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考試別:司法人員

等 別:三等考試

類科組:觀護人(選試少年事件處理法)、觀護人(選試社會工作概論)、家事調查官、監獄官

科 目:諮商與輔導

一、請針對近半年假釋出獄之受保護管束人,以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設計十次生涯團體輔導方案。(25分)

【擬答】

(一)現實治療的概念
Glasser以抉擇理論為基礎,假定我們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一出生就有五個需求驅使我們,分別是生存、愛與隸屬、權力、自由與快樂,其中愛與隸屬的需求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但是當案主不滿意關係或者關係的匱乏,就會造成案主的心理問題,所以Glasser認為人都有所選擇,並且強調選擇必伴隨責任,此模式拒絕醫療模式以及移情、潛意識的觀點,他認為人只需要專注於當下,談論過去並且從中探討移情關係,是逃避責任的作法。
諮商師應該幫助人們能有更有效滿足他們的需求,使當事人能與他們過去選擇放進理想世界的人重新聯結在一起,並教導人們何謂抉擇理論。諮商師的主要功能是創造與當事人良好關係,然後諮商師才能讓當事人去評估他們所有的關係中,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和所要達成的成效。
諮商師如同當事人的老師一般,只要案主願意試瞭解選擇與責任是一整個完整的行動,並且確認當下行為是沒有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以及其他選擇可以讓他們靠近想要的理想世界,諮商師便透過WDEP的程序,協助案主改變,何謂WDEP?Wants是指案主的需求、期盼與知覺;Direction/Doing是指著重案主當下的行為狀態,以及過去對案主確實有影響的事件;Evaluation是指要求案主對自己當下行為以及對未來行為的影響加以評鑑,諮商師需要透過面質方式,澄清案主的評鑑是否詳實;Planning/Action是指協助案主確認具體方式以滿足需求,並承諾願意堅持到底。

(二)現實治療應用在團體諮商模式
曾端真(1988)就指出現實治療團體諮商模式能透過團體成員間彼此的互動與承諾,提供當事人滿足愛與歸屬、權力、自由、樂趣等四項心理需求的管道。
曾端真(1988)建議現實治療諮商模式可從三方面與八個步驟著手,三方面指的是:學習新的行為、以較低階的知覺階層來覺知外在世界、改變內在世界。八個步驟係依據知覺控制理論的原理,針對上述的三方面來幫助當事人解決困難,這八個步驟敘述如下:

1.建立共融關係(make friends)。當事人感覺被接納、及愛與關懷,可使其願意談論內在需求。

2.問當事人:「現在你在做什麼?」。讓當事人覺察他的任何行為都是自己的選擇。

3.問當事人:「你所做的對你有幫助嗎?」。讓當事人明白其行為是不合現實的,無法達成他所希望的目標,而應以其他較有效的方法為之。

4.擬定計畫(make a plan to do better)。讓當事人從實際的行動計畫中去改變。

5.承諾(commitment to the plan)。讓當事人明白必須實際完成計畫,以示對自己及對關心他的人負責。

6.沒有藉口(no excuses)。不接受當事人對沒有信守計畫的承諾的任何理由。

7.不處罰(no punishment)。免於增加當事人因受處罰而形成的知覺誤差,有助好行為的形成。

8.不放棄(never give up)。持續支持當事人,使其有歸屬感,減少其知覺誤差,有助好行為的形成。

此外,現實治療諮商模式不僅可運用在個別諮商上,也可以運用於團體諮商中,其模式架構大致相同,最大不同之處僅在於諮商的焦點不再著重於諮商過程,而是著重在關懷與接納的團體氣氛中,讓團體成員在團體中學習互相接納、發展友誼,學習關心別人、分享經驗與合作、培養自我價值感、及歸屬與認同團體的感覺,營造領導者與成員的共融關係,鼓勵成員建立新的行為(曾端真,1988)。另外,透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與分享可讓成員學習到新的、有效的控制行為的方法,並經由現實治療的團體諮商模式使成員逐漸產生一種信念,相信自己能以負責的方式選擇他們所要的生活,亦即利用團體促使當事人能有能力去自由選擇及為自己行為負責。

(三)生涯團體輔導方案
方案摘要表

階段

次數

單元名稱

單元目標

活動內容摘要

現實治療諮商的概念與WDEP系統階段

初始階段

1

有你真好

1.訂定團體契約與承諾

2.建立團體關係

1.訂契約與承諾

2.自我介紹 

1.建立良好的團體氣氛與共融關係

2.成員願意承諾改變 

2

我的旅程

1.建立共融關係

2.催化成員間的了解

1.我的旅程

2.你有選擇的權利

1.建立共融關係

2.選擇及責任

洞察階段

3

我的理想

1.促進成員了解自我的需求

2.建立互信、認同關係

1.想像中的我

2.我要什麼

1.獨特的理想世界

2.W-需求 .

