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類科:人事行政

科目: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概要

一、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在現代社會更形重要,請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之愛與隸屬需求及Gardner的人際智能理論,說明增強或改善「人際關係」的具體方向。(25分)

【解答】:

(一)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1.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

(1)定義: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也就是情感上的關係。不同的人際關係,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心理距離愈近,雙方都會感到愉快,如無所不談、心心相印;心理距離愈遠,雙方都會感到不愉快,如抑鬱、孤獨、憂傷,甚至影響心理健康。

(2)功用:

身體健康:協調親密的人際關係,有利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對健康的積極影響,在於婚姻、朋友、同事等關係,可提供個體其他活動的參與機會;獨居沒有朋友的人,比較容易從事抽煙、酗酒等不利健康的活動。

心理健康: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可減少或防止緊張對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響。沒有足夠社會支持的人,無法由人際交往過程中得到足夠自我揭露的機會,容易感到孤獨、無援,嚴重者易產生憂鬱症。

幸福感:研究發現有朋友的人或結婚的人,因為人際關係所產生的作用,生活幸福感較高。友誼可喚起人們積極的情緒,對老年人和年輕人尤其如此;婚姻關係則帶給人們幸福感,對男性更為顯著。

凝聚力(cohesiveness):是社群形成與穩定的重要因素。凝聚力的重要性可由互動、社會影響、滿意度三個層面來解釋。

2.團隊合作(team cooperation):

(1)定義:指至少兩個人在工作、休閒或社會關係中,透過共同活動、追求共同目標、達成共同結果、互相幫助、增進友誼的行為。

(2)條件:合作含有相互幫助、鼓勵與支持的意義。有效的合作必須具備共同活動、共同目標、共同利益、相互依存等條件。

(3)功能:合作,能相互幫助、鼓勵與支持,有效協調人際關係,提高團體工作效率。團體內部成員必須合作,方能與其他團體相互競爭。

(二)馬斯洛(Maslow)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愛與隸屬需求

1.學者背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 Abraham Harold 1908~1970)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需求層次理論」,是最為著名的動機理論。探求人的內在力量,重視自我價值與天賦潛能。

2.理論要義:

(1)需求層次:需求之間不但有高低層次之分,而且有先後順序之別,低層次需求獲得滿足之後,高層次需求才會產生。

(2)需求種類:較低的前四個需求層次,稱為「基本需求」(basic needs)或稱「缺失性需求」(deficiency needs),較高的後三個需求層次,稱為「成長需求」(growth needs)。

(3)基本需求:基本需求是維持生存必須,不可不被滿足,然而一旦獲得滿足後需求強度就會下降。

(4)成長需求:成長需求是人類異於禽獸獨特之處,需求強度不但不會隨滿足而減弱,反將因獲得滿足而增強。

3.愛與隸屬需求:愛與隸屬需求是屬於必須被滿足的基本需求,指被人接納、關懷、愛護、鼓勵及支持等,或可稱為「親和動機」(affiliation mative),屬於社會性動機之一。個體對於社會中的其他人存有與之親近的內在需要。需要他人關心、需要友誼、需要愛情、需要他人的認可與支持等。主要的行為有依親、交友、家人團聚、參與社團活動等。

(三)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1.學者:近年來對於智力的內涵、理論與評量方法,有許多不同於傳統的突破性看法。其中一個重要的智力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迦納(Gardner, 1983, 1993)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Gardner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可參閱《心智地圖:帶你了解孩子的八種大腦功能,天下文化出版》一書。

2.定義:Gardner認為傳統的智力測驗,內容偏重知識的測量,未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曲解窄化人類的智力。智力應該是量度個體問題解決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標。Gardner的多元智能論,不採因素分析探究智力的構成因素,也不採智力測驗鑑衡智力的高低。Gardner主張,智力是在某種文化環境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問題與產生創造所需要的能力,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

3.多元智能的種類: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智力、人際智力及知天智力等八種。

4.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即與人交往、了解他人且能和睦相處的能力。例如,教師、社會工作者、銷售人員、治療師。自知智力與知人智力兩者合稱「人事智力」。

(四)增強或改善人際關係的具體方向:

