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等別:三等考試

類別:社會行政

科目:社會福利服務

張庭 老師解題

一、一般而言,對於福利服務輸送,地方政府除了自行編列預算外,相當程度需要依賴中央政府的補助款支應,因而地方與中央政府在「財務移轉(financial transfer)」上的府際關係的良窳深刻影響福利服務方案執行的成效。而補助款可概分為「分類補助款(categorical grants),或稱作分項補助款」與「整筆補助款(block grants),或稱作綜合補助款」。請先說明這兩類補助的內涵與成效的差異,再論述府際之間在補助款的執行上受到那些條件的限制?(25分)

【擬答】

(一)分類補助款或稱作分項補助款:無配合條件但有指定用途的專案補助款,可以達成中央政府促使地方政府達成其指定目標,如托兒措施補助款就只能用在托兒措施,可達成中央政府落實托兒服務的目的。

(二)整筆補助款或稱作綜合補助款:無任何配合條件與指定用途的綜合補助,係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一筆金額,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用途,如此可切合地方政府需求。

(三)府際之間在補助款的執行上的限制

1.分類補助款的限制:雖地方政府無須相關配合款編列執行,相對未造成地方政府額外財政負擔,但由於中央政府指定用途,將造成地方政府為補助而執行相關福利事項,如此,將忽視地方政府當地人民之需求。

2.整筆補助款的限制:相較於分類補助款,整筆補助款比較能由地方政府就所轄區域人民福利需求規劃相關福利事項,比較能夠因地制宜,但也可能衍生不當挪用經費的情形發生。

 

二、近年來,政府一直強調並努力於建構一個「友善的托育環境」,以分擔家庭嬰幼兒照顧的責任,並營造友善的生育與養育環境,此制度建構將有助於降低臺灣目前遭逢的少子化衝擊。而建構友善的托育環境最常見的政策措施包括相關的津貼方案(如生育津貼、育兒津貼、保母托育補助)、居家式保母托育服務提供的機制建立與管理,以及政府設置公共托育中心等。請評述以上的政策措施在建構臺灣的友善托育環境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優缺點。(25分)

【擬答】

(一)津貼方案

1.角色:補充者,強調經濟面的補充。

2.優點:有助減輕托育費用的沉重負擔,又可滿足父母選擇的需求。

3.缺點:恐未將津貼用於子女托育,未符津貼發給目的。

(二)居家式保母托育服務

1.角色:供給者,強調托育服務的提供。

2.優點:有助雙薪家庭子女無人可照料的需求,又可滿足可近性的需求。

3.缺點:恐因未適當管理居家式保母,造成兒童遭受虐待或不當照顧之情事發生。

(三)政府設置公共托育中心

1.角色:供給者,強調托育服務的提供。

2.優點:有助雙薪家庭子女無人可照料的需求,又可減輕托育費用沉重的負擔。

3.缺點:恐因未普設公共托育中心致有托育需求家庭無法滿足。

 

三、回顧臺灣機構式長期照顧服務的發展脈絡,老人福利法自西元1980年制定以來,明文規定所有老人福利機構皆需依非營利性質之財團法人方式設立;然而,1990年代末期,政府允許50床以下的小型機構在不對外募捐、不接受補助及不享受租稅減免的原則下得免辦理財團法人登記,亦即,臺灣小型老人長期照顧機構實質上已大量進入機構式服務領域。換言之,目前臺灣的長期照顧服務提供組織的屬性相當程度是屬於「混合經濟(mixed economy)」的性質。請從政策發展與相關的理論角度論述,臺灣的機構式長期照顧服務發展的樣貌,以及為何會呈現如此的樣貌?(25分)

【擬答】

(一)渾沌期:在1980年代以前,台灣沒有任何關於長期照護的明確法令規章,當時的傳統觀念普遍認為照顧身心障礙者乃是個人和家庭的責任,直到1980年代老人福利法的公佈,才有機構的出現,在此一時期彰化基督教醫院設置有社區健康部,首開以醫院為基礎之居家照護服務的先例。

