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等 別:初等考試
類 科:一般行政
科 目:行政學大意
(D) |
1. |
下列何者是「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所強調的治理第四權? (A)政務 (B)立法 (C)司法 (D)行政 |
(D) |
2. |
根據馬瑞尼(F. Marini)分析,下列何者不是早期新公共行政運動的主要特徵之一? (A)採用後邏輯實證論 (B)適應環境的動盪不安 (C)發展新的組織型式 (D)趨向轉換型領導 |
(B) |
3. |
歐斯本和蓋伯勒(David Osborne & Ted Gaebler)於《新政府運動》(Reinventing Government)專書中,主張政府應以遠見治理國家,事先預防重於事後彌補,此一原則稱之為: (A)顧客導向的政府 (B)前瞻性的政府 (C)結果導向的政府 (D)社區性的政府 |
(A) |
4. |
組織成員對革新計畫刻意忽視,採取抵制態度,認為只要忍耐即可安然渡過,係指下列那一律則所稱之組織病象? (A)不稀罕效應(BOHICA) (B)白京生定律(Parkinson’s Law) (C)墨菲定律(Murphy’s Law) (D)邁爾斯定律(Miles’ Law) |
(D) |
5. |
下列那個概念,係指政府職能擴張,人民依賴日深,行政部門具有舉足輕重地位? (A)政府再造 (B)公共治理 (C)行政倫理 (D)行政國 |
(A) |
6. |
政府再造中的「流程再造」(process engineering),最為關鍵的面向是下列那項工作? (A)應用資訊科技提升組織效率 (B)促成公共對話尋找組織願景 (C)確認策略管理以作為組織再造標竿 (D)確認顧客需求以管控品質 |
(B) |
7. |
下列關於公共行政的說明,何者錯誤? (A)在效率與正義之間相互擺盪 (B)純粹講求正義的實現 (C)大有為政府強調福利國的行政理念 (D)小而能政府重視政府競爭力的行政理念 |
(B) |
8. |
「透過志工活動來取代或補充政府機關的運作」,這是指下列何種民營化的方式? (A)契約外包 (B)合產 (C)補助 (D)特許權 |
(A) |
9. |
「愈來愈多行政機關提供民眾線上申辦服務,以滿足洽公方便之需求」,這句話最能反映下列那種組織特徵? (A)組織具有適應機制 (B)組織是交錯重疊體系 (C)組織具封閉的殊途同歸性 (D)組織由次級系統所構成 |
(D) |
10. |
有關基層公務人員裁量授權的理由中,下列何者關聯性最弱? (A)工作情境複雜性 (B)服務對象特殊性 (C)人員自我實現 (D)行政立法分權制衡 |
(A) |
11. |
下列何者不是非營利組織的特徵? (A)成員享有利益分配 (B)正式組織 (C)志願性團體 (D)公益屬性 |
(C) |
12. |
非營利組織在學理上,可另稱之為: (A)第一部門 (B)第二部門 (C)第三部門 (D)第四部門 |
(A) |
13. |
一般而言,利益團體的活動比較不包括下列何者? (A)政策決定 (B)草擬法案 (C)罷工活動 (D)遊行活動 |
(B) |
14. |
下列關於政府蒐求民意的方法中,何者錯誤? (A)解散國會 (B)重組內閣 (C)辦理國是座談 (D)舉辦公聽會 |
(C) |
15. |
政策在執行一段時間之後,對執行現況及初步結果加以評估,以探究執行狀況是否符合政策的原先設計。係指下列那一種類型的政策評估? (A)規劃評估 (B)效益評估 (C)監測評估 (D)總結評估 |
(C) |
16. |
下列何者是唐恩(W. Dunn)提出的政策評估主要特徵之一? (A)以因果理論為核心 (B)事實與價值的互斥性 (C)目前與過去的取向 (D)單一與中立的價值 |
(A) |
17. |
政策方案的執行可以達成預期目標的程度,乃是政策評估的何種標準? (A)效能性 (B)經濟性 (C)回應性 (D)便利性 |
(A) |
18. |
政府機關將不同的利益、服務、成本、義務等,分配給不同的標的群體享受或承擔,此一作法在學理上係屬: (A)分配性政策 (B)自我管制性政策 (C)重分配性政策 (D)管制性政策 |
(C) |
19. |
政策方案執行後,對標的群體產生有形的或無形的、預期的或非預期影響的評估,係指下列何種評估? (A)形成性評估 (B)可評估性評估 (C)影響評估 (D)產出評估 |
(A) |
20. |
政策規劃時,應考慮盡量使受益者擴大,使政策利益普及於一般人而非侷限於少數人,此為政策規劃的何種原則? (A)分配普遍原則 (B)公正無偏原則 (C)弱勢優先原則 (D)個人受益原則 |
(B) |
21. |
下列何者不是多元論呈現在政策過程中的主要特色? (A)漸進主義 (B)理性選擇 (C)黨派間相互調適 (D)集體決策複雜性 |
(C) |
22. |
依據中央法規標準法規定,有關法律的定名,下列何者錯誤? (A)法 (B)條例 (C)規則 (D)通則 |
(B) |
23. |
依據羅聖朋(D. Rosenbloom)的見解,透視公共組織設計有三種主要途徑,下列何者不在其中? (A)管理 (B)生態 (C)政治 (D)法律 |
(A) |
24. |
政策執行人員將遵守法規視為主要目標的現象,此在學理上稱之為: (A)目標錯置 (B)目標漂移 (C)寡頭定律 (D)鄰避效應 |
(C) |
25. |
一般而言,組織結構的水平分化主要是依據下列何種區分原則? (A)責任程度 (B)權力大小 (C)工作性質 (D)層級節制 |
(C) |
26. |
