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保成學儒祝您金榜題名=

等別:五等考試

類科:一般行政

科目:法學大意

(B)

1.

給付行政措施如涉及公共利益或人權保障等重大事項,仍應有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之依據,乃何項法治國家原則的內涵?
(A)法律優位原則  (B)法律保留原則  (C)比例原則  (D)平等原則

(A)

2.

下列何者非屬於共同訴訟?
(A)原告甲訴請被告丙賠償損害 (B)原告甲訴請被告丙、丁賠償損害
(C)原告甲、乙訴請被告丙賠償損害 (D)原告甲、乙訴請被告丙、丁賠償損害

(D)

3.

拳擊手甲故意以言語激怒乙,誘發乙揮拳相向,甲因而受輕傷,乙仍繼續對甲揮拳,甲趁機重傷乙。甲之行為不成立正當防衛的理由為:
(A)甲為拳擊手,乙為一般人,二人揮拳對立,強弱懸殊
(B)甲僅受輕傷卻重傷乙,屬防衛過當
(C)乙之侵害行為已經過,不屬現在不法之侵害
(D)因故意挑釁引起他人侵害行為之防衛行為欠缺防衛意思

(D)

4.

就「既了未遂」之犯罪情形而言,下列關於刑法第27條「中止未遂」之敘述,何者錯誤?
(A)即使行為人之行為已達完成,仍有可能成立中止未遂
(B)要成立中止未遂,行為人必須盡力為防止結果發生之行為
(C)若行為人之行為成立中止未遂,應減輕或免除其刑
(D)在共同正犯中,未盡力為防止結果發生者,亦得適用中止未遂之規定

(C)

5.

下列關於加重竊盜罪之敘述,何者錯誤?
(A)於公寓樓梯間竊盜,亦屬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之侵入住宅竊盜
(B)若僅著手於各款之加重條件年行為而尚未著手竊取財物,尚不成立刑法第321條第2項加重竊盜未遂罪
(C)在車站的月台行竊,不屬於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6款的涵蓋範圍
(D)一個竊盜行為而同時兼具刑法第321條第1項數款加重事由時,仍只論以一加重竊盜罪科刑

(D)

6.

被告於下列何種情形,其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法院不得駁回?
(A)假釋中犯傷害罪     (B)緩刑中犯竊盜罪     (C)產後3月犯詐欺罪  (D)癌末犯強盜罪

(A)

7.

下列處所何者不適用刑事訴訟法第147條容許夜間搜索之規定?
(A)受緩刑宣告人之住所     (B)仍在公開時間內之飲食店
(C)常用為賭博之處所  (D)假釋人之居所

(D)

8.

廚師甲將下毒的餐點,交付不知情的服務生乙,端給來客A食用致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之行為構成殺人罪的幫助犯    (B)甲與乙成立殺人罪的共同正犯
(C)甲之行為構成殺人罪的教唆犯     (D)甲之行為構成殺人罪的間接正犯

(C)

9.

甲朝A男丟擲石塊,卻打中站在A男身邊的B女,此種錯誤類型為下列何者?
(A)客體錯誤  (B)禁止錯誤  (C)打擊失誤  (D)包攝錯誤

(B)

10.

乙與人涉有刑事官司,甲與乙為取得事證,乃合意由甲冒著警員服飾,並共同前往丙所開設之商店,當眾宣稱欲對丙製作筆錄,惟尚未訊問,即被人識破。試問:甲、乙二人共同成立何罪?
(A)刑法第158條之僭行公務員職權罪     (B)刑法第159條之冒充公務員官銜罪
(C)刑法第304條第1項之強制罪      (D)刑法第125條第1項之濫權追訴罪

(A)

11.

非公務員甲利用不知情的公務員乙,使乙登載內容不實之事項於其職務上所執掌之公文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B)甲成立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之間接正犯
(C)甲、乙二人成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之共同正犯
(D)甲、乙二人成立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之共同正犯

(D)

12.

關於刑法第320條竊盜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犯竊盜罪,若受6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得易科罰金
(B)竊盜罪設有過失犯之處罰規定
(C)直系血親間之竊盜,須告訴乃論
(D)竊盜罪未設有未遂犯之處罰規定

(B)

13.

警察甲於休假時駕駛自用小客車前往加油站加油,卻持警用車加油卡刷卡。試問甲應如何論罪?
(A)刑法第320條竊盜罪
(B)刑法第336條第1項公務侵占罪
(C)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5款對於非主管之事務圖利罪
(D)無罪

(C)

14.

有關正當防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加害人須有責任能力
(B)加害行為為法律所許者,仍可主張正當防衛
(C)加害人是否有故意過失,在所不問
(D)須以防衛自己之權利為限

(A)

15.

住所在臺北市的甲向住所在臺中市的乙借50萬元,雙方約定,到期甲應在乙的住所以現金清償債務。因甲到期未清償,乙要起訴甲請求返還借款,試問何法院有管轄權?
(A)僅臺中地方法院
(B)僅臺北地方法院
(C)臺中及臺北地方法院均有
(D)由上級法院在臺中或臺北地方法院中指定其中之一

(B)

16.