1.滿足人際需要:舒茲(Schutz, 1958)提出人際需要三維理論,每一種人際需要都可以轉化為動機,產生某種行為傾向,進而建立人際關係。(1)包容需要:主要是關於個體在群體中的隸屬問題。個體想要與別人建立並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需要的關係。(2)支配需要:指個體在權力上與他人建立並維持滿意關係的需要。像是上司對部屬的控制與授權的程度,就會形成防禦行為或順從行為。(3)情感需要:指個體與他人建立並維持親密的情緒聯繫的需要,像是討人喜歡、被人疼愛。個體缺乏足夠的情感接納,可能產生退縮行為或表面的討好行為。

2.社會交換滿足安全感: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由社會學家霍曼斯(Homans, 1958)所提出。人們付出的行為,是為了要獲得報酬,或為了要逃避懲罰。社會交換理論發展出人際關係的公平原則,人們指望自己得到的報酬與所付出的代價成比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在這種「報酬」與「代價」中建立起來的。

3.適度自我揭露:有效的人際溝通需要某些程度的自我揭露(slef-disclosure),自我揭露是分享個人的背景資料、思想與情感,程度由淺到深。人愈互相了解彼此,溝通愈是人際導向;彼此了解的愈少,溝通愈是個人導向。

4.運用接近性:空間距離愈小,雙方愈容易接近,接近性(proximity)是增進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交往初期階段。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接近性通常會增加熟悉度,重複接觸某個特定的人事物,正向評價或好感也會逐漸增加。當時空距離接近時,彼此互動機會增加,分享情緒或分擔壓力,逐漸發展進一步的關係。

5.培養人格特質:隨著交往的深入,人際吸引會逐漸轉向內在的人格特質因素。開朗性格是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一個待人熱情的人,比冷淡的人有吸引力。研究發現討人喜歡的人格特質有:真誠、善解人意、忠實、聰明、深思、體貼、可信賴、溫暖、親切、友善、快樂、不自私、幽默、負責、樂觀。

6.善用溝通技巧:在社會活動中,人們透過語言與非語言符號系統,彼此間相互交流訊息、溝通情感的過程,即為「人際溝通」。溝通者愈是彼此相互熟悉,溝通過程就愈「個人化」。人們溝通時,會根據對方的反應來選擇某種溝通策略,溝通是動態而非靜態的過程,是持續改變的過程。人際關係的良寙和人際溝通技巧密切相關。

7.積極傾聽同理反映:聽(hearing),是感官的聽,只要耳朵和大腦聽覺中樞沒病就聽得見。傾聽(listening),還包括複雜的心理過程,將感官聽到的加以分辨和解釋。良好的傾聽者必須聽懂口語及非口語的訊息。傾聽後還要能做出同理反映,是一種對對方產生共鳴性了解之後,以不批判的態度、適當用詞真誠回應給對方,使對方感受你對他的了解與接受。


二、情緒反應為何會損及身心健康?情緒分為正向與負向兩種,對工作及生活有何影響?請舉例說明(25分)

【解答】:

(一)情緒(emotion):

1.刺激引起:情緒是由刺激所引起,可能是外在刺激或內在身體狀況,個體自覺產生心理失衡狀態。

2.複雜性:失衡的心理狀態含有複雜的情感性反應,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情六慾,說明情緒的複雜性。

3.生理變化:除了心理上有主觀複雜的情緒感受,身體上也會有生理變化。例如,憤怒恐懼時會心跳加速。

(二)情緒特徵:

1.係因刺激而起:情緒因刺激而產生,當個體接收到環境所帶來的刺激時,則會產生情緒。例如,發現錢包被偷時,因為著急情緒而放聲大哭。

2.常伴隨生理反應:個體處於某種情緒狀態時,交感神經興奮及副交感神經抑制,常會伴隨有生理反應。例如,憤怒時面紅耳赤、害怕時驚惶失色臉色蒼白。

3.會造成激動擾亂:情緒是一種感情的激動狀態,從外觀來看會有擾亂的動作或表情,尤以臉部表情、身體動作及聲音三方面較多。

4.可意識但不被控制:因情緒而表現激動擾亂時,個體可以意識得到但卻無法控制。例如,個體可以體驗到心情悲慟、焦慮或害怕,但是無法控制心跳及脈博的加速。

5.常阻礙判斷能力:情緒受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影響,個體雖可意識但不易控制,因此常造成判斷錯誤。例如,個體處於暴怒情緒時,言行易脫序表現失常,待情緒平靜時則後悔莫及。

