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
類科:文化行政
科目:文化人類學
一、族群(ethnic group)是當前臺灣熱門的討論議題,而它也是人類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人類學對臺灣本土的族群研究有那些主要貢獻?請說明之。(25分)
【擬答】:
族群議題向來是人類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早期民族誌的編撰也是以族群為一單元主題,作詳細的論述。台灣人類學對本土族群研究,自日治時代開始以迄今日,其主要貢獻,茲論述如下:
(一)族群的來源、分類:
日治時代以來迄於今日,人類學者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藉由田野研究,民族誌編撰,結合語言學、血緣親屬等研究,得知原住民族應屬南島語族,可能源於中國西南侗傣族。日治時代伊能嘉矩,栗野傳之丞等人研究確立高山族、平埔族分類。戰後,學者更為嚴謹的研究與分類,終有高山族十六族群的成立(行政院於2014年6月26日核定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為新原住族)這些研究的成果與貢獻,增加對原住民族的理解與尊重。
(二)族群關係:
戰後,漢人與原住民關係、省籍問題是族群研究的主題,藉由通婚,經貿活動、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方式,融合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林美容<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王甫昌<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等即是顯例。因族群關係的研究,隨之產生不同的族群互動模式與理論,從中找尋有利族群和諧,互惠互利的模式。去除種族中心主義是人類學最大貢獻之一。長久以來,漢人經常刻意隱藏其身份。藉人類學研究,族群不應有高低,上下之別,理應相互尊重、包容等社會價值建立,成為台灣社會普遍的觀念,可以歸功於學者的闡述。
(三)民族誌與民族學:
人類學者針對個別族群進行研究,例如華人族群、文化(人格、心理)方面研究;對原住民族個別研究,例如衛惠林在排灣族,劉斌雄在達悟族,許木柱在阿美族,黃應貴在布農族,李亦園在泰雅族等,在民族誌的研究基礎上,再進入跨族群間的研究,了解族群的差異。
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可以讓族群了解自身所處的社會文化,在理解之餘,尋找自適之道或提升競爭力的方法。人類學理論、知識,也可以作為制定公共政策,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基礎。
(四)原住民問題:
台灣原住民問題,以現今來看可分為「原鄉」、「都市」原住民問題長久以來,原住民族是弱勢,少數族群,面臨強勢文化入侵、資本主義經濟干預、國家主義政策的推行,如何適應的問題,也是當今人類學者研究的課題。藉由人類學研究,深知台灣原住民諸多問題,進而提出改善之策,敦促政府擬定良善之策,也可以說是人類學者之貢獻。
藉由人類學者對台灣本土族群的研究,累積不少成果與貢獻,尤其在原住民方面較為顯著,族群議題受到重視,進而改善、進步,多少歸功於人類學在此研究上的貢獻。
二、一般人類學者習於對一特定小範圍社區進行長期研究,其理由安在?換句話說,此類研究方式的學理基礎是什麼?請說明之。(25分)
【擬答】:
一般人類學的研究是種參與觀察,是種「田野工作」(fieldwork)。藉由參與研究對象的生活各層面,了解被研究者的主觀觀念與看法,並去除研究者的文化偏見。此種以特定小範圍社區進行長期研究,其理由如下:
(一)資料完整:
人類學早先研究以小社會(small-scale society)為主,研究者可以在部落或村落從事田也工作,參與村落每個家庭生活,從而觀察其生活各層面,甚至最私密的部分,了解社會、宗教、藝術、神話傳說、經濟等問題,因而蒐集詳盡而完整的資料,例如費孝通《江村經濟》是以江蘇吳江縣開弦弓村,二、三百戶家庭來進行研究,獲得相當詳備資料。如果範圍廣泛,族群及文化、社會關係相對複雜,要獲得詳細完整資料,實屬不易之事。此種蒐集資料的完備性,使得人類學的研究屬於質性研究與分析。
(二)全貌觀研究:
人類學採取全貌觀點(Holism)是指對於人類狀況的整體研究;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生物、社會、語言與文化。人類學者對研究對象,一方面要了解其社群、政治、經濟、法律、婚姻等諸多問題,也要了解其他如神話傳說、語言、藝術、思想等問題,建立一個全貌性的理解。
(三)文化主位(emic)觀點:
田野工程最大特色是「沉浸」(deep immersion)到另一社群(或族群)日常生活之中。人類學家實際參與當地社區生活,並且將這個小社會視為大社會的縮影。學習當地人的生活,用當地人眼光看他們的生活方式,產生文化主位觀點,長期沉浸其文化,難免受其濡化之影響。
(四)比較研究:
小範圍社區的研究,比較能獲得較詳盡、客觀的結論,以此作為與其他相關類型的比較研究,甚至可以發展民族學(ethnology)。它是一種建立在跨文化比較基礎上,檢視、解釋分析與比較民族誌的研究成果。
人類學早期以研究小社會為主,其研究結果的適用性有限,不宜擴大其觀點或理論。但田野研究是人類學研究最特殊、有效的方法。其原則仍可適用。由於社會科學研究發達,量化方法使用普及,人類學應斟酌採用以作輔助研究。
三、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均是人類學的分支學科。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到底有何共同性,以致使它們同屬一個較大的人類學範圍之內?請說明之。(25分)
【擬答】:
考古學是早期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學科或門目,主要與進化論學說的建立密切相關。進入二十二世紀初,文化人類學才逐漸受到重視,其後成為主流,獨立成一學科。
(一)考古人類學:
它是藉由各種物質遺留的研究,重建、描述與詮釋過去人類的行為及文化模式,考古學家發現與研究人類製或修整的文物與物質,例工具、武器、建築物等,藉此了解人類的活動與社會發展,對這些文物的分析,提供人類學研究基礎,回答很多古代社會文化發展的一些問題。
(二)文化人類學:
「對人類社會及文化的研究、描述、分析、解釋人類社會與文化的相似性及相異性。」「用以區別人類體質學而言,它是研究人類文化的科學。它研究整個人類文化的起源、成長、變遷和進化的過程,並研究及比較各族群、國家、社區的文化中的異同,藉以發現文化的共同性(univerals)和文化模式(patterns)。」
考古學與文化人類學同屬一個較大的人類學範圍之內,其原因如下:
(一)實證科學:
十九世紀末期以來,孔德所提倡實證主義盛行學術界,系統性科學研究,重視實際操作、經驗的方法受到重視。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皆是重實務的科學性研究,不同於玄思、哲理性的學科。
(二)田野研究:
考古學者從事各種物質遺產的發掘與研究,建而重建,描述解釋過去族群及文化特色、而其基礎是田野研究之考古挖掘。文化人類學者之研究方法,也是以田野研究為基礎;而文化人類學家通常也會參酌考古學之研究與成果,作為探究之根據。
(三)文化研究:
考古學藉考古發掘與相關研究,重建過去人類行為與文化發展、文化模式,其研究目的與文化人類學類同,其本質仍是以「文化」為主軸的議題取向。
考古學對人類文化與演進,提供了很好的知識與學理基礎,文化人類學重視文化議題的重點研究,兩者同屬人類學研究範圍。
四、國際原住民的總體生活領域又稱第四世界(The Fourth World),在此一前提下,臺灣原住民自是第四世界的一環,人類學者以第四世界角度觀察臺灣原住民之時,多會注意那些面向?請說明之。(25分)
【擬答】:
1975年「第四世界」(世界原住民組織及促進會)建立對於喚醒一強化原住民意識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台灣原住民族自不例外。人類學者以第四世界角度觀察台灣原住民之時,多會注重以下面向:
(一)文化權(Cultural rights):
文化權是種賦予特定族群,文化權包含了一個群體的許多權利,保存延續其文化、語言傳統與經濟生計基礎。台灣原住民族是屬弱勢、少數族群,加上長期以來文化傳統喪失,亟需要有「文化權」理念,轉化為社會實踐,以維存其文化。
(二)文化相對論:
由於原住民在台灣政經、社會上屬於弱勢團體,加上長久以來主流族群(漢人)以統治者,優勢者自居,欺凌壓榨原住民。偏見、歧視原住民情形是否改善,落實文化相對論、多元文化主義等課題,也是人類學者關切的問題。
(三)族群議題:
原住民與其它族群(漢族)、原住民間互動與關係也是課題,其中包括議題項目有通婚、涵化、遷徙等,由族群關係也發展出互動模式或理論。
(四)傳統與現代:
台灣原住民族自日治時代以來以至今日,深受國家主義、資本主義的入侵,使其面臨傳統與現代生活適應問題,伴隨而來有族群、國家與身分屬性等認同問題。尤其近十幾年來,政府在原鄉推行文化觀光、社區營造工作等,雖使原鄉生活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原鄉與都市原住民問題,也是現代社會潛藏問題。
(五)公共政策:
為了落實對原住民的保障、照顧,政府擬定很多法案如原住民族自治區草案等,但法案內容與施行是否真正能夠落實理想,尚待學者、專家共同商議,人類學者自不例外,必然關切屬於原住民的公共政策。
人類學者通常有淑世社會、濟弱扶傾的理想,針對原住民的各種權利與尊嚴,自然會傾向站在原住民的一邊,以上議題將會是他們注重的面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