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等別:四等考試

類科:一般民政

科目:地方自治概要

甲、申論題部分:(50分)

 

一、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普遍出現於世界各地,請說明它的意義,並分析全球在地化對我國地方政府的運作,可能造成那些影響?(25分)

【擬答】:

面對一個強調「全球思維,在地行動」(thinking globally, acting locally)或「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時代,地方政府需積極累積自我地方治理能力,才足以型塑出屬於自我在地特質的藍海策略,確保城市競爭力。茲依題意,分述如下:

(一)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意義

1.全球化是當代人類社會活動的空間逐漸超越傳統地域、 種族、國家、主權版圖的界限,而在資訊革命的背景下,以新技術創新、 制度的創新和擴展、資本的流動、跨國性的合作等方式。

2.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則是指與全球化伴隨而生的現象,亦即個人、團體、公司、組織、單位與社群同時擁有「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的意願與能力。這個詞被使用來展示人類連結不同尺度規模(從地方到全球)的能力,並幫助人們征服中尺度(meso-scale)、有界限的「小盒子」(little-box)的思考,其概念強調全球化必須與在地化緊密結合。全球在地化策略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端是全球化,一端是在地化,政府必須明確區隔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意義,並且在全球競爭的架構下,找出一個最適切的點切入,發展出適應本土的運作策略。

 

(二)全球在地化對我國地方政府的運作,可能造成之影響
回顧臺灣近年所推動的政府再造運動,就組織職能部分力推「四化策略」,亦即去任務化、地方化、行政法人化、委外化,冀望轉型為「導航型政府」,讓有限的政府資源運用在更核心的業務上,提高為民服務品質,即是全球在地化所造成之影響。茲分述如下:

1.去任務化:

(1)又稱「解除管制」,亦即政府機關不再負執行原先部分業務的任務,以節約公共資源。

(2)政府經檢討後縮小其業務範圍,並透過自由市場的運作,使社會資源管理運用的效率極大化,並促進生產及服務的品質。

2.地方化:

(1)指透過由下而上的方式,授予地方更多的自治權力,充實在地的量能,使得民主精神能夠紮根,亦使得政策執行更符合地域性及親近性。

(2)強調地域性及地利性的措施或服務由地方政府負責,在政策的設計上才能更貼近民意,除了能使政府的服務品質與行政效率提高外,更能夠有效觸動台灣地方生命力。

3.行政法人化:

(1)由原本由政府組織所負責的業務,改以公共性質的行政法人來辦理,打破以往「政府--民間」的二分法,使得政府在政策執行上,能更具有彈性,並引進企業經營的精神,使業務推動更為專業、有效。

(2)行政機關法人化,即是透過介於公部門與私人企業之間的組織型態,使政府擺脫既有人事及會計制度的束縛,滿足政府組織改造的多面向需求。

4.委外化:

(1)指將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具體實施方法包括業務外包、民間投資經營、BOT、公營事業民營化等,主要的目的在於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率。

(2)委外化的精神是將民間有能力執行的業務,在不影響業務執行品質的情況下,交由民間辦理,政府組織並可以因業務外包而減少人力資源的過度運用,直接降低人事等固定成本,在間接效益上,則可以鼓勵民間投資,並進一步活化民間經濟。

各國因政治文化發展不同,其地方政治制度的發展取向亦不相同,惟因全球化世界接軌的觀念,正迫使各國逐漸接受經濟全球化的事實,接著引爆地方促動全球在地化的配合運作。乃至地方區域經濟,演化為全球在地化的世界經濟。

 

二、根據我國地方制度法規定,如果縣(市)欲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則從改制計畫之提出,到核定通過期間會經歷那些程序?(25分)

【擬答】:

依據地方制度法第7條規定,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域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茲依題意,分述說明改制會經歷之程序:

(一)縣(市)單獨改制為直轄市之程序:
依據地方制度法第7條之1規定,縣(市)單獨改制直轄市之途徑,亦可分為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兩種不同程序:

1.由上而下途徑:

(1)內政部基於全國國土合理規劃及區域均衡發展之需要,擬將縣(市)改制為直轄市者,應擬訂改制計畫。

(2)徵詢相關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意見後,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3)行政院收到內政部陳報改制計畫,應於六個月內決定之。

(4)內政部應於收到行政院核定公文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將改制計畫發布,並公告改制日期。

2.由下而上途徑:

(1)縣(市)擬改制為直轄市者,縣(市)政府得擬訂改制計畫。

(2)經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3)行政院收到內政部陳報改制計畫,應於六個月內決定之。

(4)內政部應於收到行政院核定公文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將改制計畫發布,並公告改制日期。

 

(二)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之程序:
依據地方制度法第7條之1規定,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之途徑,可分為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兩種不同程序:

1.由上而下途徑:

(1)內政部基於全國國土合理規劃及區域均衡發展之需要,擬將縣(市)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應擬訂改制計畫。

(2)徵詢相關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意見後,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3)行政院收到內政部陳報改制計畫,應於六個月內決定之。

(4)內政部應於收到行政院核定公文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將改制計畫發布,並公告改制日期。

2.由下而上途徑:

(1)縣(市)擬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相關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得共同擬訂改制計畫。

(2)經各該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3)行政院收到內政部陳報改制計畫,應於六個月內決定之。

(4)內政部應於收到行政院核定公文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將改制計畫發布,並公告改制日期。

目前改制之直轄市,其下所設之「區」數量過多,恐造成行政資源稀釋效果,不利整體行政效能提升,且各區人口規模差距過於懸殊,亦將使同一行政區域內發展失衡與脫序,形成產業環境及居民生活空間落差極化,現階段除持續改制相關作業進行外,宜針對「區」重新規劃調整,以應日後施政、資源分配之迫切需要,並發揮改制直轄市之政策綜效。

 

乙、測驗題部分:(50分)

(B)

1.

下列那一項屬於地方立法權中的集體行使之立法權事項?

(A)地方民意代表質詢地方行政首長之權

(B)預算審議權

(C)地方民意代表聽取地方行政首長報告之權

(D)地方民意代表巡視地方建設績效之權

(D)

2.

鄉(鎮、市)間如遇跨域自治事務,則應由下列何者為其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

(A)縣議會  (B)行政院  (C)內政部  (D)縣政府

(D)

3.

下列何者屬於地方立法權中的個別行使之立法權事項?

(A)法規制訂權  (B)租稅決議權  (C)組織審議權

(D)地方民意代表就特定事項邀請地方所屬機關首長列席說明

(A)

4.

縣(市)選舉委員會依法設置監察小組,並置小組委員若干人,其委員如何產生?

(A)由縣(市)選舉委員會遴選具有選舉權之公正人士,報請中央選舉委員會聘任

(B)由中央選舉委員會遴選具有選舉權之公正人士,報請內政部部長聘任

(C)由縣(市)選舉委員會遴選具有選舉權之公正人士,報請行政院院長聘任

(D)由中央選舉委員會遴選具有選舉權之公正人士,報請行政院院長聘任

(D)

5.

根據地方制度法,委辦規則與中央法規如有牴觸情形,應如何處理?

(A)行政院院長調停之  (B)中央地方協商

(C)委辦規則優先   (D)由委辦機關予以函告無效

(A)

6.

根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地方議員連續未出席定期會達二會期者,應做下列何種處置?

(A)解除其職權   (B)予以罷免

(C)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D)予以停權

(B)

7.

直轄市法規、縣市規章得就違反地方自治事項之行政義務者,處以罰鍰,並得連續處罰之,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每次最高以新臺幣多少元為限?

(A)5萬元  (B)10萬元  (C)15萬元  (D)20萬元

(A)

8.

上級政府以命令指示調度一切,下級地方政府對此負有必須服從義務,這是屬於何種監督權的行使?

(A)指揮命令權  (B)監視檢舉權  (C)矯正處分權  (D)依法獎懲權

(D)

9.

根據媒體報導,有馬祖鄉親提議將連江縣更名為馬祖縣,以名符其實。請問,如果馬祖鄉親真要將連江縣更名為馬祖縣,依法應如何進行?