(三)情緒反應會產生「壓力」(stress):損及身心健康

1.心臟病:美國心臟病學家弗雷德曼(M. Friedman)1974年指出,心臟病與性格有關。Friedman依據個體日常生活的行為方式,將人區分為A型性格與B型性格。美國心臟醫學會於1981年,將A型性格列為罹患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屬於A型性格的人,個性急躁、求成心切、有野心、好冒險、善進取、好爭勝,在現實社會中屬創業型人物。A型性格中最不利的特質是「敵意」,敵意常是不信任、挫折及憤怒的來源。高敵意者對挫折的反應,常是言語攻擊,大吼大叫、批評、侮辱,或者是身體攻擊,容易引發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生理反應,也就成為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高危險群。

2.癌症:常常覺得自己壓力太大,可能是性格使然。C型性格(type C personality)行為模式,可預測個體罹患癌症的可能性,以及罹癌後病情惡化的可能性。C型性格行為模式,包括自我犧牲、極端親切、行事被動、不自我肯定、對權威順從、合作姑息,不會表達負面情緒,特別是憤怒和不愉快的情緒。C型性格者被稱為「爛好人」,被動接納並非面對疾病的最佳態度,不符合奮戰精神。

3.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長期生活壓力下情緒緊張,是形成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症狀,是胃液中鹽酸過多,長期傷害到胃壁或十二指腸而形成潰瘍。

4.免疫系統:免疫系統是個體本身抵抗疾病的基本功能,如果因為生活壓力影響到免疫系統,減低其原有的功能,則生活壓力對人的傷害作用將更為嚴重。

5.憂鬱症(depression):憂鬱症的發生頻率很高,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歷過憂鬱的一些症狀,因此被形容為「心理疾病上的普通感冒」。個體情緒長期陷於極端低落,是憂愁、悲傷、頹喪、消沈等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稱為「憂鬱症」或「抑鬱症」。憂鬱症是心理異常中罹患率最高的一種,且女性罹患人數是男性的兩倍之多。

(四)情緒對工作及生活的影響:正向情緒v.s.負向情緒

1.正向情緒:

(1)學者:密西根大學教授Fredrickson B. L.於2001 年提出正向情緒擴展建構理論(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主張正向情緒可以擴展個人的思考行動能力。

(2)內涵:就人類演化觀點來看,正向情緒是在愉悅舒適情境下,個體在安全無虞之際會產生比較彈性靈活的行動傾向,進而擴展注意與思考廣度,表現更具適應性的行為。換言之,正向情緒不是為了解決迫切的生存問題,而是為了解決個人成長的發展問題,個體處在正向情緒下,其認知和行為會變得更有彈性、開創性、包容性與建設性。

(3)功能:

正向物種演化:Fredrickson認為正向情緒具有演化功能,因為正向情緒如玩樂或分享所引發的行為是建設性的,有助建構智力、生理、社交,讓人們更適應現代生活。

學習新事物:負向情緒如焦慮或憤怒,會限制個體的思考和行動。反之,正向情緒可擴展個人追求新事物的能力,透過思考行動能力的擴展得以發現和學習新事務。

擴展正向行為:正向情緒可擴展正向行為,例如:快樂的人比較具有同情心願意捐錢給需要的人。人們在快樂時比較喜歡他人、願意分享好運,容易表現利他的助人行為。

2.負向情緒:

(1)兩套神經系統:人類正向積極思考與負向消極思考,是兩套相反且互相拮抗的神經系統。當個體正向思考如樂觀、祥和、感激、快樂時,另一套負向思考神經系統不會產生作用且會被抑制。

(2)活化與退化:正向思考神經系統被活化的機率愈高,負向思考神經系統就會因不常使用而退化。如果個體凡事看壞的一面,挑剔、批判、經常感到懷疑、恐懼、憤怒,常此以往想要活化正向思考神經系統就變得比較困難。