4

認識自己

1.檢視自己目前的狀況與尋職行動2.促進自我覺察3.習得內控

1.大搜查線(檢視行為、思考、情緒)2.外控VS內控

1.D- 行動

2.覺察他的任何行為都是自己的選擇

3.外控轉化成內控

5

這樣做,好嗎?

1.覺察行為與目標的差距

2.成員彼此分享學習到良好的控制行為方式

1.那一種行為最好2. 分享我會這樣做!

1.E-評估

2.學習評估自己可否達到目標

行動階段

6

我決定要如何過

1.學習擬定可行的行動計畫

2.成員彼此交換、回饋較佳的方法

1.我的目標

2.我的WDEP 

3.承諾

4.家庭作業

1.P-計畫

2.擬定計畫

3.做出承諾

7

我為我的人生負責

1.檢視計畫執行狀況,再評估與發展

2.學習彼此相互支持並給建議和回饋

1.作業

2.決策與行動

3.家庭作業

1.沒有藉口、不處罰、不放棄

2.WDEP循環諮商模式

8

邁步向前

1.確實執行2週後,生活有何改變?

2.增強成員改變

1.作業2.毅力才是關鍵

1.沒有藉口、不處罰、不放棄

2.WDEP循環諮商模式

最後階段

9

重拾人生自主權

1.成員間彼此打氣與強化持續執行計畫的信心

2.學會運用WDEP

1.我相信自己

2.重拾人生自主權

1.內控

2.持續執行計畫

3.為自己未來負責

10

新的開始

1.改變故事的分享

2.承諾續用WDEP

1.總結與打氣

2.承諾

3.珍重再會

1.承諾

2.對自己未來負責

 

參考資源:
Corey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第三版、謝麗紅等人 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務

網路資源:
http://life.ccu.edu.tw/homepage/discuss/t-5-293.php?board_no=B000000169&seri_
no=603&pageth=1


二、罹患憂鬱症的當事人:「不是我不想戒毒,進出勒戒所這麼多次,每次一出來就往藥頭那裡跑,家人早就對我失望至極,我也放棄我自己了。像我這樣沒有用的人,本來就不值得活著,也沒有人會接受我。我是一個完全失敗的人,我的人生完蛋了!」上述案例,你想以A. Beck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來協助你的當事人,請詳細說明這個理論的基本原理、治療關係以及治療處遇。(25分)

【擬答】

(一)毒癮再犯的關鍵因素
Beck等(1993)指出在引發吸毒的因素中之內在心理線索包括各種情緒上的狀況,比如憂鬱、焦慮、無聊等,可能觸發藥物使用的信念及對藥物的渴求。成癮行為者的核心問題是一組成癮的信念,此信念呈現源於像「我是無助的」、「我是不受歡迎的」等核心信念,這些核心信念與生活的壓力源相互交互作用,產生超荷的焦慮、煩躁不安、或憤怒。不是這些壓力或刺激狀況直接的引起渴求,而是它們激化與導致渴求用藥相關的信念。而 Laudet 等(2000)對具有雙重診斷併存心理異常與藥物濫用問題的研究中亦指出,大部分的藥物濫用受試者難以處理下列三個領域,包括 1.處理情感及內在衝突、2.社經議題(工作與金錢)、3.維持節制用藥。Naranjo、Busto 與 Ozdemir(1999)指出再犯的可能因素例如社交壓力、人際衝突、正向或負向的心理狀態、對成癮物質的渴求,渴求可被視為用藥的激烈欲望,其可能在再犯過程的開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個人所面對的相關問題透過信念的激化而觸動渴求的信念,以致陷於吸毒的循環之中。

