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

類科:文化行政
科目:本國文學概論

一、漢賦鋪陳誇飾,辭藻華麗,體制宏偉,所謂「合纂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然至魏晉以降,「賦」體逐漸在形式語言上有些轉變,試說明魏晉至唐宋「賦」體的流變。(25)

【擬答】:

《文心雕龍》說:「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賦」的原意為鋪陳直述,為中國古代詩歌寫作的一種表現手法,其後始逐漸發展成為獨立文體,成為漢代的代表文類、中國的四大韻文之一。賦聖司馬相如曾說明漢賦的特徵為「合纂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由此可知漢賦重鋪陳誇飾的藝術表現手法,且辭藻華麗、體制宏偉,這可從它的別稱「大賦」,即可想見一斑。然至魏晉以降,賦體逐漸在形式語言上有些轉變,現將魏晉至唐宋「賦」體的流變說明如下。

「賦」此一文類在西漢時期,內容多為歌頌大漢天威、帝王功業,滿足了統治者的虛榮心。然而,東漢中後期,因漢帝國國勢漸衰、民生凋敝,大賦的創作條件已然消失,故必然於形式、風格與內涵上產生極大的轉變,此時期的賦體形式,大大影響了魏晉的抒情小賦。魏晉的賦結構上一反大賦的板滯、典麗的風格,變堆砌鋪陳的長篇為簡潔明暢的短製;小賦風格疏朗、平易而又形象生動,情感強烈,氣勢動人,王粲、陸機等人可為代表。進入南北朝,因此時駢文、聲律說發展極為蓬勃,故形成了「駢賦」,駢賦追求整練、重駢偶用典以及聲律,風格極為唯美,庾信為此時期最佳代表。

進入唐代,「賦」受近體詩格律的影響,產生了所謂的「律賦」,律賦比駢賦更追求對仗工整,並注意平仄諧和,其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押韻有嚴格的限制。至宋代,形成了「文賦」,「文賦」又稱「散賦」,可說是直接承受唐宋古文運動的影響而產生的。文賦對偶隨意,用韻自由,以寫散文的方法創作,風格清新流暢;歐陽脩〈秋聲賦〉、蘇軾前後〈赤壁賦〉,皆極具氣韻流動之美。

文學是個有機體,隨著不同的時代思潮,自有其不同風格。中國的四大韻文之一的「賦」,在不同的時代中擦撞出不同的面貌,讓後代讀者見證了文體發展的生生不息。

二、清朝中葉「桐城派」的古文復興運動,對古文觀念與選文標準,影響後代甚鉅,試說明「桐城派」的主要思想與代表人物。(25分)

【擬答】:

清代的古文運動,實以清朝中葉的桐城派為核心,因其代表文學家皆為安徽桐城人,故世稱「桐城派」。桐城派始於方苞,中經劉大櫆,而以姚鼐為桐城派集大成者。現將「桐城派」的主要思想與代表人物說明如下。

方苞字靈皐,晚號望溪,為桐城派初祖。其文學理論實承繼韓愈、歐陽脩而來,為文主張宗經重道並且兼顧文章技巧,認為古文應取道自六經、論、孟,以「道」為主,「文」為輔,力求達到「文道合一」。在創作方法上,重視「義法」,所謂「義」指的是內容,「法」指的是形式,強調文章須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在文字表現上,認為文章須求「雅潔」,不可夾雜口語、俚語,或是過於藻飾、艱澀,認為雅正簡潔的風格,方為文章的正統。

劉大櫆世稱「海峰先生」,為方苞至姚鼐之橋樑。在創作上發揚了方苞關於「法」的理論,並進一步探求文章的藝術性。姚鼐為桐城派集大成者,世稱「惜抱先生」。其古文創作,特擅表達與組織之技巧,發揚方苞「文章在韓、歐之間」的理想,力抗當時崇實黜華無生氣的古文,主張義理、考據、詞章應合而為一。姚鼐並且本著方苞「義法」之說,編選了《古文辭類纂》一書,內收古今至文供學文者以為範本,此書被譽為「文章正宗」、「閱此便知為文之門徑」,廣受文學大家們所重視。