(3)造成細胞凋零:悲觀憤世嫉俗者,經常使用負向思考產生負向情緒,神經細胞不斷分泌讓細胞凋零的神經化學物質,長期處於悲觀憤怒狀態,可說是慢性自殺。

(4)免疫力下降:悲觀者總是處於負向情緒狀態,會因身體免疫系統被負向思考神經系統影響,導致免疫細胞死亡而失去對人體的保護作用,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5)挫折因應能力差:人類遇到挫折時,高達九成以上的人會有攻擊、退縮、壓抑、固執等反應,沉陷在不愉快思想中無法自拔。負向思考讓個體更難去控制自己的思維,不易忘掉使自己感到挫折及生氣的人事物,被負面情緒所操控。


三、為什麼知法與守法之間有那麼大的差異?試申論道德發展從「他律期」到「自律期」的困難,並舉例說明道德行為如何落實?(25分)

【解答】:

(一)道德:是非對錯的判斷「知易行難」,知法≠守法

1.道德: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隨著年齡增加,逐漸學習到是非對錯的判斷標準,並能按該標準表現道德行為的歷程,謂之「道德」。具備是非對錯判斷的能力之後才開始理解法律概念。

2.道德層面:道德發展分為兩層面,一是道德的「知」,即個體知道如何判斷是非善惡,另一是道德的「行」,即個體能將道德理念落實於自己的行為中。然而,道德行為的實踐「知易行難」。

3.從「自利歸因謬誤」說明知守與守法的落差:所謂「自利歸因謬誤」,歸因時做對自己較有利的解釋,成功的時候歸因於自己,失敗的時候責備他人。此種歸因謬誤源於雙方利害衝突所致。舉例而言:大家都知道路邊紅線是禁止停車的,但是為了買個早餐或是雨天接送幼兒上下學,路邊紅線停車是常見的不守法行為。當個人利益和法律規範相衝突時,要能時時刻刻知法且守法就變得不容易。

(二)皮亞傑(Piaget)道德發展二期論:「他律期」到「自律期」

1.定義:Piaget認為,兒童常憑表面客觀條件做為判斷是非之標準。對於行為的對錯以行為的結果來判斷,而非以行為的動機來判斷,故也稱為「道德結果律」。

2.道德發展二期論:Piaget對於兒童道德發展的解釋,無律階段仍不具備道德規範的概念。真正具備道德觀念可分為「他律階段」與「自律階段」兩個時期。

(1)無律階段(nuonomous stage):0〜5歲左右,屬於感覺動作及自我中心階段。此時幼兒人我意識尚未分化,缺乏服從規範的概念,對規範似有似無、似懂非懂,行為不易被要求約束,故稱之為「道德無律階段」。

(2)他律階段(heteronomous stage):5〜10歲左右。兒童漸漸意識到家庭、學校及社會的行為規範,對權威片面敬畏,認為應該服從。認為規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越矩便是壞孩子必須接受處罰。對行為規範只作表面解釋,並不真正了解規範的精神與目的,又稱為「道德現實主義」(moral realism)或「強制道德」(morality of constraint)。

(3)自律階段(autonomous stage):10歲以上。兒童的道德意識逐漸發展,開始認識道德規範的精神與目的,不再盲目地敬畏權威或被動地接受他律規範。是比較成熟的道德心理,開始做道德的獨立判斷與選擇,不再一味地、無條件地遵守道德準則,又稱為「道德相對主義」(moral relativism)或「互惠道德」(morality of reciprocity)。

(三)道德發展從「他律期」到「自律期」的困難:

1.智力因素:道德行為基於道德判斷,而道德判斷必須運用邏輯推理能力。個體要具備道德觀念,必須有一定的智力水準,5〜10歲的兒童推理能力不夠或智能有障礙的個體,很難表現正確的道德判斷。

2.情緒因素:情緒會造成個體激動擾亂的狀態,情緒可以被意識卻不容易控制,須要持續性一段時間方能平復。故5〜10歲的兒童處於情緒激動的狀態時,往往判斷錯誤而做出不道德的行為。

