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考試別:司法人員

等 別:三等考試

類 科:家事調查官、心理測驗員

科 目:心理學

一、有些研究者主張人類具有壓抑記憶(suppressed memory),而這個現象也獲得部分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相關研究的支持;但是Loftus等人則主張記憶具有錯誤的再建構歷程(reconstructive process),則往往與上述的說法持相反的立場。請解釋上述這三個概念,並且提出對證人證詞之可能影響,你會基於什麼「科學證據」而支持那一種的說法。(25分)

【擬答】

(一)壓抑記憶
Freud所提及的潛抑作用便認為,個體將覺得過於威脅或痛苦的衝突及記憶,排除在意識狀態之外,而且會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若個體喚起羞恥、罪惡感或自我反對的記憶時也會受到潛抑,即個體覺得痛苦受到威脅時,會加以拒絕、排斥其記憶的存在。例如:Freud相信人們普遍存在著在兒童時期衝動的潛抑現象,並主張所有年幼的男童對母親均懷有性攻擊的感受,對父親則持有競爭及敵意的感受,但這些衝動皆被潛抑在潛意識下,以避免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二)內隱記憶
Schacter(1987)所提出來的論點,他認為在提取記憶過程,有意識的介入,稱為外顯;反之,沒有意識介入,稱為內隱記憶。
我們如何知道人正在使用內隱記憶,研究者可以透過有無促發效果來判別,何謂觸發效果?當研究者給參與者看一連串的字單時,例如:CAT、WORLD、DOG、WORD……、等,然後再要求參與者完成下列類型的作業~    R    ,研究者要求參與者完成前面的殘字作業,大多數的人會寫WORLD,但是為何我們不寫EARTH,那是因為參與者剛才所閱讀的字單中,並沒有出現EARTH,而只有出現WORLD,所以參與者會傾向寫WORLD,這個現象稱為觸發效果,也有人稱為重複觸發效果。只要參與者出現這樣的表現,那就代表參與者的內隱記憶有運作。

(三)記憶再建構
記憶是一種建構與再建構的歷程。例如:Bartlett(1932)讓一群參與者閱讀鬼魂戰爭的傳說故事,結果發現參與者會扭曲故事內容以方便理解和記憶,所以參與者會受到自己的知識與期望影響,重新建構故事內容。
我們可以利用觸發的另一種形式,來研究人為何有錯誤記憶的現象,例如:DRM效應~聯結觸發,他們讓參與者閱讀單詞列表,隨即要求他們回憶。實驗關鍵在於,單詞之間有密切關聯(例如,坐、桌子、座位),它們共同指向從未出現的主題(椅子)。令人驚訝的是,參與者「記得」未出現之主題詞的可能性高於實際出現的單詞(Roediger & McDemott, 1995)。
七零年代,Loftus首度對錯誤記憶的現象進行實驗,實驗對象分為參與意外事件的受試者與目擊者,她以兩種方式分別詢問目擊者:「這兩台車在發生碰撞(hit)時的時速有多快?」 「這兩台車在猛烈撞擊(smash)時的時速有多快?」
被問到「猛烈撞擊」的目擊者所認為的車速,要比被問到「發生撞擊」的另一群目擊者來得更快。以同樣方式分別詢問參與實驗的受試者,Loftus也得到了兩相迴異的答案。被問到「猛烈撞擊」的某些受試者,甚至聲稱他意外現場看到了碎玻璃,但事實上,現場根本沒出現什麼碎玻璃。

(四)對證人證詞的影響及結論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於時間、距離的估計往往不甚準確。比方說,在一個實驗中,實驗人員先請受試者觀看一個30秒的影片,隔兩天後,實驗人員詢問這些受試者影片時間大約多久,得到的平均數字竟高達147秒。在為數眾多的受試者當中,約僅有3%的受試者能夠正確估計影片長度。此外,對於距離的估計也有類似的問題,研究顯示,證人通常會低估距離。
這兩種實驗結果顯示證人們常常會對自己的記憶過於樂觀。由於證人對於自己的記憶過於樂觀,所以當被問到事情發生時的情境時,才會連帶地高估時間、低估距離。
美國著名的冤獄平反組織「無辜計畫」(The Innocence Project)透過DNA證據進行冤案的調查,進行統計後發現,有75%的冤錯案都涉及證人的錯誤指認。
綜合上述,依據Loftus等人的大量研究,可以發現人類記憶並沒有想像中的可靠,另外Freud也未提及潛抑的記憶內容,透過精神分析的協助,能夠將潛意識的記憶百分百的提取出來。