甲男、乙女婚後育有一子丙,丙與丁女結婚,育有一女戊,戊已成年。甲男現已75歲,不能維持生活,甲得先向何人請求扶養?
(A)乙、丙、丁     (B)乙、丙      (C)丙、丁      (D)丙、戊

(A)

17.

成年人受監護宣告時,由誰擔任監護人?
(A)法院依職權選定之人     (B)受監護宣告人之父或母以遺囑指定之人
(C)親屬會議選定之人  (D)依法定順位之親屬

(C)

18.

甲向乙借新臺幣20萬元,甲以其所有之土地設定抵押權予乙作為擔保。下列有關甲乙抵押權之敘述,何者正確?
(A)乙得單獨將抵押權讓與第三人
(B)抵押權設定後,抵押人甲不可繼續占有抵押物
(C)甲將抵押土地分割為二筆,乙之抵押權不受影響
(D)甲設定抵押權後,不得將抵押物再賣與第三人

(B)

19.

下列準法律行為,何者為意思通知?
(A)對於債權人請求權存在之承認    (B)出租人對於支付租金之催告
(C)債權讓與之通知            (D)召集總會之通知

(B)

20.

下列何種契約之債務人,原則上不負物之瑕疵擔保責任?
(A)旅遊契約之旅遊營業人 (B)使用借貸之貸與人
(C)租賃契約之出租人  (D)承攬契約之承攬人

(A)

21.

下列何種權利,非消滅時效之客體?
(A)已登記之不動產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B)未登記之不動產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C)動產之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D)債權之請求權

(D)

22.

甲向乙承租A屋,因非可歸責於甲之事由而A屋漏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可不通知乙,直接找人修繕後,再向乙請求費用之償還
(B)甲可不通知乙,直接找人修繕後,再向乙主張從租金中扣除
(C)甲應先通知乙後,乙未立即修繕時,則甲得另外找人修繕,再向乙請求費用之償還
(D)甲應通知乙並定期催告乙修理後,乙仍不為之時,則甲得另外找人修繕,再向乙請求費用之償還

(B)

23.

下列關於一般寄託契約之敘述,何者錯誤?
(A)必為要物契約
(B)必為有償契約
(C)未定返還期限之寄託,受寄人得隨時返還寄託物
(D)無論定有期限與否,寄託人均得隨時請求返還寄託物

(C)

24.

登記為甲所有之A地,位於深山中,多年均未曾利用。乙明知A地為他人之物,卻趁甲之不注意,占有A地並在上面興建房屋,附近鄰居也都以為乙是A地的所有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若占有超過10年,即可時效取得A地所有權
(B)乙若占有超過20年,即可時效取得A地所有權
(C)乙不論占有多久,均無法時效取得A地所有權
(D)乙善意信賴甲為所有人,占有A地時起立刻善意取得A地所有權

(D)

25.

拳擊選手甲在拳擊比賽中,依比賽規則而毆擊對手乙,導致乙手臂受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不應負侵權行為之責任,因甲無過失侵害乙之身體
(B)甲應負侵權行為之責任,但乙與有過失,故得減輕甲之責任
(C)甲與乙應連帶負擔侵權行為負任,因甲與乙之行為構成共同加害行為
(D)甲不應負侵權行為責任,因甲之行為無違法性

(A)

26.

下列有關判決之敘述,何者錯誤?
(A)判決須一律經當事人言詞辯論程序後,才能為之
(B)除依法應用判決者外,裁判以裁定行之
(C)宣示判決,不問當事人是否在場,均得為之
(D)判決如有誤寫、誤算之顯然錯誤時,仍得更正

(D)

27.

人民或團體能否就與自己權利及法律上利益無關,但涉及社會重大公共利益之事項,以行政機關之行為違法,提起行政訴訟?
(A)一律可以         (B)一律不可以
(C)法律有特別規定,則例外不可以 (D)法律有特別規定,則例外可以

(C)

28.

財政部昕頒布之解釋令,大多數屬於下列何者?
(A)法律  (B)法規命令  (C)行政規則  (D)行政處分

(A)

29.

稅捐稽徵機關對欠稅人之財產為保全之處分前,財政部不得函請主管機關限制欠稅人出境,主要係基於下列何種一般法律原則?
(A)比例原則  (B)法律保留原則  (C)平等原則  (D)公益原則

(B)

30.

我國國號中的「民國」二字,在憲法學上係指中華民國是一個:
(A)民主國     (B)共和國      (C)法治國      (D)社會國

(B)

31.

下列那一種行為,應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
(A)立法院處理人民旁聽院會之舉行 (B)考選部受理人民報名參加考試
(C)地方法院處理人民旁聽審判之進行    (D)考試院處理國家考試之命題及評分行為

(B)

32.

有關政府限制人民權利與自由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須有法律的依據
(B)僅得由法院透過正當法律程序為之
(C)限制人民權利與自由須有助於達成施政目的
(D)須符合人民權利、自由最小侵害的要求

(D)

33.

行政程序法第6章所規定的「行政指導」,依通說見解,在性質上大體可歸類為下列那一種類型之行政行為?
(A)行政處分  (B)法規命令  (C)行政計畫  (D)事實行為

(C)

34.