3.社交經驗因素:個體在實際社交情境中,學習到那些行為是受人尊敬或讚美的,那些行為是不正當會受人鄙棄或懲罰的。社交經驗提供扮演各種角色的機會,可增進道德判斷能力。5〜10歲的兒童社交經驗不豐富,不易表現道德自律行為。

4.教育因素:研究發現教育文化水準較落後的村落,個體道德發展也較遲緩,較不懂得「設身處地」和「推己及人」的道理,缺乏「平等」和「恕道」觀念。家庭、學校與社會的教育,與道德發展密切相關。5〜10歲的兒童接受正式學校教育的時間尚短,道德判斷能力不夠成熟。

5.家庭因素:家庭是提供兒童扮演道德角色最重要的場所。郝斯坦(Halstein, C.)的研究發展,具有高度道德判斷力的父母,其子女的道德判斷能力也較強。父母的管教方式,對兒童的道德發展相當重要。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是遺傳因素,更是家庭教育因素。父母示範不道德的行為,子女耳濡目染也就容易認同不道德行為。

6.他人的回應:兒童道德觀念之培養,決定於父母和他人對兒童行為回應何種結果。兒童道德發展相當受社會環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規範,何者該做、何者不該做,賞罰應明確,才能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5〜10歲的兒童若在家庭和學校中未能接受賞罰明確的對待,也就容易表現不道德的行為。

(四)道德行為如何落實:

1.營造群體道德氣氛:Kohlberg力倡「正義社群」(just community)的群體道德氣氛,認為具有正義社群特色之學校,由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共同決策訂定規則並遵守與維護規則,藉由決策與責任感的連結,才能發展出有利道德發展的學校環境。

2.間接的教導道德的「知」─價值澄清法(value clarification):

間接的道德教育,主要的教學方法即是「價值澄清法」或稱「價值辨析法」。其教學過程不是靠價值灌輸,而是透過書寫活動及澄清式問答,在問題回答及討論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分析檢討自己的行為與信念,從而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價值澄清法的目的,希望經由選擇、珍視、行動的價值澄清歷程,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信念、情感、態度、抱負,並表現忠於自己價值觀的行為。

3.直接的教導道德的「行」─訂定規範:

間接的價值澄清法協助學生釐清是非觀念,直接的道德教學則強調讓學生願意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正確的行為。直接道德教育的運作,是經由民主方式師生共同參與,透過討論明確訂定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對於違反規定者的處理方式,也一併訂於規範中。

4.建立是非對錯觀念:協助個體從社會互動的自信中瞭解符合社會及道德責任的行為,從生活體驗中培養道德判斷能力。在學生時期可從建立班規中培養社會意識,並樂於參與道德的實踐。

5.培養法治民主態度:道德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培養法治民主態度必不可少,遵循懲惡揚善的原則,嚴懲違法亂紀不道德的行為,表彰道德行為對好人好事給予肯定,激發社會良善好榜樣的力量。


四、何謂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長期記憶與自我效能之間有何關聯?請舉例說明。(25分)

【解答】:

(一)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揭開「記憶」(memory)的奧祕:

「認知科學」一詞,是克里斯多福.龍格希金斯(Hugh Christopher Longuet-Higgins)在1973年,評注一部關於當時人工智慧最新研究的著作萊特希爾報告(Lighthill report)時所創造的。然而,認知科學的真正誕生,一般被認為是在1956年,心理學家George Miller 報告了他對人類短期記憶的實驗結果,提出人類短期記憶容量為「7加減2」個意元。認知科學,是一門研究訊息如何在大腦中形成及轉錄的跨領域學科,包括心理學、哲學、人工智慧、神經科學、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教育學。

(二)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簡稱LTM):

1.別稱:又稱永久記憶。

2.定義:日常生活功能的維持,要靠長期記憶中隨時可提取的知識經驗,如動作、語言、態度、技能、觀念等永遠不會忘記的記憶。

3.舉例:電話號碼查完撥通後即不再使用,而英文單字則再經由“複誦”(rehearsal)存入長期記憶,以便後續提取使用。

4.編碼:短期記憶編碼是以聲碼為主,長期記憶編碼則是以意碼為主。長期記憶的訊息是意碼與形碼並存的。

5.貯存:長期記憶貯存分兩類,程序性記憶是對動作技能「行」的記憶。陳述性記憶是對事實知識「知」的記憶。陳述性記憶可再分為「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

