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

類科:財經廉政
科目:心理學

一、人本論(以Rogers為例)、行為論與社會認知論對「人格如何改變」的看法為何?(25分)

【擬答】:

(一)人格(personality)

1.重要複雜難懂──中國古諺有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格是個複雜、重要卻又困難的研究主題。又云:「人與人之間相差無幾。」人格,只有「差異」之別,而無「高低」之分。

2.不易改變──人格,是跨時間、跨情境一致的行為,在不同時空下仍可辨認的穩定行為模式,人格的改變是輕微、漸進而非突然的改變。

3.影響因素──人格在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現於需求、動機、興趣、能力、態度、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方面。

4.行為表徵──人格,是由多種內在心理特徵所構成,如樂觀或悲觀、積極或消極、大方或吝嗇,表現在對人、對己、對環境的適應,如優越感或自卑感、正義感或冷陌感、喜悅感或悲傷感等。

(二)人本論對「人格如何改變」的看法──Rogers人格自我論(self theory)

1.學者背景──人本心理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推羅杰斯(Rogers, Carl Ransom 1902~1987),人本主義在教育實務方面最有影響力者,也非Rogers莫屬。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人本心理治療」的創始人,其心理治療法稱為「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2.理論要義──

(1)人格自我論──Rogers以個體自我為中心建立其人格理論,稱為「人格自我論」。採「現象論」觀點,人將所經驗的一切加以統整,包括直接經驗、間接經驗和評價經驗,形成「自我概念」(self-concept)。

(2)內在引導──Rogers認為人都擁有內在力量,會促進自我進步,做出讓自己成長的明智抉擇。此內在引導就是支持人格成長的主要力量。

(3)自我和諧──指一個人自我概念中沒有自我衝突的現象。「理想我」(ideal self)與「現實我」(real self)兩者一致,即會表現出自我和諧。人格發展的成熟,由自我和諧來判斷。

(三)行為論對「人格如何改變」的看法──Skinner人格操作制約論(operant conditioning theory of personality)

1.學者背景──斯肯納(Skinner, Burrhus Frederick 1904~)是操作制約論的創始人,是極端行為主義的代表。修改Thorndike的實驗設計,以白鼠與鴿子等動物為研究對象,提出著名的操作制約論,又稱為「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2.人格操作制約論(operant conditioning theory of personality)──

(1)增強作用(reinforcement)──凡是能使個體操作性反應頻率增加,強化反應與刺激聯結的一切安排,均可稱為「增強作用」。反應行為是被增強後才保留下來,增強作用又可稱為「後效增強」。例如,賭博行為是因為「贏」增強了「賭」的行為。學習的先決條件在於行為與結果之間有穩定關係,每當表現某行為就會伴隨出現某結果,稱為「反應隨因」。例如,壓桿行為就會獲得食物。

(2)增強物(reinforcer)──能促進增強作用發生的刺激物稱為「增強物」。例如,白鼠壓桿行為屬於「制約反應」(CR),桿子則是屬於「制約刺激」(CS),食物是影響白鼠是否會去壓桿的「增強物」。增強物又可分為:正增強物、負增強物和懲罰。

(3)行為塑造(shaping of behavior)──操作制約學習將人類行為視為“多重反應的組合”,複雜行為的學習無法僅運用單一刺激反應聯結即可習得,要學習複雜行為必須透過「行為塑造」,藉由“分解”為簡單行為反應,對簡單行為反應予以增強即可。將所欲訓練的複雜行為予以細分排出步驟,表現適切行為時予以增強,表現無關行為時予以消弱,連續漸進最後習得複雜行為,因此「行為塑造」又稱為「連續漸進增強」。

(四)社會認知論對「人格如何改變」的看法──米德(Mead)符號互動論(theory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1.學者──米德(Mead, G. H. 1863~1931)創立「符號互動論」來闡述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米德分析人際交往的過程,自我意識的發展離不開人群,個體藉由語言符號以及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來產生自我,使自己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角色。

2.發展階段──

(1)準備階段(preparatory stage)──此階段是原始的不能運用符號的自我,嬰兒無意識的模仿他人,對符號和意義缺乏理解,尚未能掌握語言符號與人溝通。初生嬰兒即為此階段。

(2)模仿階段(play stage)──此階段兒童學會語言,學會扮演重要他人如母親、教師等,並學會從他人角度來看待自己。但尚無法作情境轉換,還不能綜合幾個「重要他人」的角度來看待自己。

