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

別:司法人員

等 別:三等考試

組:家事調查官

科 目:心理學

一、何謂歧視(discrimination)?歧視如何形成、有何危害、如何消除?請舉實例說或證明。(25分)

【擬答】

()歧視定義
偏見(prejudice)是一種常見的否定性態度,是指對某特定群體或是某類成員持有某種否定性的認知與態度,這種認知和態度通常缺乏充份的事實依據;歧視(discrimination)則是受到偏見的認知和態度影響,對於受偏見的對象,做出負向的行為表現,其中常見以及具有代表性例子,有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

()歧視如何形成、有何危害
歧視之所以會形成是因為受到偏見影響所誘發的狀態,而偏見之所以會發生,通常會受到二大類因素的影響,分別是社會因素以及認知因素:

1.社會因素

(1)社會的不平等
社會各階層、各團體之間不平等的社會地位差異,是造成彼此偏見的一大主因。社會優勢理論(social dominance theory)認為,在所有社會內都會有一個團體優於其他團體。這樣的優勢團體會享用了大多數的社會財富,而弱勢團體則承受了大多數的社會責任。像是Hacker1951)曾指出,美國社會氛圍於對女性與黑人族群常有特定偏見,造成整體社會公然對女性和黑人形成歧視的表現。

(2)內團體與外團體偏見
內團體是指一個由擁有共同特徵和歸屬感的人組成的整體;外團體則是指內團體以外的人。對於外團體的人常出現一種概括性的知覺,而且常常是偏誤的知覺。內團體偏見通常包含兩個涵義,基本上對於自己所屬的群體都是「好的」知覺,但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其他群體都是「差的」知覺。例如:Brewer1979)曾研究表示,不管是什麼性質的內群體,人們對他們所置身於其中的群體都是偏袒的。

(3)權威性人格與偏見
權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又稱為專制人格,是具有權威態度的人所常見的人格特徵,由德國學者Adorno提出。其特點是單一價值觀;較為簡單的認知系統,思考型態簡單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身份關係;缺乏超越現實範圍的想像力。Adorno1950)認為具有權威性人格的人更容易產生對外團體的敵意與偏見。

(4)從眾(Conformity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偏見得以延續的因素,是因為人們對偏見及其規範的從眾性行為。具體來說,在某一社會之內,某一群體一旦對另一群體形成了根深柢固的偏見,與之相伴隨的認知和行為方式就會成為一種社會規範,並不知不覺使該群體的大多成員遵守之。

2.偏見的認知根源

(1)刻板印象
偏見是一種提前對他人下判斷,而刻板印象則是偏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引導我們對他人的解釋方式和記憶內容。
Spencer
等人(1999)發現當女同學在未受任何社會偏見干擾的狀況下,她們在較難的英語測驗中表現得和男同學一樣優秀;而在另一份較難的數學測驗中,當她們接收到數學能力是有性別差異的訊息時,她們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威脅,其測驗所得分數也比男生差。

(2)社會分類
社會分類是我們簡化對世界瞭解的有效方式。當我們把各式各樣的人組織成各種類別,就可以比較容易地解釋和回憶他們,但這種簡化的認知方式常常是提供偏見的基礎。
Tayler
等人(1978)曾指出,在美國社會,種族和性別是劃分人們的兩個最有力的向度,像是一個40歲的黑人男性地產商,那麼一般美國人對他所作的最簡單分類往往是「黑人男性」,而不是「中年人」、「商人」、「南方人」之類。

(3)認知歸因偏差
我們在解釋別人的行為原因時,常常會由主客觀條件的影響而發生種種偏差。像是基本歸因偏誤,係指我們常常過於把別人的行為歸結為內在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的影響,造成的部份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過於集中在他人自身,而忽略他們的行為所受到的情境限制。

()如何消除歧視

1.在團體活動中、不同的團體之間建立共同的目標。當不同的群體能夠為達到共同目標而合作時,彼此的敵意和偏見就會減弱或消除(Sherif, 1966),例如:拼圖教室。

2.使先前相互隔離的團體成員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接觸。

3.在認知上將外團體的成員特質個人化。如果以他人所隸屬特性的團體來解釋個人行為,就不會以個體的獨特性來看待他,而常常會以該團體的刻板印象來看待,這是造成偏見和歧視的重要原因之一。

()歧視的實際例子
種族偏見可以表現在情感上的反感厭惡、認知上的抱有成見、意向上的疏遠排斥。種族歧視也可以表現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學校學習、就業工作、文化娛樂等。而刻板印象通常是種族主義的關係,雖然刻板印象的內容不必然是消極的,但是往往卻是消極的,如對黑人品質的刻板印象有懶惰、迷信、有音樂能力及貪圖享樂(Brigham, 1978)。

參考資料~薛國致(2009)社會發展中偏見歧視之形成與消除

二、今年5月臺北捷運發生大規模殺人案件,經法院精神鑑定行為人為:「具有反社會、自戀之人格特質,不成熟、常有標新立異之舉,對於他人遭遇之同理心較為欠缺」,試申論上述精神鑑定的結果與犯罪行為的關係。(25分)