與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最有關聯者為何?
(A)裁量怠惰  (B)裁量逾越  (C)裁量濫用  (D)裁量拒絕

(C)

35.

下列那一種訴願事件,受理訴願之上級機關依法僅就原行政處分之「合法性」進行審查,而不為「妥當性」之審查?
(A)縣政府就縣自治事項,審查縣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
(B)直轄市政府就直轄市自治事項,審查直轄市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
(C)中央主管機關就直轄市自治事項,審查直轄市政府之行政處分
(D)中央主管機關就其委辦事項,審查縣政府之行政處分

(D)

36.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因過失違反庄會秩序維護法者,得罰以拘留
(B)勒令歇業或停止營業之裁處,無須考量比例原則
(C)經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罸執行完畢,1年內再有違反該法之行為者,得加重處罸
(D)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之執行,由警察機關為之

(B)

37.

有關公務員行為責任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公務員須服從上級命令,縱使明知命令違法,仍可作為阻郤違法事由
(B)公務員之行為已獲不起訴處分者,機關仍得為懲戒
(C)公務員違法行為已受懲戒者,即無須負刑事責任
(D)國家負賠償責任後,皆應向行使職務之公務員求償

(C)

38.

下列何者非屬於公用地役關係之要件?
(A)年代久遠,難以確定起始時間
(B)提供不特定公眾行所必要
(C)土地所有權歸屬國家
(D)於公眾通行之初,土地所有權人並無阻止之情事

(D)

39.

下列情況,何者不符合請求國家賠償之要件?
(A)軍事車輛駕駛不當撞毀民宅
(B)市政府清潔隊垃圾車司機執行職務發生車禍,致人於死
(C)搭乘臺鐵列車,因列車出軌受傷
(D)警察追逐酒駕者過程中發生車禍,致人於死

(D)

40.

下列何者,現行法律並未明定其法律效果為無效?
(A)自治規則與法規命令牴觸者 (B)自治規則與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牴觸者
(C)自治規則與該自治團體自治條例牴觸者(D)自治規則與中央行政規則牴觸者

(C)

41.

自治條例定有罰則時,應經下列何種程序?
(A)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轉行政院備查
(B)報行政院備查
(C)分別報經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核定後發布
(D)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核定

(C)

42.

某法律共計100條,其次修法卻廢止第50條,下列處理方法何者正確?
(A)保留第50條之條次,並於其下加括弧,註明「廢止」二字
(B)保留第50條之條次,並於其下加括弧,註明「失效」二字
(C)保留第50條之條次,並於其下加括弧,註明「刪除」二字
(D)刪除第50條之條次,並將後續條文之條次依序向前遞補

(B)

43.

設A法與B法均對同一事項設有規定,其中A法為普通法,B法為特別法,但A法於B法施行後,曾修正關於該事項之規定。試問:依中央法規標準法之規定,主管機關應依何法處理發生於A法修正後之事件?
(A)應優先適用A法
(B)應優先適用B法
(C)原則應優先適用A法,但B法有利於人民者,適用B法
(D)原則應優先適用B法,但A法有利於人民者,適用A法

(C)

44.

關於自治條例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各級地方自治團體均得制定自治條例,規定處以罰鍰或其他種類之行政罰
(B)自治條例得規定罰鍰之處罰者,不得規定連續處罰
(C)自治條例得規定勒令停工、停工營業、吊扣執照或其他一定期限內限制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不利處分
(D)各級地方自治團體得制定自治條例,規定公法上給付義務之強制執行程序

(C)

45.

某法律明定自公布日施行。該法律經總統於某年之3月15日公布,應自何時發生效力?
(A)3月15日零時起     (B)3月16日零時起     (C)3月17日零時起     (D)3月18日零時起

(C)

46.

民法第246條第1項所規定之「不能之給付」,其所謂「不能」之意義,如依第246條之立法理由將其限縮解釋為「客觀不能」此係採取何種解釋方法?
(A)文義解釋  (B)體系解釋  (C)歷史解釋  (D)類推適用

(B)

47.

有關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之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完整的法律規定對於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二者皆有所規範
(B)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皆須規定於同一條文中
(C)沒有法律效果之法律規定將會形同訓示規定
(D)裁量權之行使,涉及法律效果之決定

(D)

48.

下列何者不屬於間接法源?
(A)民事判例  (B)法理  (C)習慣  (D)條約

(D)

49.

甲乙為戀人,甲為表達愛意,甲於2012年聖誕節,甲向乙表示:「於2013年5月20日,我送你3克拉鑽石」,以表達「一生我愛你」,乙並為允諾。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行為為附負擔之贈與 (B)該行為為附停止條件之贈與
(C)該行為為附終期之贈與 (D)該行為為附始期之贈與

(B)

50.

關於法律解釋的主觀說與客觀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反對客觀說的原因之一,在於其不能符合補充或創造法律的要求
(B)客觀說是指法律解釋應該探求法律本身的意旨
(C)支持主觀說的原因之一,在於法律情感對法律來說相當重要
(D)主觀說是指法律解釋應該依據法官的法律情感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