參考資源:危芷芬 心理學導論、Sternberg 認知心理學

網路資源: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elizabeth_loftus_the_fiction_of_memory/
http://www.laf.org.tw/tw/b3_1_2.php?msg1=38&msg2=447


二、心理學往往用「觸發」(priming)的方式引發特定的思考、情緒、或動機歷程。而能夠進行觸發的操弄,一個主要的假設是「擴散激發模式」(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請說明「擴散激發模式」是什麼?為何可以應用於觸發的操弄?請舉出一個觸發的典型操作方法,並舉例說明其在教育或法律的可能應用。(25分)

【擬答】

(一)激發擴散模式
早期對記憶組織的看法是簡單的聯結。認為訊息在三種情況下:接近性、相似性、及對比性,互相聯結在一起。亦即事件在真實經驗中與某方面有關,在記憶中就有關。
Collins 和 Loftus(1975)提出了擴散激發模式來解釋記憶是以何種方式存在我們的大腦中。擴散激發模式不用階層組織的形式表徵概念的階層關係,而改以非階層的網路語意距離來表徵各概念間的關係。擴散激發模式有兩個假設(Best, 1992),首先,兩個概念間的關聯程度端賴聯結線段的長度,聯結線段越短,表示兩概念的連結關係越緊密;其次,概念間的聯結,並非每個都具有隸屬性的關係,有些是屬於同階的關係。
擴散激發模式主張命題的表徵方式,猶如腦神經細胞的分佈情形,一旦一個概念被激發後,它會沿著與此概念聯結的聯結線段,激發其他的概念,而越近的聯結,激發的速度越快。而激發強度的大小、激發時間的長短、概念之間的距離長度、被激發的概念是否為核心概念等因素,都會影響概念是否被激發。例如:最初被激發的是不尋常、冷僻的概念,便不會擴散到很多概念;如果被激發的是錯綜交織的網路核心概念,那麼就會有許多相連的概念被激發(黃秀瑄、林瑞欽譯,民 80)。
綜合上述的探討可知,擴散激發模式認為訊息一旦被激發,便會順著聯結的網路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如此的訊息提取可以較快速,並且可避免因單一階層網路所可能導致的錯誤解釋。

(二)觸發
依據前述激發擴散模式的解釋,我們可以利用不同作業方式觸發大腦中相關概念,進而讓人產生特定的行為表現。觸發大致上可以區分成二種:

1.重複觸發
當研究者給參與者看一連串的字單時,例如:CAT、WORLD、DOG、WORD……等,然後再要求參與者完成下列類型的作業~    R    ,研究者要求參與者完成前面的殘字作業,大多數的人會寫WORLD,但是為何我們不寫EARTH,那是因為參與者剛才所閱讀的字單中,並沒有出現EARTH,而只有出現WORLD,所以參與者會傾向寫WORLD,這個現象稱為觸發效果,也有人稱為重複觸發效果。

2.聯結觸發
我們可以利用觸發的另一種形式,來研究人為何有錯誤記憶的現象,例如:DRM效應~聯結觸發,他們讓參與者閱讀單詞列表,隨即要求他們回憶。實驗關鍵在於,單詞之間有密切關聯(例如,坐、桌子、座位),它們共同指向從未出現的主題(椅子)。令人驚訝的是,參與者「記得」未出現之主題詞的可能性高於實際出現的單詞(Roediger & McDemott, 1995)。

(三)心智圖
激發擴散模式雖然本身不足以完全說明人類的記憶現象,但是對於在教育上應用有相當久的時間,像是心智圖法(Mind Mapping),主要利用圖解心像聯想技術的方式,將知識表徵具體化的方法。以一個主題為中心概念,再從中心分枝,連接其相關的概念,如此不斷的擴散,可以用來訓練思考、增進記憶力和解決問題。利用線條、顏色、文字、數字、符號、顏色、圖形…等各種方式,快速記錄資訊和想法的圖象筆記法──將原本需要大量文字才能記錄的資訊或點子,清楚簡要的記錄在一張心智圖上,結構既開放又井然有序,能很容易的組織各種資料,並激發出更多的新想法(錢秀梅,2001)。在融入寫作教學方面,研究顯示心智圖寫作教學除了能夠提昇學生的創造力及寫作能力外,更能提昇學生的寫作態度/意願(涂亞鳳,2005;鄭琇方,2006)。其中,鄭琇方(2006)的研究發現心智圖可以幫助學生組織想法、研擬大綱、促進創意的發想,提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興趣。

