。於是葉石濤堅定地扛起撰寫臺灣文學史的使命。
藉著《臺灣文學史綱》這一部劃時代的著作,葉石濤勾勒出明末清初至日據時代以迄戰後的臺灣文學發展概況。於此書中,葉石濤建立了鄉土文學的概念以及寫實主義的民族文學觀,表達了反帝、反封建的文學意識。葉石濤尤其強調臺灣文學發展過程中的「自主性」與「特殊性」,他特別指出:仔細考察臺灣的社會、經濟、文教、建築、繪畫、音樂、傳說,便處處不難發現富於異國情趣,有異於漢民族正統文化的地方。點出了臺灣文學在特殊的歷史歷程洗禮之下獨異的「臺灣性格」,其與中國文學實有著大相逕庭的精神和內容。
以作家身分、民間觀點完成的《臺灣文學史綱》,為第一部臺灣人自己撰寫的臺灣文學史,為戰後首部以「臺灣主體」的史觀所撰寫出來的劃時代著作,對臺灣文學實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與重要意義。
四、臺灣在八○年代「報導文學」曾有相當精彩的表現,請問何謂「報導文學」?在你的閱讀經驗中,有那些「報導文學」的作品或作家?請說明之。(25分)
【擬答】:
所謂的「報導文學」,乃是指以新聞特寫的手法,進行時事深度調查與詮釋的一種作品類別。報導文學在臺灣的出現,首先為有著「人道的社會主義者」稱號的作家楊逵於日據時期發表的〈談「報導文學」〉、〈何謂報導文學〉、〈報導文學問答〉三篇文章,楊逵於其中強調作家們應該走出書房跨入社會,把握社會事物的真實面貌,提倡「實在的文學」。
「報導文學」此一文學類別,可說是最自由又最能反映時代精神的一種寫作方式。寫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加以新聞的表現手法,進行深度挖掘的紀實,正可彌補新聞為求快速卻不夠深入的缺點。1970年代的臺灣,報導文學發展得極為蓬勃,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主編高信疆為此一文類的重要推手。高信疆不但於副刊上推出報導文學的專屬專欄,更於中國時報舉辦的文學獎中加設報導文學一類,意圖為當時的文壇注入新的血脈。之後的多家報紙與雜誌也都參與了這一波報導文學的行列,使報導文學的書寫蔚為一時風尚。
其後,作家陳映真於1980年代中期,創辦了一本報導文學的專屬刊物《人間》雜誌,企圖從社會弱勢者的立場去看臺灣的生活、勞動、社會歷史與生態環境等。雖然《人間》雜誌僅發行了短短數年,即宣告停刊,然而它卻清楚地標誌出報導文學最可貴的價值──一種現實主義的關懷精神。
1990年代之後,報導文學雖不時仍有精采作品發表,但就整體發展而言,已漸趨式微。在臺灣文學的諸多文類中,報導文學其實一直處於邊緣位置,主因應是報導文學本身的創作艱難以及媒體空間縮小等問題。其實深入關懷臺灣的人、事、物、生態環境與社會歷史等課題,進行記錄、見證、報告和批判,恐怕才是重新為報導文學注入活水的關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