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

類 科:文化行政、國際文教行政(選試英文)
科 目:世界文化史

一、西方學者慣稱猶太教、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為亞伯罕諸教(Abrahamic religions),主要因為這三個宗教都肯定舊約中亞伯拉罕的地位。請根據教義、宗教起源與聖地,說明這三個宗教的關係。(25分)

【擬答】:[正課第二章古典時代、第三章中古世紀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發展]

(一)何謂亞伯拉罕諸教(Abrahamic religion):三大閃米特一神信仰
亞伯拉罕諸教又稱為亞伯拉罕宗教,指世界三大一神信仰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擁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核心價值與共同的聖地崇拜。

(二)分述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相同與差異處

1.共同起源:三大一神信仰皆由西亞地區發展,且皆由閃米特(Semites)族群的原始信仰發展出來。

2.共同祖先: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中提到亞伯拉罕的兩個兒子:以撒和以實瑪利,以撒的兒子雅各是猶太人的祖先,而以實瑪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中,亞伯拉罕被稱為易卜拉欣,同源分流。

3.聖地崇拜(朝聖):耶路撒冷(伊斯蘭教稱為「古都斯」),是三大宗教的共同聖地,然而耶路撒冷代表的宗教意義有些許的不同:

(1)猶太教-哭牆:耶路撒冷城內最神聖的地方,就是大希律王建的第二聖殿外的古城牆,這是猶太人表現祈禱和朝聖的精神所在。

(2)基督教-耶穌受難地:對基督教來說,耶路撒冷是耶穌最後受難死亡的地方,也是死後復生彰顯戰勝死亡之地,意義重大,因此從中世紀開始,就一直是被認為是朝聖之處。

(3)伊斯蘭教-第三聖地:耶路撒冷則是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地,穆斯林相信先知穆罕默德夜行就是聖地中出發。

4.一神信仰:三大閃族宗教的核心價值既是一神信仰,同時拒絕偶像化,並賦予亞伯拉罕的崇高的地位。不同之處在於,猶太教和基督教認為亞伯拉罕是信仰的楷模,而伊斯蘭教中則把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認為是眾人的師表。

(三)亞伯拉罕諸教的差異性
猶太教的大衛之星、基督教的十字架、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文阿拉,顯示出儘管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擁有共同的一神價值、聖地崇拜和共同祖先,但延伸出的教義解讀確有所不同,猶太教認為亞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不接受聖子論,這也是跟基督教教義最大的差異處,基督教認為耶穌是修復人與上帝的關係,是彌賽亞(救世主),然而猶太教認為不管是耶穌還是默罕莫德都不是彌賽亞。伊斯蘭教同樣也不接受聖子論且不接受三位一體的概念,他們認為唯一的真主就是阿拉,默罕莫德是最後一位先知。

二、中古以後,西歐地區出現許多人口較為集中的城市,居住其中的市民階級逐漸發展出新的生活方式。請從生產方式、社會組織與文化生活三個面向說明城市居民的特徵,並說明中古以來城市文明的特色。(25分)

【擬答】:[正課第三章中古世紀城市文明的發展+總複習中古世紀的復甦]

(一)中古世紀的階段性
西元395年西羅馬帝國被消滅後被視為是中古世紀的開端,一直延續到1.500年近代民族國家開始發展。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被喻為是中古世紀。然而根據地區性、經濟發展、生產模式與人口增長和社會組織的改變,中古並不是同質化的時代,而有其階段性。一般認為被戰爭波及的西歐地區,大致在西元9世紀之後就恢復生息,且在生產與社會模式上有很大的改變,並展現出不同的城市風貌。

(二)中古世紀中後期經濟與社會的改變

1..生產方式的改變-農業革命:中世紀的農業革命主要在兩方面的改變,一為「重犁」的使用,另一為「耕作制度的改變」。重犁的使用讓翻土更順利,作物生長養分更充足;「三圃制」的實施讓農地使用更有效率,而菁蕪的耕種能餵養更多的牲畜。

2.社會組織的改變-商人階級的興起:因為農業的復甦讓歐洲人口有所成長,更多的手工業者和商人出現,活絡了經濟,因應而生的是行會、手工業作坊的出現。而採買商人開始往近東發展,探索絲路貿易帶來的獲利。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促使中古世紀「自治市」的出現。

3.文化生活的改變-世俗文化興起:
自治市的出現代表中古世紀歐洲城市的興起,也代表人民的購買力與品味逐漸與基督教會有所不同。世俗文化特別展現在文藝復興時期貴族和大商人透過贊助藝術品的創作,表達品味和位階,同時美輪美奐的哥德式和羅馬式教堂的恢弘,也呈現世俗文化的興起。