(二)萌芽期:政府試辦多項的因應措施,社政體系乃是台灣省政府於1987年開始試辦的日間托老和老人居家服務;衛生體系也在八O年代末期因慢性病所產生身心功能障礙及後續照護需求超乎原有醫療體系的業務服務範圍,此一階段裡各種未立案之養護中心、安養機構紛紛成立,但是卻無相關法源和人力以進行必要的管理建置。

(三)發展期:政府開始在國家發展會議中關注到長期照護的公共議題,並且正式訂定長期照護的發展政策,包括有1991年公告「醫療發展基金申請作業要點」,鼓勵民間設置慢性病床,並且透過實驗計劃方式以委託耕莘醫院試辦第一所由醫療機構所附設經營的「護理之家」;1993年頒佈護理機構設置標準,而護理人員法底下之「護理機構設置標準」亦於同年(1993年)頒佈,此乃是我國首度法定三類長期照護性質的護理機構(包括護理之家、日間照護、居家照護機構),並且可以透過機構評鑑來維持護理之家的服務品質。

(四)制度建立期:由於1995年開辦全民健保之後,長期照護給付的範圍陸續擴大,像是將居家護理納入給付範圍,亦將給付擴大至護理之家的專業性醫療護理服務,而且有鑒於呼吸器長期依賴病患人數的日益增加,長期佔用醫院急性病床所造成急性醫療資源浪費情形,行政院衛生署亦於1996年開始辦理「呼吸器長期依賴病患居家與機構式照護服務」,並且藉由健保的給付,這類服務資源隨之成長。

(五)資源快速發展期:雖然小型未立案養護機構因應市場需求而來的鉅量增長,但是,低落的照護品質再加上頻傳的公安事故,因此,為了約束此類機構而成為1997年新版老人福利法修法的重點,並於1998年公佈機構設置標準,特別降低49床以下小型機構的設置標準;二是,訂定出未立案機構負責人的罰則;除此之外,行政院在1998年提報所謂的「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該計畫為首創獨立於衛生醫療政策(醫療網計畫)之外的長期照護政策,計畫目標係以發展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和機構式照護為輔。

(六)產業化時期:為了整合長期照顧相關部會與資源,行政院經建會於2002年至2004年間推行「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首度將照顧服務對象由中低收入失能者以擴及到一般的失能國民,同時,鼓勵非營利團體及民間企業共同投入照顧服務體系,並且以全面開發本國籍照顧服務就業人力為其政策目標,以期使能夠漸少外籍看護工的聘用。(引自王順民黃明發(2011)關於未來推動長期照護工作的若干提問,國家政策研究發展基金會)

 

四、在某一個時期的人口數據(demographic data)資料呈現,對一個國家在福利服務方案的制定與執行過程上具有什麼意涵?以臺灣目前的老人與婦女福利服務為例,論述人口統計特質(demography)與福利服務發展之間的關係。(25分)

【擬答】

(一)某一個時期的人口數據資料呈現,對一個國家在福利服務方案的制定與執行過程上意涵:人口數據資料代表一個國家人口特質,如以高齡化人口指標,即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數7%,即代表這國家即將邁入人口老化,老年人口會越來越多,其需求的滿足即成為國家福利服務方案制定的重心。

(二)老人福利服務
台灣於82年即邁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數7%),目前亦達11%,未來將邁向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數14%),甚至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數20%),如此,政府在此人口統計數據影響之下,即須掌握時間辦理老人福利需求相關福利事項,因之,老人福利相關措施將隨老年人口增加而加速發展。

(三)婦女福利服務
以老人長照皆由家庭負擔,而家庭照顧者中女性佔85%來看,發展喘息服務即受家庭照顧及女性照顧需求而來,且女性照顧負擔亦同時影響其勞動參與率低,相關福利服務規劃勢必出現,如政府制定育嬰假、育嬰津貼等皆是。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