(A)由連江縣政府提請連江縣議會通過後,送內政部備查

(B)由連江縣政府提請連江縣議會通過後,送內政部核定

(C)由連江縣政府提請連江縣議會通過後,逕送行政院核定

(D)由連江縣政府提請連江縣議會通過後,送內政部轉報行政院核定

(C)

10.

下列何者不是憲法所保障的地方自治團體?

(A)縣  (B)市  (C)縣轄市   (D)直轄市

(C)

11.

直轄市政府應於會計年度開始前的幾個月,將直轄市總預算案送達市議會?

(A)1個月   (B)2個月   (C)3個月   (D)4個月

(D)

12.

依地方制度法的規定,鄉鎮市決算報告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多久,送達鄉鎮市民代表會審議,並由鄉鎮市公所公告?

(A)3個月內  (B)4個月內   (C)5個月內   (D)6個月內

(C)

13.

關於覆議案的處理,地方立法機關因議員、代表出席達多少而維持原議決,則該地方行政機關應即接受決議?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A)

14.

假設某縣的兩個鄉鎮之間,出現了事權的爭議,則應由下列何者加以解決?

(A)縣政府   (B)內政部   (C)省政府  (D)行政院

(C)

15.

村里長之事務補助費,係指:

(A)選民服務費

(B)薪資

(C)文具、郵電、水電及其他因公支出之費用

(D)小型工程補助費

(C)

16.

依據地方制度法,鄉(鎮、市)民代表總額最多不得超過多少人?

(A)27人   (B)29人   (C)31人   (D)33人

(B)

17.

下列有關直轄市市長任職之敘述,何者正確?

(A)直轄市市長辭職、去職、死亡者,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1個月內完成代理,不再補選,由代理人代理至該屆任期屆滿為止

(B)直轄市市長停職,由副市長代理,副市長出缺或不能代理者,由行政院派員代理

(C)直轄市市長辭職,應以口頭或書面向內政部提出,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准

(D)直轄市市長辭職、去職、死亡者,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派員代理

(A)

18.

直轄市市長有下列何情事之一者,由行政院停止其職務?

(A)涉嫌犯內亂、外患、貪污治罪條例或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罪,經第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

(B)涉嫌犯前款以外,法定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經提起公訴者

(C)依貪污治罪條例規定被留置者

(D)依行政執行法被拘留者

(B)

19.

地方自治團體在辦理地方自治事項,若有違法時,自治監督機關可行使下列那一項監督處分?

(A)解職   (B)撤銷   (C)許可   (D)停職

(C)

20.

所謂社區治理,係以下列何種運作方式為主?

(A)地方政府主導一切建設規劃

(B)公共事務委外

(C)地方自治機關與地方民間團體共同討論社區公共事務

(D)民間企業投資

(B)

21.

依地方制度法的規定,鄉(鎮、市)有平地原住民人口多少人以上者,在其鄉(鎮、市)民代表總額內,應有平地原住民選出之鄉(鎮、市)民代表名額?

(A)1000人   (B)1500人   (C)2000人   (D)2500人

(B)

22.

依據地方制度法及地方稅法通則的規定,鄉鎮市公所能課徵的自治稅捐僅有那一項?

(A)娛樂稅   (B)臨時稅   (C)契稅   (D)土地稅

(D)

23.

請問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項目屬於下列何者?

(A)經濟發展   (B)社會福利   (C)社區發展   (D)文化建設

(B)

24.

直轄市政府對直轄市議會之議決案,如延不執行或執行不當,直轄市議會得請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得報請何機關解決?

(A)內政部   (B)行政院   (C)立法院   (D)未規定

(B)

25.

二十一世紀民主先進國家依據憲政主義,在實施地方自治時,可由中央對地方進行何種監督權?

(A)適法性監督及適當性監督之權

(B)僅有適法性監督,而無適當性監督之權

(C)無適法性監督,僅有適當性監督之權

(D)無適法性監督,亦無適當性監督之權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