參考資源:危芷芬 心理學導論、Sternberg 認知心理學

網路資源:http://nccur.lib.nccu.edu.tw/retrieve/107739/90-2614-S-004-011.pdf

http://trcgt.ck.tp.edu.tw/publishupload/message/%E8%B3%87%E5%84%AA%E6%95%99%E8%82%B2%E7%B0%A1%E8%A8%8A--41%E6%9C%9F.pdf


三、「感恩」一直是在我們文化中被推崇的價值,也是很多團體很大力推行的練習,但是似乎感恩可以有不同的層次表現。倘若以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來建構一個感恩的六階段發展層次理論,請問各個感恩層次的定義和表現將會為何?請仿照Kohlberg的道德兩難問題建構一個適合測量感恩發展階層的兩難情境問題,並且明確說明如何由對此兩難情境的回答中去確認受試者在感恩上的發展階段(請分別明確舉出其對於兩難情境問題回答中的典型敘述句。)(25分)

【擬答】

(一)感恩
感恩是正向心理學中所提及的重要研究內容,是該領域中受重視的研究主題之一,因為感恩是組成美好人生的基礎之一(Watkins, Woodward, Stone, & Kolts, 2003),而 Bonhoeffer 也認為,感恩是實現富足人生的重要心理特質(引自 Emmons, 2007)。感恩是一種人際間互惠的正向特質,能體會到過去他人所給予的美好,進而有回饋的動機及誘發未來利他的行為,有助於整體社會穩定的功能(McCullough, Kilpatrick, Emmons, & Larson, 2001)。
McCullough 等人(2001)以道德情感(moral affect)的角度來解釋,指出感恩是當個體能覺察及體認到他人對自己所付出的善意與具體協助,並能向他人回應感謝與感激的感覺或行為。McCullough 等人(2001)認為,感恩能發揮道德上的影響力,是重要的道德情感,可將感恩的道德功能概念化為三個內涵:第一,道德的測量器(a moral barometer function):是指受惠者能認知到因他人協助而受惠的事實,然後覺察並思考到受惠的狀況後,所產生道德行為的回應;因為每個人的背景環境與感受能力的不同,所以測量到的感恩有因人而異的情況,例如:家長常為孩子做這做那的,可是孩子若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而無覺察到爸媽的辛苦,那麼就不會有感恩的感受,也不會發揮道德的功能;第二,道德的動機(a moral motive function):因為覺察到他人所提供的協助與恩惠,受惠者產生正向情緒,體驗到了愉悅的感覺與經驗,進而有感謝他人的念頭,會想要感激他人的反應;因此 Heider 認為,若是因為外在的道德規範與責任義務而所必須執行的感恩行動,將會使受惠者降低感恩動機,所感受到的感恩情感也大打折扣,所以感恩應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行動(引自 Em-mons & McCullough, 2004),於是在人際間有了正向的互動,也促進了道德行為的動機;第三,道德的增強(a moral reinforcer function):經歷了上述的歷程後,不論是給予者還是受惠者,都增強了在未來實踐幫助他人的意願與行動,例如:當孩子能體認到父母的辛苦,因而在父母的照顧中有溫暖且被關愛的幸福感,就會有感謝父母的動機,增強在平日或是父親節及母親節時,表現出感恩的行為;這樣一來,不但有助於培養親子關係,也能促進發展道德的功能。

(二)感恩的兩難問題
Kohlberg提出一故事,藉著故事呈現道德上的兩個難題,來試圖界定道德判斷的發展是否也具有普遍的階段,依題意模仿將故事內容更改為:有一位海先生長期受到精神疾患影響,但他負擔不起看病的價格,又擔心連累家人,於是離家而去變成街友,後來自己的好朋友王先生得知消息,王先生不顧一切付出下班時間和額外精神去陪伴他,因此取得身心狀態不佳的海先生信任,最後海先生受到王先生幫忙,逐漸能夠與自己的精神疾患共處,身心逐漸恢復穩定,重新與失散多年的家人碰面,但是因為海先生好友付出太大的代價,最後王先生家人離他遠去,海先生聽到消息,決定協助王先生重新獲得他家人的信任。請問海先生應該要有報恩行為嗎?你認為海先生報恩的動機為何?
研究重點在於收集二個訊息,一個是報恩行為;令一個是推論報恩理由,透過此故事所獲得的答案來劃分出來的階段。例如:同意此人報恩要是因為「應該報恩,王先生之前對海先生很好」。而此者所歸結出的答案被歸入第Ι層級,或稱為交換期,因為是以報恩與否作為衡量個人是否感受到他人的好(Kohlberg相信所有的孩子在10歲以前都屬於前俗例)。到了10歲以後,13歲以前的孩子都處於互惠期的階段,因為他們開始以別人的報恩動機來衡量行為。例如:或是同意此人應該報恩是因為「應該報恩,是因為王先生真的是對海先生好」。到了良心期的階段,同意此人報恩是因為「應該報恩,是因為王先生對海先生好到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很令人感動,應該報恩」