【擬答】

()精神鑑定
精神鑑定的結果主要是希望可以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瞭解行為人是否應該對於其行為附上責任能力,過去刑法第十九條規定:「心神喪失人之行為,不罰。精神耗弱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對於心神喪失和精神耗弱之定義相當模糊,2005年刑法修正後即採取上述意見,將心神喪失及精神耗弱的立法方式,修改為「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成為混合「生物學及心理學之立法體例」。
精神鑑定之結果主要是評估行為人的行凶動機、人格狀態,以鑑定他刑事上責任能力、受審能力、量刑因素,依據題意所提供的精神鑑定結果概述,可以發現到該行為人在人格特質上有二種人格違常特質混和,另外對於他人遭遇之同理心較為欠缺,認為世界虛無,人生沒有意義,傾向悲觀,對於應付人生的事情覺得麻煩。同時他長期有尋死念頭,但無勇氣自殺。鑑定認為他並無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辨識行為違法或能力有欠缺或顯著減低狀況。

()反社會、自戀人格特質

1.反社會人格特質
個體在行為表現上有違反社會道德規範的傾向;為了利己目的而傷害別人時,永不感到愧疚。其行為特徵包括少有責任感、道德感;對他人少有關懷;行為幾乎完全依個體的需求而定,除了自己之外,對他人幾乎沒有感情,且不論他們的行為造成別人多麼大的痛苦,似乎不會覺得歉疚或懊悔;情緒冷漠而缺少變化;善於欺騙,不在乎可能造成的傷害,且無法因懲罰而改變行為。
通常早期就已經有相關的行為發生,但是在15歲之前,我們會稱為品行疾患,假若相關行為一直持續到18歲以後,才會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

2.自戀人格特質
過度誇大自己的成就與才能,需要別人不斷的關注與讚美,容易忌妒他人、經常利用別人、視他人恩惠為理所當然,缺乏同理心、行為傲慢、自我中心、自我誇大、對他人任何的批評反應過度,缺乏自省的能力。傾向追求高地位、理想化的伴侶,一旦伴侶未能符合他們的期待,患者會表現出憤怒與拒絕的態度。

()精神鑑定結果與犯罪行為關係
按題意內容整體來看,該行為人的犯罪行為主要受到自戀人格特質相對於反社會人格特質影響比較的多,依據該行為人在檢方起訴書描述內容中,他很早就開始有殺人念頭,一切回溯至國小的異性同儕人際關係不佳,便已經埋下殺人的念頭,另一部份,在國中時,因為導師管教方式過於高壓,行為人竟然攜帶美工刀試圖傷害導師,其中所反應的狀況與自戀人格特質的「對他人任何的批評反應過度」相當有關,但是行為人在高中因為環境壓力小,所以對於殺人念頭似乎暫時停下來,但是事實上該行為人已經多次跟自己國中好友透露自己想要報復殺人的計畫,只是因為與國小同學久未聯絡,故鄭捷計畫改採隨機殺人方式來代替報復國小的不愉快,直到大學求學過程不順利,對自己為來求職的擔憂,促成鄭捷提前執行計畫,在犯案過程中,他很短時間就殺死四個受害人,犯案後也沒有任何罪惡感跟反社會人格特質有吻合之處,因此精神鑑定結果與犯罪行為關係相當密切,但是精神鑑定不僅要能提供行為人犯案當下的責任能力,也需要反映矯治教育是否可行之評估。

參考資料:張麗卿(1994)證據鑑定之研究—以精神鑑定為主


三、何謂壓力(stresspressure)?何謂抗壓?如何增強處理壓力的能力且能從中真正獲益?(25分)

【擬答】

()壓力定義
當個體在面臨一個情境中的要求時,常會因為事件本身的難度、結果的重要性以及重要他人的期望而產生所謂的壓力,McGrath認為壓力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個人主觀知覺到自己的生、心理要求與對自己能力的判斷,二者之間有相當程度的落差,而且這種落差若未彌平,通常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何謂抗壓
係指能夠抵抗壓力的人,他們在面對重大壓力事件時仍然免於生理或情緒損害(Kobasa, 1979; Maddi, 2006)。此一特徵稱為堅毅(hardiness),共包含3個成分:承諾、控制和挑戰。高承諾者相信,無論壓力有多大,維持對事件的投入仍然很重要。高控制者認為自己即使遇到阻礙,也能夠影響情境。高挑戰者將壓力視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學習、發展、培養智慧的機會。
在一項研究裡,超過600位擔任公司行政或管理工作的男性描述過去3年當中所遭遇的壓力事件和疾病。第一組參與者的壓力事件和疾病都高於平均值;第二組的壓力同樣很高,但是生病次數較少。兩組成員都填寫詳細的性格問卷。其結果顯示,高壓力、少疾病的男性在堅毅的3個成分上與常生病者有差別:他們主動參與工化作和社交生活,勇於面對挑戰,而且對生活事件的控制感較強(Kobasa, 1979)。
性格差異可能是疾病的結果,而不是原因。當人們生病時時,顯然很難參與工作或社交活動。因此研究者進行一項縱貫研究,探討企業行政人員生病前的性格特徵,並且監控其生活壓力和疾病時間長達2年。其結果顯示,生活態度傾向高投入、高控制和正面看待改變的人比低分者更健康(Kobasa, Maddi, & Kahn, 1982)。