(二)CT的基本原理
Beck(1963,1964,1967)認為憂鬱的認知理論是基於患有憂鬱症者以扭曲方式來詮釋多樣事件的一些假設。Beck(1976)也提出雖然傳統上憂鬱傾向聚焦在情感的部分,但認知治療會抓出不良功能的認知並對呈現憂鬱特徵的情緒,行為與失功能的部分加以改變。

1.認知三角
認知三角,即個體與外界互動時對於自我、他人、及未來所產生的認知內容,Beck認為個體若在此三個認知向度產生問題,譬如產生自動化思考,他發現個體在引發情緒反應之前總是在腦海中出現一些「自動化的思考」。這種思考的出現通常是頗為自動且迅速的,而且常是模糊、不完整、不請自來的,因此個體很難加以終止,且會豪不遲疑的全盤接受。憂鬱症患者通常對自己、週遭世界及未來具有負向的自動化思考,因此他們常覺得無助、無望、寂寞、挫折、及有罪惡感。

2.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
指的是錯誤的訊息處理過程,當個體在處理外界訊息時,他通常會扭曲訊息以適應相關的認知基模。Beck描述情緒障礙者可能出現的幾個認知扭曲(劉光中,民83)﹕

(1)二分法:對事件的想法、看法是極端的二分法,事情不是對就是錯。

(2)過度類化:根據一件無關的小事,就對整個事件甚至無關的事件下結論。

(3)個人化:過度把責任都歸到自己身上,常常以為事情都與自己有關,自己對所有事情都應該負責。

(4)選擇性抽樣化:只看事件負向的一面忽略它正向的一面。

(5)誇大與低估:把一件不重要的事情看得比實際重要,而把重要的事情看成毫無意義可言。

(6)獨斷推論:對事件亂作推理,常常根據相反的事實,或毫無任何證據的支持下就對事件下結論。

(7)標籤和錯誤標籤化:以過去缺失為基礎來建立起自我認同。

(三)CT的治療關係和治療處遇
認知治療強調協助當事人為自己辨識錯誤概念利用蘇格拉底式對談,促進當事人反思,並試圖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治療關係,來檢驗當事人認知的效度,此種治療過程稱為合作經驗主義,而Beck認為有效的治療者要能夠將同理心和敏感度與治療能力結合在一起,治療者還要有能力將當事人的狀況概念化,並且利用認知策略引導當事人進行重要的自我探索,進而促成顯著改變。
認知治療者常常依循下列六個步驟,來逐步改變患者的想法(柯慧貞,2002):

1.讓患者了解負面想法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變化與行為反應。

2.注意患者常出現哪些負面想法。

3.讓患者瞭解他的負面情法是如何影響他的情緒變化與行為反應。

4.找出證據來證實患者的想法是無根據或不合事實的。

5.使患者學習用新的、較客觀、較真實的看法來取代他原本的負面、悲觀想法。

6.找出患者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的信念、假設或架構,並加以修正。

當事人在自我探索過程是扮演主動的角色,而且由當事人自己發起的瞭解、覺察所形成的理解,當事人的思考和行為才能持續性的改變。意謂著當事人成為自己的治療者,治療者會教導當事人瞭解自己的問題本質和形成,瞭解認知治療的過程,並利用一些認知療法的材料讓當事人進行閱讀,透過教育方式以強化當事人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治療者也會與當事人一起合作訂定家庭作業,家庭作業如同一種實驗,讓當事人檢視他在治療過程所習得的技巧,如何應用在日常情境中。

 

參考資源:Corey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第三版、謝麗紅等人 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務

網路資源: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53-60.htm

https://srda.sinica.edu.tw/search/scidown/3246


三、大華是一位安靜內向、不善與人溝通且耽溺3C產品的青少年,他很喜歡看電影、讀歷史小說和騎腳踏車,很害怕3C產品不在身邊。請使用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這項諮商技術,以逐變標準設計(the changing criterion design)增加大華人際互動性為目標,幫助你的當事人進行行為改變計畫。(25分)