(3)扮演階段(game stage)──此階段能綜合他人角度來看待自己,表現「類化的他人」。可體認群體或社會的期望,將社會規範、態度、價值內化形成自我,扮演社會認可與接受的角色和行為。

二、行為主義及認知主義對「語言的獲得」、「情緒的由來」、「心理治療」的看法為何?(25分)

【擬答】:

(一)行為主義(behaviorism)

1.重視外顯行為──行為主義又稱「黑箱論」(black box)、「還原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 Watson)在1913年創立,被視為心理學第一勢力(first force)。只對外顯行為的瞭解和預測有興趣,摒棄不能直接觀察的心、感覺、知覺等唯心概念。

2.環境決定論──主張行為完全由環境決定,探究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的聯結,研究刺激、聯結、增強、懲罰等對行為的影響,以客觀量化研究方法取代內省法

3.S-R模式──S代表刺激,R代表反應。刺激引起個體反應,反應是由刺激所引起,將個體行為視為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

4.重要理論──(1)古典制約作用;(2)操作制約作用;(3)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外在環境與行為改變的關係,將學習視為「歸納」的歷程。

5.語言的獲得──主張語言的獲得來自「聯結學習」,事物會引起個體反應,原本與事物無關的符號,經過學習後也能引起個體反應。符號代替該事物引起反應的聯結過程。例如,迴避制約的往返箱,白鼠看到燈光知道它代表電擊和恐懼,於是先行跳越隔板。白鼠透過聯結學習到燈光符號代表的意義。

6.情緒的由來──行為主義制約學習論主張情緒的習得是後天性行為,行為主義從古典制約歷程解釋情緒,是個體學到在某情境下對刺激的制約情緒反應。不同種族文化的人情緒表達之所以類似,是因為生活需求與從事的活動類似使然。

7.心理治療──行為主義心理治療學派鼓勵實行及一步步地完成具體的改變。行為治療法是行為主義學習原理對特殊行為困擾處理上的應用,治療結果是由連續不斷的實驗而產生。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更加重視認知因素的研究,認知被視為決定行為的重要因子。

(二)認知主義(cognitivism)

1.關心求知歷程──試圖解答人類如何求知與組織訊息,探究概念如理解、決策、知覺、記憶、訊息處理、認知結構等。

2.重視中介歷程──重視學習的過程而非結果,強調心理運作的精緻化,主張運用方法幫助教材聯結以利記憶與提取。

3.S-O-R模式──S代表刺激,O代表個體,R代表反應。此模式表示個體行為並非直接由刺激引起,個體的社經背景、生活型態、身心健康、情緒狀態等因素,會對刺激產生不同反應方式。

4.重要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主要有「認知結構論」與「訊息處理論」。強調學習是內發、主動、整體的,將學習視為「演繹」的歷程。

5.語言的獲得──主強語言的獲得來自「認知學習」,當符號的意義是抽象的,又是多種符號配合以表達複雜意義時,聯結學習是不夠的。例如,機器結構圖、科學演算公式、工程藍圖等,學習者必須經由認知學習的過程,才能領悟各種符號之間的關係。

6.情緒的由來──認知主義主張情緒的習得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作用。情緒的形成既是先天也是後天。情緒表達是天生的能力,但情緒表達的時機與方式則與後天學習有關。例如,人不須要學習如何笑如何哭,但卻學習到何時哭何時笑。

7.心理治療──認知主義心理治療學派是一種高指導、認知與行動取向的治療模式,強調個人的思想與信念是個人困擾的源頭。倡導必須學習挑戰那些導致人類悲劇的不合理與想當然耳的信念,著重在幫助人們破除錯誤的、非理性的自我挫敗的假定,並建立理性的人生觀。

140705cm-2_thumb3_thumb4

三、 如何應用Maslow的動機理論於學習情境中?(25分)

【擬答】:

(一)馬斯洛(Maslow)是「人本主義」(humanism)重要創始人

1.第三勢力──人本主義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與羅杰斯(Carl Rogers, 1902~1987)於1950年代所創立。相較於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人本心理學被視為心理學「第三勢力」(third force)。

2.強調主觀與自由──人本主義受「現象心理學」與「存在主義」的影響。現象心理學強調主觀、知覺與個人意義;存在主義強調自由、選擇與責任,兩種思想融合造就「人本主義心理學」。