「桐城派」的古文復興運動,對古文觀念與選文標準,影響後代甚鉅。在地域,「桐城派」早已超越了安徽桐城一地而遍及國內,在文壇的影響直至清末民初,對促進中國散文的發展,其地位與重要性不言可喻。

140705cm-2_thumb3_thumb4

三、一九六○年代臺灣陸續引進許多西方現代文學理論,其中新批評(New Criticism)的引進,更是其中的代表,試說明其內容和影響(25分)

【擬答】:

1960年代的臺灣文壇,諸多的作家有感於舊有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不足以呈顯現代人的藝術情感,因此決定試驗、摸索、創造新的形式和風格,於是當時一群年輕人: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大量譯介西方現代文學作品與文學思潮,例如:現代主義、存在主義、新批評……等,其後,臺大外文系顏元叔教授將英美新批評理論大量且系統性的引進臺灣文學界,對臺灣文壇的衝擊極大,現將「新批評」概述如下。

「新批評」是二十世紀初流行於英美的文學批評理論,其最主要的理論觀點有二:一為「文學本體論」,一為「細讀法」。所謂的「文學本體論」,乃是指文學作品是一個完整且獨立的世界,文學作品本身就是文學活動的本源,文學作品的藝術形式與內容是不可分離的。新批評的「細讀法」是一種精緻的文學詮釋,批評家們彷彿用放大鏡般細讀每一個創作文字,補捉著創作文本字裡行間的絃外之音,以及隱喻與暗示。

學者孟樊認為新批評當初之所以被引進臺灣文壇及學術界,實是有其特定的時空背景,他認為1960年代末期的臺灣,無論在政治、經濟、社會或者是文化教育方面,政府統治的政策仍以穩定為主,而英美新批評的學說主張,基本上反對把文學作品和外在的現實環境連在一起,這種保守的批評理論吻合了當政者的政策,自然而然受到歡迎,在當時輕而易舉地進入學院的教育體制之內,樹立了學術霸主的地位。

做為一個讀者,我們未必要如評論家們一般帶著「放大鏡」來閱讀文學作品,然而新批評確實讓我們改造了過去粗糙的閱讀習慣,提供了一個更為「貼近」閱讀的角度。

四、笠詩社是臺灣具代表性的本土現代詩社,試說明其詩社主要觀念與代表人物。(25分)

【擬答】:

臺灣1950、1960年代的現代詩壇十分熱絡,現代派、藍星、創世紀、笠詩社推動新詩活動不遺餘力,對臺灣詩壇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尤其是笠詩社以迥異於其他詩社的本土特色,在臺灣詩壇中獨樹一幟,現將其介紹說明如下。

1960年代創立的笠詩社,為集結本省籍詩人的本土化詩社。笠詩社的成立乃是有感於1960年代的臺灣詩壇,深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致使過度強調形式、語言的創新、實驗,而遠離了現實性與真摯性,落入了晦澀難解的弊病。笠詩社雖未標榜某一特定的詩學理論,但大體說來,乃是承襲日據時期的寫實精神,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鄉土色彩和現實批判,力求以平易、明朗的詩風表達真切的感情,讓現代詩能更為親近民眾。

2012年以90高齡過世的詩人陳千武,為笠詩社的代表詩人之一。陳千武日據時期即開始寫詩,臺灣光復後曾停筆十多年,其後跨越了語言轉變的困境,重新提筆創作,作品充滿強烈的歷史感與現實意識,直至進入21世紀初,老詩人仍時有詩作發表,可說是笠詩社精神的最佳註腳。詩人詹冰在笠詩社詩人群中以知性與感性兼具著稱,尤其是其「圖像詩」更是極受注目,詹冰「圖像詩」的代表作〈水牛圖〉,以水牛象徵了臺灣的農民,將文字的排列與內容結合,從水牛的外在形象與環境寫到水牛的內在心境,極為精采。

葉石濤在《臺灣文學史綱》中讚譽笠詩社「繼承了臺灣新文學運動一脈相承的傳統精神」,直至今日笠詩社仍然是詩壇尖兵,熱情活躍的推展著臺灣的現代詩運動。

1030704cm1

1030704cm2

1030704cm3

1030704cm4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