【擬答】

(一)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假定適應不良的行為是因應壓力習得的行為方式,強調修正個體在特定情境中的適應不良行為,並以更適切的反應替代適應不良的反應。他們認為心理分析所關注的只是了解個體過去的衝突如何影響其行為,僅只在了解隱藏恐懼背後的原因,但並不必然地可以改變你的行為,而行為治療師則是更直接地集中於行為本身。
例如:假若你害怕上台說話,則心理分析則可能可透過晤談、分析了解是因為你過去在表達意見時,時常會遭受到父親的責罵,或者害怕別人拿自己與其擔任辯論隊隊長的兄長比較,雖然當個體了解其背後恐懼的原因,但不必然在行為上就會有所改變,而行為治療則可能將患者的問題做出清楚地的界定後,再將問題細分為一組特定的治療目標,行為治療師會就特定的問題選適當的治療方法。

(二)應用行為分析

1.功能分析(也稱為ABC衡鑑~A衡鑑先行事件、B行為、C結果)
Skinner採用「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來進行行為衡鑑(behavioral assessment);行為衡鑑主要是強調特定行為與環境特徵間的關係。而所謂功能分析,意指透過「因果關係」來分析行為。此處的「因」,指的是可被操弄的特定環境因子,「果」則指的是可以被觀察與控制的行為。
主要關心三件事:

(1)特定行為(target behavior)的界定

(2)界定出引發或強化特定行為的環境因子

(3)定義出可操弄且能改變行為的環境因子

例如:Hawkins、Peterson等人(1966)的研究
對象:四歲男童(不聽話)
問題行為:咬自己襯衫、舌頭、他人;辱罵他人等
行為根源:母親的注意力(增強物)以及給予食物去轉移注意力
處理過程:
Baseline~記錄特定行為頻率等資料
Treatment~撤除經辨識之增強物
Baseline~離開實驗情境後,看行為反應頻率
Treatment~再次撤除增強物
Baseline~目標行為下降

2.ABA design~撤回設計或稱own- control design(Krasner ,1971)
目的想要確認行為的改變是由情境所造成,此方法只使用一位受試者,首先在Baseline階段記錄特定行為,然後在Treatment階段撤除經辨識之增強物,然後在Baseline階段看行為使否回復到第一階段的水準。在確認因果關係上,會受到迴歸、無法類推等因素影響。

(三)逐變標準設計
由Hartman和Hall所提倡的一種設計,主要是針對單一目標行為做為基準線評量,然後進入實驗處理階段。在各個實驗處理階段就要採取逐步實現目標行為的方式,將整個處理階段劃分成若干個小階段,並事先訂定每一個小階段的要求標準。這樣每一個小階段的表現,將會成為下一階段的基準線,依序遞昇,直到終點行為形成,假若每一個小階段的目標行為發生機率,能跟隨著預定的標準變化而變化時,所謂的治療效果,便可獲得肯定,這一個方式適合用在家庭或是學校情境(Hartman & Hall ,1976)。
依題意大華的性格安靜內向,不善溝通,平時著迷於3C產品,喜好看電影、小說及騎腳踏車,行為改變計畫的目標是增加大華的人際互動性,其計畫內容如下:

1.終點行為:大華平時鮮少與人互動,假若有限的時間內,需要考慮讓大華的人際互動跟一般人一樣較為困難,所以先界定大華一天與他人互動時間,由每天平均不到1小時增加到平均3小時。

2.記錄目標行為:請大華自行利用手機錄音功能記錄下每天他與他人互動的狀況。

3.實驗過程:

(1)量測基準線階段

(2)增強階段:實驗時間間隔區分成2個月,每天紀錄,然後以週的平均時間,來看是否達成週目標,有一週未達成,則表示未達成階段目標,或達成階段目標,則成為下一週的基準線。。

4.增強方式:若大華達成週目標,則給予大華喜歡的增強物,例如看電影。

參考資源:Corey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第三版、陳榮華 行為改變技術

 

網路資源:
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A1%8C%E7%82%BA%E6%94%B9%E8%AE%8A%E6%8A%80%E8%A1%93


四、建民從小單親,父親嚴厲,親子關係十分疏離,對父親既愛又恨,雖知道父親養家辛苦,但離家後就沒再回去探望,直到父親去年辭世。在職場上,建民一直感覺主管對自己有成見,時常指責、挑毛病,不滿意自己的工作表現。建民思想著「他真像我的父親,從小到大沒有讚美和肯定,做對是應該的,做錯就倒大楣了!」於是他儘量避開主管,兢兢業業地工作,甚至夜間做夢也會夢到和主管或父親的互動狀況,他對這樣的關係感到困擾。如果你是建民,請問你如何以移情作用(transference)和未竟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來解釋和處理這個現象,幫助自己解決困擾。請詳細說明之。(25分)