(三)中古世紀城市文明的代表

1..卡洛琳文藝復興:8-9世紀卡洛林文藝復興(Carolingian Renaissance),由查理曼大帝及其後繼者在歐洲推行的文藝與科學的復興運動,被稱為是「歐洲的第一次覺醒」。卡洛林(Carolin)一詞,來自拉丁文Carolus,即查理(Charles)。查理曼制訂了《卡洛林書》,對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中關於聖像崇拜的內容進行駁斥。指派阿爾古因組織人員於797年—800年對當時收集到的各種《聖經》文本進行校勘,統一了《聖經》文本並將其譯成了拉丁文,成為後來天主教通用定本。查理曼大帝要求每一座教堂和隱修院都要設立學校與圖書館,用拉丁文傳授「七藝」(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算術、幾何、音樂和天文學。

2.義大利文藝復興:1.4-1.6世紀(Italian Renaissance)是指從中世紀中葉起,以義大利為中心,所掀起的歐洲新文化、思想運動。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範圍相當廣大,包括政治、宗教、藝術、學術文化等方面。特別是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包括人文主義之父佩脫拉克、馬基維利《君王論》,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和拉斐爾。

140705cm-2_thumb3_thumb4

三、明鄭時期,鄭氏家族了解臺灣資源有限,努力經營國際貿易,一方面建置山海五商,以廈門為中心,在中國各地採購物資,從事貿易。一方向又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訂立通商條約,邀請英商來臺貿易。請說明十七世紀中期東南亞地區的貿易情況及臺灣扮演的角色。(25分)

【擬答】:[正課第四章歐洲強權的興起+總複習近現代的海權爭霸]

(一)十七世紀的亞洲海權爭霸
1.5世紀開啟大航海時代之後,直至1.7世紀,歐洲船隊頻仍出現在非洲、亞洲、美洲的海洋上航行,進行貿易的海權爭奪,特別是亞洲的爭奪,先後成立東印度公司進行貿易。當時的亞洲水域競爭者主要有葡萄牙人(佔據澳門)、西班牙人(佔據呂宋島)、荷蘭人(佔據雅加達)、英國(麻六甲),透過東亞水域的貿易,連結東北的日本(銀)、西進中國(瓷器、絲綢)、南亞(香料),轉運至歐洲獲利。

(二)鄭氏家族東亞海權優勢
鄭氏家族(1.624-1.662)處於東西方海洋競爭激烈的年代,成為海權時代東西勢力交相接觸的一個焦點人物。1.7世紀上半葉是荷蘭的黃金世紀,軍事和商業複合體的「東印度公司」到處攔截葡萄牙、西班牙商船攻佔伊比利亞人的海外要塞、商館,在日本平戶建立商館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建立大本營。荷蘭人當時東亞海洋經濟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鄭氏家族。
鄭氏家族的優勢在於,明朝官方從海洋退縮,海商和海盜成為海上的統治者。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剪除群雄,並把這股海上力量納入地方官府體制,取得制海權,合法掌控東西洋貿易制度的運作。1.639年,日本鎖國政策,退出東亞海洋競爭,鄭芝龍遂成為東方海洋世界的唯一強權。 鄭成功在廈門建立地方性的海上政權,繼承其父「無海即無家」的思想,積極拓展海洋空間,雖有其明清政治的背景,軍事和商業的複合於國內的戰爭,但也看出東亞的海洋競爭和海上經濟成為中國沿海地方社會的普遍追求。鄭芝龍在明朝東西洋貿易制度的框架內實現了民間海上力量的整合,鄭成功則進一步把東西洋貿易制度系統化、軍事化。建立起鄭氏海權貿易商船(兼具軍事實力)從事中國→東南亞→日本→中國三角貿易

(三)臺灣在十七世紀東亞水域貿易之角色:航線貨品轉運站
臺灣本島在十七世紀以後,在東亞競逐貿易利益的背景下,先後有西班牙人佔據淡水、荷蘭人佔據安平,以及鄭氏將臺灣做為貿易和政治的基地,突顯臺灣其東亞東亞水域的特殊性,即往東北水域到日本貿易的航線、與往東南亞貿易的航線交會處,同時也是中國、東南亞、東北亞三方貿易轉運站。

四、二戰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經濟均出現瀕臨崩潰的困境。美國則因戰場不在其境內,尚能穩定發展。美國為幫助歐洲各國重建,避免共黨擴張,因而提出「歐洲複與計畫」(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請說明這項計畫實施的歐域、內容與其效益為何?(25分)

【擬答】:[正課第六章現代兩次大戰+總複習歐洲經濟發展]

(一)歐洲在二戰後的蕭條現象

1.蘇聯的崛起:
二次大戰後,國際局勢發生很大的變化,蘇聯在此時壯大。二戰末期,蘇聯藉對德反攻之機會,積極的向西推進,迅速擴張勢力範圍,1.945年的雅爾達會議,在美國與英國的姑息,蘇聯得以在日後控制柏林與東歐,以及亞洲等國家。由於1.947年蘇聯全力對波茲坦會議所劃給它控制的各國,實行共產主義化(赤化),形成一以蘇聯為中心的共產集團。戰後蘇聯的崛起,為非共產國家帶來赤化的威脅,更成為與美國敵對的一個集團,開啟美蘇對抗的序幕。