開發國家為公共問題擬訂政策方案,係依據科學知識,避免感情取向或神祕力量,此在學理上稱之為下列那項行政特質? (A)功績主義 (B)冒險主義 (C)理性主義 (D)中立主義 |
(A) |
27. |
一般而言,地方縣市政府最常見的分部化方式是: (A)功能分部化 (B)程序分部化 (C)顧客分部化 (D)地區分部化 |
(A) |
28. |
行政院所屬部會一級機關,係以下列何種組織設計型態居多? (A)首長制 (B)委員制 (C)合議制 (D)混合制 |
(A) |
29. |
下列何者為我國所設立之第一個行政法人? (A)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B)國立歷史博物館 (C)國立故宮博物院 (D)國家衛生研究院 |
(B) |
30. |
有關組織中幕僚部門地位及性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是輔助單位而非執行單位 (B)是實作部門而非研究部門 (C)是調劑性質而非管轄性質 (D)是參贊性質而非決定性質 |
(D) |
31. |
下列何者不是非正式組織的正向功能? (A)迅速傳播消息,助益組織溝通 (B)引導成員順服組織文化價值 (C)輔助主管的領導功能 (D)順應團體標準,阻礙組織創新 |
(A) |
32. |
組織學者雪恩(E. H. Schien)將組織文化分為下列那三個層次? (A)器物、價值、基本假定 (B)器物、價值、意識形態 (C)制度、價值、基本假定 (D)器物、制度、價值 |
(C) |
33. |
學者莫根(G. Morgan)強調組織要因應不同的環境而採行不同的管理技術、程序及文化,是將組織比喻為: (A)文化意象 (B)大腦意象 (C)有機體意象 (D)權力意象 |
(A) |
34. |
影響薪資水平可分「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下列何者不屬內在因素? (A)基本生活費 (B)職務責任 (C)工作時間 (D)工作危險性 |
(A) |
35. |
將政府預算視為「記載誰在何種政策上獲得多少利益和負擔多少成本的文書」,此一觀點較能反映政府預算的何種性質﹖ (A)政治 (B)經濟 (C)政策 (D)管理 |
(B) |
36. |
相對而言,下列何種領導理論從肯定人類的價值面、人性面、文化面等來討論領導現象? (A)權變領導 (B)轉換型領導 (C)特質領導 (D)交易型領導 |
(A) |
37. |
「見微知漸」這句話,比較適合用來指涉危機管理的那一階段? (A)危機訊息的偵測 (B)危機中的因應 (C)危機的損害控制 (D)危機後復原工作 |
(C) |
38. |
有關職位分類制與品位分類制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職位分類適於領導管理之通才,品位分類適於專業性工作之專家 (B)職位分類按各人資格地位高低來定待遇,品位分類則按工作多少與貢獻來定待遇 (C)職位分類以工作內涵來鼓勵人,品位分類以名分職銜來鼓勵人 (D)職位分類較會造成人與事不相稱適,品位分類較少發生前述現象 |
(D) |
39. |
「交易領導」與下列何者最不具有理論基礎的相關性? (A)貢獻滿足平衡理論 (B)誘因理論 (C)資源交換理論 (D)工作設計理論 |
(D) |
40. |
現代政府應盡量適時且充分提供民眾所需的政策作為,這最主要是指下列那一角色? (A)代表性 (B)可靠性 (C)務實性 (D)回應性 |
(C) |
41. |
學者馬師婁(A. Maslow)的「需要層級理論」,係屬下列何種激勵理論? (A)系統理論 (B)增強理論 (C)內容理論 (D)過程理論 |
(B) |
42. |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隸屬於下列那個機關? (A)考試院 (B)司法院 (C)監察院 (D)最高法院 |
(C) |
43. |
依據羅爾斯(J. Rawls)之見,行政倫理之核心概念為何? (A)程序正義 (B)個人利益 (C)社會正義 (D)全意志 |
(D) |
44. |
下列那一項不是黑堡宣言主張的倫理內涵? (A)專業主義 (B)憲政價值 (C)回應公益 (D)E 化治理 |
(A) |
45. |
行政責任的內部非正式確保途徑,不包括下列何者? (A)行政監察官 (B)代表性官僚 (C)專業倫理 (D)弊端揭發 |
(D) |
46. |
華韋克(D. Warwick)認為行政裁量應考量若干倫理原則,下列何者不在其中? (A)公共取向 (B)反省性選擇 (C)程序的尊重 (D)目標願景 |
(C) |
47. |
下列教育部單位中,何者為業務部門? (A)教育部總務司 (B)教育部人事處 (C)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D)教育部新聞室 |
(A) |
48. |
霍桑實驗(Hawthorne Experiments)第二階段的「繼電器裝配室實驗」,發現下列何種因素與提高工人的生產力有關係? (A)人格尊重 (B)團隊工作 (C)組織參與 (D)組織學習 |
(D) |
49. |
下列何者不屬於強調內容的激勵理論範疇? (A)需求層次理論 (B)二因子理論 (C)ERG 理論 (D)公平理論 |
(D) |
50. |
新公共服務理論(New Public Service)認為行政人員的課責對象應是: (A)選民 (B)顧客 (C)弱勢族群 (D)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