()有何益處
最重要因素似乎是控制感以及對目標的承諾(Cohen & Edwards, 1989)。以女性(Wiebe &McCallum, 1986)為對象的研究也發現,堅毅可以預測心理和身體健康。抵抗壓力或堅毅性格的特徵(承諾、控制和挑戰)影響對壓力嚴重性的知覺。例如,控制生活事件反映出自己的勝任感,因此影響對壓力事件的評估。挑戰也跟認知評估有關,表示人們相信變化在生活中很平常,將壓力視為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對安全的威脅。

參考資料:危芷芬心理學導論

四、以艾瑞克森(E.H.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來說,第7階段「成年中期」的發展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為何?(25分)

【擬答】

()基本概念

1.心理成熟基因原則
Erikson
認為心理社會發展過程是由心理成熟基因所支配,基於社會與環境力量對我們的影響,發展焦點放在基因預先決定的發展階段。

2.心理社會的危機
個體在發展階段中,須與外在社會接觸,並遭遇一系列衝突,這是一種先天傾向;在不同年紀有不同社會心理發展內容,也有影響發展的重要社會關係與關鍵人物。個體與其發展出來的社會心理若是正面(適應的方式)就能度過社會危機;若是負面(不適應的方式)就無法度過社會危機,進而朝向負面方向發展。
假若前一階段發展出基本優勢,將有助於後續階段正向發展,但是假若前一階段發展出基本弱勢則後續階段皆會朝負向發展。
但並非朝正向發展就是好,而是不論偏正向或偏負向都是一種Maldevelopment會導致神經症或精神病,輕微不適應狀態,可以透過環境或是社會性支持改善,若程度嚴重者,Erikson期待心理諮商可以處理。

3.心理社會任務
個體在發展階段都有其不同危機與特殊任務,若能克服危機即能完成其任務。前四階段危機處理好壞,孩童無法自己決定,11歲之後,兒童獨立性增加,但仍受父母與師長影響。

4.自我統整
Erikson
提出「全人生發展」,在青年期有自我認同任務與危機,順利完成任務解除危機可達成cohesive identity,若認同失敗造成認同混淆,將出現confusion of roles
好的自我認同是指青年期個體在人格發展上臻至成熟的狀態:在心理上能自主導向,在行為上能自我肯定。在青少年期中可自我統合者,可以把自己對自我現況、生理特徵、社會期待、以往經驗、現實環境、未來希望等六個層面的覺知統而合之,形成一個完整及和諧的結構,使個體對「我是誰?」與「我將走向何方?」的問題,不再感到迷失與徬徨。但若認同失敗,個體會沒有自我連貫感(continuity)以及無法在生活中找到衡量自我價值的標準。

()第七階段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生理的變化帶動「中年危機」這是個由青年邁入老年的過度期,每個人在此階段中的適應結果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因為此期個體在身體機能和外表上有明顯的衰退、老化等改變,隨之而來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層面的調適上需面臨新的考驗和衝擊。「中年危機」代表一個在這階段裡重新回顧並評估到目前為止,在生命的旅程中完成了什麼?婚姻、情感、事業、成就是否能如自己所願?
中年人常遇到的狀況是夾處於兩代之間,對於父母長輩負有照顧、關懷的責任,對子女則需提供支持和引導,在其間扮演建立有效溝通和協調者的角色。而隨著父母、子女年齡的增長,中年人開始體驗到家庭的「空巢期」,過去與子女親密的關係,可能隨子女的離家、獨立,反而使自己出現失落、沮喪的感覺。但另一方面,這也可以說是中年夫妻卸下養育的責任,增加彼此相處機會和關係的親密程度的時機。當然在事業成就、權力等方面發展幾乎達到個人生命階段的最高點,進而能擁有較高的社經地位。
生產或停滯的危機人生階段至壯年期已過了一半,個體開始感覺自己像是站在兩面鏡子的前面一般,一個是在孩子身上看到過去的自己,一個是在父母面前看到未來的自己。在完成一些生命的目的,包括家庭、事業和社會的發展後,尚能對下一代付出更多的關懷,並且從對自我的關注擴展出去,轉而關心別人、關心社區,繼續感覺自己是個有生產力、貢獻力的人,則能創造個人持續的生產潛能。相反地,假如過去未完成的理想令個體感到遺憾,而產生「時不我予」的感覺,而未來將面臨的衰敗、死亡也令個體感到害怕和消沈,那麼其生命的發展極容易呈現停滯不前或自我沈溺的情形。

()結論
依據Erikson的理論基礎概念,我們可以發現到理論對於心理健康的定義,並非僅克服就可以了,Erikson認為不克服也要面對,這樣才能擁有良好的發展,意謂代表有好的心理健康。

參考資料:葉光輝人格心理學

【點選觀看詳情】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