2.歐洲大蕭條:
歐洲大陸在二戰中慘遭砲火多數成為一片廢墟。如倫敦與鹿特丹、華沙等,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這些經濟生產相關的建築被破壞,除了造成數百萬人無家可歸。最大的問題來自於糧食短缺。1.944年的荷蘭饑荒,顯示戰爭對農業的破壞還是導致了歐洲大陸許多地方出現了大面積的饑餓,另外還有交通運輸設施鐵路、橋梁以及道路的破壞,運輸成了最大的困境。西歐的中小城鎮和村莊所受的毀壞程度基本上較輕,但交通運輸的破壞還是使這些地區的經濟與外界的聯繫幾近斷絕。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耗費大量財力,而此時大多數陷入戰爭的國家的國庫已被消耗殆盡了。食品短缺成為了最為緊迫的問題。在戰前,西歐的糧食供應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東歐出口的餘糧,但對於歐洲經濟全局來說,最為致命的還有煤的短缺,1.946-1.947年酷寒的冬天更使歐洲人有凍死的危機。

(二)歐洲復興計畫(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
二戰戰爭中唯一一個基礎設施沒有遭到明顯破壞的正是美國。美國作為其農業和工業的堅固基石依然完好無損,其經濟也仍然充滿活力,這正是馬歇爾計畫的基礎。

1.實施區域
歐洲復興計畫主要實施在二次大戰時期美國的盟軍國家,以東歐德國,至北歐、南歐至英吉利海峽對岸的不列顛。該項計畫希望實施的區域,能恢復糧食生產和現代化,建構歐洲成為健康的經濟體,毋需其他外來援助。

2.內容
復興計畫有四項行動綱領:

(1)致力於加強生產
對應基金(counterpart fund)的放行。這一項目的作用是將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資金轉換成為由當地貨幣構成的資金。按經濟合作總署的章程規定,不少於60%的基金數目應用於製造業的投資。這一點在德國最為突出。在當地政府的調控下,這部分基金大多用於向私人企業貸款,從而使它們在推動重建進程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這筆基金在德國的再工業化過程中也起了核心作用。以1.949-50年為例,德國採煤業投資總額的40%是由這個基金提供。

(2)擴張對外貿易
這邊主要的商品貿易國家為美國。計畫所提供之資金由委員會係於每個國家銀行特別開立帳戶,納入歐洲復興計畫 (ERP)供應的商品於國內銷售而獲得的資金。商品的援助通常來自美國,銷售至出價最高的買主,不論是政府或私人,這些支付款項並不回流至美國,而是流入新的基金,由經濟合作署﹙ECA﹚的使節團與每個參與政府之間共同決定,支付國家重建或致力於現代化。

(3)建構並維持內部財務穩定
計畫資金由所在國政府和經濟合作總署共同管理。每個參與國的首都都會駐有一名經濟合作總署的特使。這一職位一般都由一位有一定聲望的美國籍商界人士出任。他們的職責就是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提出建議。經濟合作總署不僅鼓勵各方在援助資金的分配上進行合作,還組織由政府、工商業界以及勞工領袖組成的磋商小組,對經濟情況進行評估,同時決定援助資金的具體流向。

(4)發展歐洲經濟合作
歐洲經濟合作會議(CEEC)後續迅速演變成為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C),由比利時外長保羅亨利斯巴克(Paul-Henri Spaak)負責掌管。同時,每個會員國家的美國大使館獲得簽署雙邊協約,詳細規定歐洲政府對於新贊助國的責任,其中包含承認經濟合作署﹙ECA﹚的權利,派任使節團常駐於每個國家的首都,正式委員會聯絡每個使節團,參與政府各種活動,以便管理落實執行計畫。

(三)歐洲復興計畫的影響:歐洲復甦與一體化
「現代化」與「歐洲整合」成為歐洲復興計畫最重要的關鍵。

1.歐洲戰後現代化
1.948年至1.952年是歐洲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長了35%, 農業生產實際上已經超過的戰前的水平。戰後前幾年的貧窮和饑餓已不復存在,西歐經濟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空前發展。當歷史學家研究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應該歸功於馬歇爾計劃至今尚存爭論,多數認為這樣的經濟奇跡並非只是馬歇爾計劃的功勞,因為跡象表明當時歐洲已經露出了的經濟複蘇的兆頭。現在普遍認為馬歇爾計劃加速了西歐經濟的發展。

2.歐洲一體化
歐洲復興計劃的政治影響亦不亞於其經濟影響。西歐共產黨的勢力便迅速衰弱,其影響力已經不可與先前相比。由馬歇爾計劃催生的美國和西歐之間的貿易關係也鞏固並推進了北大西洋同盟,並使之持續到冷戰終結,因此有學者認為「馬歇爾計劃是走向冷戰的最後一步」。美國和西歐的領導人普遍認為歐洲一體化可以長久地確保歐洲的和平與繁榮。因此他們希望通過馬歇爾計劃引導歐洲的一體化進程。歐洲經濟聯合體(OEEC)、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以及歐洲煤鋼聯營(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這些都成為後來歐洲聯盟(1.993)出現的前導聯盟,同時西歐地區進入區域性自由貿易圈。

 

 

1030704cm1

1030704cm2

1030704cm3

1030704cm4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