3.重視潛能與需求──主張人性本善蘊藏無限潛能,重視人的需求將研究帶入新境界。人本主義對教育、發展、諮商輔導及心理治療影響甚鉅。

(二)馬斯洛(Maslow)動機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

1.學者背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 1908~1970)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動機需求層次理論」,是最為著名的動機理論。Maslow曾經醉心於行為主義,而後發現行為主義對於本性的改變無濟於事,轉而探求人的內在力量,重視自我價值與天賦潛能。

2.理論要義──

(1)需求層次──需求之間不但有高低層次之分,而且有先後順序之別,低層次需求獲得滿足之後,高層次需求才會產生。

(2)需求種類──較低的前四個需求層次,稱為「基本需求」(basic needs)或稱「缺失性需求」(deficiency needs),較高的後三個需求層次,稱為「成長需求」(growth needs)。

(3)需求特性──基本需求是維持生存必須,不可不被滿足,然而一旦獲得滿足後需求強度就會下降。成長需求是人類異於禽獸獨特之處,需求強度不但不會隨滿足而減弱,反將因獲得滿足而增強。

3.需求層次理論──

(1)生理需求──指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例如,飲食、飲水、睡眠、性慾、空氣等。

(2)安全需求──指受到保護免於威脅獲得安全感的需求,例如,困難有人幫助、危險有人保護、職業有保障、病痛獲得醫治等。

(3)隸屬與愛需求──指被人接納、關懷、愛護、鼓勵及支持等。

(4)自尊需求──指獲得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需求,例如,被人認可、讚許、關愛等。

(5)知的需求──指對不理解的事物希望理解的需求,例如,探索、操弄、試驗、閱讀、詢問等。

(6)美的需求──指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例如,希望事物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循真理等。

(7)自我實現需求──指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境界的需求,即個人所有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

(8)超越需求──指個體超越自我需求對宇宙認同的心理需求。

(三)Maslow動機理論在學習情境的應用

1.由外在動機轉為內在動機──動機可以由外在誘因引起,也可以是個體內在需求所促使。先透過外在誘因如金錢報酬、他人讚取、職位升遷等激發外在動機,再引導投入的樂趣、使命感、成就感來激起學習的內在動機。

2.從基本需求到成長需求──根據Maslow需求層次論,低層次基本需求必須先獲得滿足,才會有高層次成長需求。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感、歸屬感與自尊心應予滿足和維護,才會有高層次成長學習動機。

3.瞭解動機的差異──對重視成就的個體,提供嘗試挑戰的機會肯定其優異表現;對重視歸屬的個體,給予溫暖關懷和參與決策的機會;對重視權力的個體,鼓勵參與競爭獲取成功。

4.獲致成功經驗──追求成功卻屢遭失敗,不但無法提昇動機,甚至可能產生習得無助感。針對個別差異營造成功經驗,在自我肯定的歷程中方能產生動機。

5.適切回饋激勵動機──教學者的回饋無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都會成為個體對自我行為成敗歸因的重要依據。教學者應多作正面回饋,發揮「自我應驗效應」,有助學習動機的提昇和維持。

(四)中輟生跳八家將──求知動機低落?需求不滿足?

Maslow不主張外鑠約束學生的學習,強調人生而具有內發的成長潛力,學生不需刻意教導也會主動學習。成長需求以基本需求滿足為基礎,低層次基本需求獲得滿足之後,高層次成長需求才會產生。求知成長需求,必須在基本需求獲得滿足的前提下才會出現,中輟生在學校無法滿足隸屬與愛、自尊等基本需求,因此中輟離開學校去跳八家將,追尋基本需求隸屬與愛、自尊需求的滿足。教師角色不只在教導知識,更應瞭解學生人格發展,設置滿足個別差異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探索與選擇。

四、 影響助人行為的因素有那些?(10分)如何提高助人行為?(15分)

【擬答】:

(一)什麼會捨身救人?又為什麼會見死不救?