【擬答】

(一)建民的現況
建民從小單親,因為父親教養方式很嚴,導致親子關係疏離,雖體認父親養家辛苦,長大離家後,但是直到父親過世前並未探望,此處反映著完形療法的未竟事物之概念。
建民在工作時遇到的主管時常指責他工作問題,讓他感覺主管和父親在與他互動的方式很像,在夢中也常出現與主管和父親互動的場景,此處反映著移情作用。

(二)移情作用
當事人對分析師(就像一面鏡子)的反應,就好像後者是其童年的某一重要人物(重現過去創傷經驗),移情是成功分析的重要因素,但是有時候治療師本身也會對病人「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是指分析師本身對當事人產生不當的情感,做出非理性的反應,或因為自己的衝突被引發而喪失了治療關係應有的客觀性,分析師會產生不當的情感,主要是因為自己的過去衝突。
因此Freud的移情分析將有助於瞭解建民為何會出現與主管的互動與他父親互動方式如此相似,很有可能建民將與他父親互動方式的感受,轉移到主管身上,但是建民並未發現,故夢中反映出建民與二人互動的關係。
透過多次的疏通(working through)後,建民才有辦法面對抗拒的干擾,頓悟潛意識的內容。

(三)未竟事物
未竟事物係指尚待解答的衝突及激發個體未意識到的層面,所產生的情緒與能量,Polster和Polster(1973)認為:「當未竟事務的能量夠大時,會主導個體要朝向未竟事務的完成,這也就是何以人們老是出現心不在焉、強迫性的行為、不斷的擔心、沉悶無神,以及許多的自我欺瞞的行為出現」(引自Corey,2009: 203)。
Perls(1969a)主張完形治療是一種家長式治療,認為案主必需靠自己的雙腳站起來,透過面質的方式,協助當事人達成自我支持,及人格重新整合的治療目標,Beisser(1970)提出矛盾的改變理論,認為當個人體悟出原所想要的改變,終就是緣木求魚時,改變即能發生。
完形療法要如何形成改變?讓案主真正與環境接觸,改變就會發生。但是案主會受到未竟事物所產生,未被澄清的情緒所干擾,因此這一些僵局會讓人轉而向外求援,來抗拒接觸,而抗拒接觸有五種形式(Polster, 1995),分別是內攝~不加思索變接受他人的信念及標準、投射~將不同於自我的部分丟給別人、迴攝~我們會攻擊他人起源於害怕自己對他人攻擊的後果、解離~意圖透過迂迴的談話掩飾自己避免接觸的想法及混淆~無法區分自己內在經驗與外在現實,認為盲從他人是很安全的方式。
諮商師如何從案主那裡瞭解他正在抗拒接觸?瞭解語言往往是一個良好的判斷方式,例如:案主使用去人格化方式說明自己的感受,像是人不愛你,你應該很難接受,這諮商師會請案主重新以「我」來表達。當然還有利用隱喻的方式來表達內心感受,這一些語言使用方式,諮商師都需要格外小心的「捕捉瞬間」,因為案主可能會在此處透露出生活衝突的重要線索。
可是案主假若無法覺查到抗拒接觸,完形學派的諮商師會採用「空椅子技術」,讓案主可以讓自己內部的人格功能分裂,可以彼此對話,一般來說會讓案主自己坐在不同的椅子,透過角色扮演來外化內攝,並且讓案主體驗到內在衝突。有時候也會透過繞圈子讓案主面對令他們害怕的主題,來做一些事,有時也會採用倒轉技術找尋與案主當下完全相反的行為。
而治療的特色在於:重視個人的價值與存在,並主張個人有承擔責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病患直接接觸及表達情感;用現在所處的情境來解決過去事件的困擾;治療者只是處於協助的立場;透過完形技術提高病患的察覺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身體語言與非語言所透露出的訊息

 

參考資源:Corey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第三版、謝麗紅等人 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務

網路資源:
http://ksy.judicial.gov.tw/Upload/RelFile/Publish/478/634153268186683750.pdf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