(三)感恩的三階段理論

1.交換期

(1)避免別人對自己不好

(2)為了回報他人對自己好

2.互惠期

(1)對別人好,是因為別人會稱讚自己的作法

(2)對別人好,是因為大家都這樣做,不做好像不對

3.良心期

(1)對別人好,是因為這樣做才是對的,不需要他人認同

(2)對別人好,是因為良心使然,依自己的信念出發,不求任何回報

參考資源:陳馨怡等人(2013)。「青少年感恩量表」之編製與驗證。測驗學刊。60(3)。599~626頁


四、試說明下列名詞並回答相關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一)防衛性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
(二)助人動機中的負向狀態解除模式(negative-state relief model)
(三)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
(四)問題解決歷程中的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
(五)Ekman所主張的六個基本情緒(basic emotion)中,除了快樂之外,還有那五個?

【擬答】

(一)防衛性悲觀
以負向思考為因應策略,其因應壓力的習慣性策略是做最壞打算,就算成功,還是會對未來產生低期待與高焦慮的預期。
Cantor et al.(1987)大學新生入學一年生活的縱貫研究:入學前評估各種生活挑戰上樂觀或防衛性悲觀思考之典型模式,以區分出學業樂觀組、學業悲觀組。再測其特定思考方式及學業平均成績的期望與自我差距(Higgin, 1987),最後再紀錄學生在學年末的學業平均成績。
結果發現2者在實際學業平均成績並沒有差別,但是二者達成目標的心理路徑不同。

參考資料:葉光輝 人格心理學

(二)助人動機中的負向狀態解除模式
由Cialdini(1981)所提出,助人的成因都是基於自利的動機,並不存在「利他」這個角度。主要是當看到他人處於「苦難」之中,會引發我們的悲傷情緒,因此我們會藉由幫助對方來解除自己的不舒服狀態。故Batson~同理心利他假設的研究中,容易逃離現場的受試者之所以會願意助人,是因為已經被誘發悲傷情緒,所以只能藉由助人來解除自己的「負面狀態」。因此依Cialdini的角度,Batson的研究結果並無法證明助人行為有「利他」動機存在。

參考資料:陳慶福等人譯 社會心理學

(三)刻板印象威脅
Steele(1997)發現當個體處於一個刻板印象劣等的懷疑時,因害怕任何發生在其身上的不幸事件會驗證這個懷疑,此時,失敗變得加倍具有威脅性,因為它不但會顯示出個體本身能力不足,同時也會顯示出其所屬的種族或性別團體是劣等的。然而,害怕、焦慮的結果反而會妨害表現,導致個體的行為更驗證負向刻板印象的懷疑。
實驗(Spencer et al,1999)

1.請男性與女性學生參與標準數學測驗。(能力相當、數學對自我認同皆重要)

2.一組學生被告知此測驗「可以顯現性別差異」。其中的女性學生會感受到負面刻板印象的威脅,考試結果比男性差。

3.一組學生被告知此測驗並無性別差異。其中的女性表現的與男性一樣好。

參考資源:危芷芬 心理學導論

(四)問題解決歷程中的功能固著
人對於某一物件已習慣於某種功能或使用方法,就不易想到其他的使用方式,例如:Maier (1931)~兩線問題,研究者在房間天花板垂釣二根繩子,要求參與者將二根繩子連起來,但是二根繩子彼此距離很遠,二手無法同時抓到,房間有鐵鎚,很少有參與者想到利用鐵鎚重量,讓其中一根繩子形成單擺狀態,這樣就可以使二根繩子間距離縮短到而手可以同時抓到。

參考資源:張春興 現代心理學

(五)Ekman所主張的六個基本情緒中,除了快樂之外,還有那五個?
Ekman(1993)認為人類有六種基本情緒,分別是:快樂、傷心、害怕、生氣、驚訝、與厭惡。

參考資源:危芷芬 心理學導論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