林靖娟老師捨棄自己的生命,大火中努力救出娃娃車中的學生。陳義興老師脫下外衣包住學生,自己讓虎頭峰叮咬來保護學生。為什麼會捨身救人?又為什麼會見死不救?生活週遭許多助人或袖手旁觀的事件,心理學家開始嚴肅地思考及探討有關助人行為的內涵。

(二)助人行為(helping behavior)

1.定義──助人行為,是會帶給他人利益,而不會為自己帶來明顯益處的行為,甚至有時會因為這個行為而帶來危險,也可稱為「利社會行為」或「利他行為」。泛指一般對他人有利或以他人利益為主要目的的行為。

2.助人行為情境差異──

(1)非緊急情況──非緊急情況下的利他行為:無生命財產威脅、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普通事例、情境中有明確訊息或線索可知如何提供幫助、幫助他人不需採取緊急措施。例如,捷運上讓座老弱婦孺、主動打掃環境等。

(2)緊急情況──緊急情況下的利他行為:有傷害自己生命財產的威脅性、不尋常少見的情境、需要用特殊手段去幫助、不能預見或事先演練讓人手足無措、容易引起生理激動擾亂如血糖升高與顫抖冒汗。例如,見人溺水、觸電、車禍、搶劫、失火等。

(三)助人行為理論

1.同理心利他假說(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Batson認為,利他行為的關鍵在同理心(empathy),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能感同身受對方的情緒與感覺。當能同理對方的感受時,會激發利他動機,想幫助對方改善對方的情境。同理心利他假說認為,利他行為是基於「利他」的動機。

2.負向情緒解除模式(negative-state relief model)──Cialdini(1981)認為,我們之所以會助人表現利他行為,是因為當我們看到他人處於苦難情境時,會引發自己的煩燥、焦慮或悲傷情緒,這種情緒無法藉由脫離情境現場而解除,只有經由幫助對方改變對方的處境,個人的「負面狀態」才能改善。利他行為是以「自利」為考量,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所以去幫助他人,藉由幫助他人來解除自己的負面情緒。

(四)助人行為影響因素──助人行為決策歷程五步驟

1.注意危機(noticing)──接收到危機事件

我們必須先能注意到有危機事件和有人需要幫助。當我們處於分心狀態或是時間壓力下,無暇他顧不會注意到有危險情況或有人需要幫助,當然利他行為就不會出現。

2.辨認解釋(interpreting)──正確解讀危機事件

是否能正確辨識及解讀危機事件。此時藉由觀察其他旁觀者的表現及反應,來幫助解讀當前情況。一個倒在路邊的人,是喝醉亦或是心臟病發作。如果是喝醉,我們就不予理會;如果是心臟病發作,我們就會立刻將他送醫。

3.承擔責任(taking responsibility)──認知自己責無旁貸

我們是否伸出援手,在於認知自己是否有責任。當我們是唯一在場的旁觀者時,我們會覺得責無旁貸,必須承擔起救援的責任。

4.知道方法(knowing how to help)──知道該做些什麼

有些助人行為需要特殊的專業知識或技能,面臨危急情況時,個人是否具有相關知識或能力,決定了個人是否伸出援手及救援的型式。例如,有人在海邊溺水,你是唯一的目擊者,但若你不會游泳,也只能乾著急、大聲呼救、拋出浮木等待他人救援,無法表現直接的助人行為。

5.認知決定(deciding to help)──最後的歸因決定

影響我們作最後決定的原因,可能是社會性因素。我們擔心別人認為自己是沽名釣譽,或是擔心過程中舉止笨拙,或是怕別人嘲笑,或是怕會對自己有不利的後果。例如,幫助路邊的車禍受傷者,有可能被誤會是肇事者而惹來官司。

(五)如何提高助人行為

1.避免刺激負荷過度──Milgram(1970)提出「城市負荷過度假說」,城市中生活的人周遭環境充滿各種刺激及訊息,若對所有刺激訊息加以注意或處理,一定會負荷過度。大都市的人多半只選擇個人關心在意的訊息加以處理,於是表現利他行為的冷陌。

2.降低情境模糊性──由於情境模糊性,此時最容易出現「多數人的無知」。當一群彼此陌生的旁觀者面臨不確定的情境時,會先壓抑本身的表現及反應,仔細觀察在場他人的表現。若在場他人缺乏表現及行動,容易被解釋為情況並不嚴重,則會延遲對危急情況所應採取的立即反應。例如,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傷亡慘重,原因就是出現

3.提高責任義務──當旁觀者人數愈多時,我們容易受「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影響,因為有他人在場出現責任分散的情形,覺得自己的責任減輕,未必須要採取行動。例如,以電話交談作出「癲癇症」發作的情形,觀察不同人數的電話交談狀況,表現救人行為的比例。

1030704cm1

1030704cm2

1030704cm3

1030704cm4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