6.檢索:長期記憶是永遠不會忘記的記憶。但有時會因「檢索指引」不足而無法將記憶反應出來,或是出現話到嘴邊突然說不出或寫不出的「舌尖現象」,或者發現所記得者與事實不符的「記憶扭曲」。

(三)班都拉(Bandura)自我效能論(self-efficacy):

1.定義:Bandura於1997年提出「自我效能論」,指個體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判斷。當面對一項任務時,個體對任務性質的認知以及對自我實力的評估,會影響個體是否主動地全力以赴。

2.功用:自我效能感,是個體達到某些表現所需的自我能力判斷。個體相信自己能掌控特定事物的能力愈高,自我效能感就愈好,付出的心力也愈多,即使遭遇困難和挫敗也能視為挑戰積極克服,迅速從失敗中復原,展現堅韌的恆心與毅力。

3.形成:

(1)成敗經驗(mastery experiences):過去成敗經驗,是自我效能最具影響力的來源。成功經驗是個人能力的證明,會使個人更有信心面對問題,建立健全的自我效能感;失敗經驗則會慢慢消弱個人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s):觀察楷模所得的替代經驗,也是自我效能感的來源之一。藉由觀察他人表現可判斷或衡量自身能力,當特質與自己相似的楷模因努力而成功時,個人自我效能感將因此提高;若楷模的行為表現失敗時,個人自我效能感也將隨之降低。

(3)語言說服(verbal persuasion):語言正向回饋可提供人際支持,使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達成任務,進而願意努力不懈。當個人被指稱缺乏完成任務的能力時,會避免挑戰性任務且面對困難時輕易放棄。當個人遭遇困難時,重要他人對個人能力的堅定信念,將增進自我效能感。

(4)生理情緒狀態(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生理與情緒狀態也會影響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當個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時,自我效能感隨之提高;當個人焦慮、沮喪時,自我效能感隨之降低。

4.成分:自我效能感包括「結果預期」和「效能預期」兩個部分。

(1)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ncy):指個人為達成某結果必須執行的能力的預期。效能預期會影響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評價,以及採取特定的行為。

(2)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ncy):指個人對某行為會導致某結果的預期。結果預期是個人對某行為將產生何種結果的判斷。

(3)非必然因果關聯: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個人可能相信某種行為會導致某種結果,但如果個人懷疑自己具備執行此行為的能力,則其行為將不受結果預期的影響。

(四)長期記憶與自我效能的關聯:

1.長期記憶的功用:日常生活功能的維持,要靠長期記憶中隨時可提取的知識經驗,如動作、語言、態度、技能、觀念等永遠不會忘記的記憶。個體的長期記憶能力優異,日常生活功能的維持將更順利,個體對自我的能力也會更有自信。反之,若長期記憶能力欠佳,個體對自我會感到挫敗,自我形象低落。

2.自我效能的功用:自我效能感高者,即使遭遇困難也會持續努力克服;自我效能感低者,容易因為失敗、挫折而導致自我效能感再度降低。研究指出,教師自我效能感是教學歷程中重要的部分,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師熱愛教學工作,班級經營策略開放,對學生有正向信念較少施行體罰,班級經營成效良好。

3.舉例說明:從「阿滋海默症」(AD)說明長期記憶與自我效能的關聯:

(1)阿滋海默症症狀:德國精神病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於1907年最早報告此失憶病症。患者會有逐漸嚴重的認知障礙、記憶障礙、常識障礙、學習障礙、注意障礙、空間認知障礙、問題解決障礙。

(2)長期記憶與自我效能的關聯:阿滋海默症患者由於長期記憶能力的缺損,導致性格變得異常煩躁、偏執多疑、不喜歡與人互動,逐漸不能適應社會。嚴重時會無法理解語言,無法解決進食穿衣等簡單問題,最終癱瘓在床。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