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等別:三等考試

類科:文化行政

科目: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

 

一、有人批評地方上常出現一些「蚊子館」,但另一方面又發現地方上普遍缺乏可用的藝文空間,請問您如何看待和解決這個矛盾現象?(25)

【擬答】:重點:蚊子館、藝文空間

關於台灣「蚊子館」的批評,原本意涵為政府公共工程建設的場所空間,未能妥善規劃與營運經營,後來卻被延伸為對於各地方藝文空間(例如:地方文化館)的質疑,若未能釐清問題癥結與本末,便會導致對台灣各地設施場所有著被閒置無用之質疑,但是地方上卻仍然普遍缺乏可用空間的矛盾現象。

 

公共工程的硬體建設問題,包含有時代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成因,大部分現存所謂「蚊子館」的歷史背景,其規劃階段多處於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時期,由於政府預算較充裕,對地方建設需求大多如數支應,並且提出眾多地方級的活化改造方案,造成了當時各地方政治人物以工程建設換取民意支持的心態,但地方發展、人口移轉等大趨勢不如預期的狀況之下,許多工程的使用率極差,甚至無力維持而導致設施頹廢,形成今日的蚊子館,甚或是斷垣殘壁的破敗景象。另一種公共資源的浪費,則是某些設施的功能喪失,例如由於時代背景的改變,許多舊有的國軍單位設施和軍事營區都不再使用,因此多為荒煙瀰漫、雜草叢生的觀感。

 

然而,蚊子館的孳生,似乎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戰爭,在2010年,藝術家姚瑞中帶領大學生的「失落社會檔案室」,執行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畫,進行全台蚊子館踏查,引起各界關注,2014年近期出版第四集,揭露百項的閒置案例。姚瑞中指出,以前挖出來的蚊子館多是單棟建物,近10年升級2.0版,因為竹科的成功案例,讓園區開發成風氣,生物科技、環保、文創、有機農業等名目,開銷更龐大,一旦荒廢就是一整片區域。

 

時代性的「蚊子館」,多數是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被認為是合理的選項,但是後來實質成效遠不如預期,另外有些則是沒有適當改變維持原狀至今。目前亟需處理的並非是去徹底拆除眼前已經建設完畢所謂的「蚊子館」,只要不造成過度浪費的維護成本、或是形成安全危機或治安死角,其實閒置的建設並不一定需要加以拆除。相反的,以藝術文化的用途再利用,往往能夠將閒置空間賦予新的意義。可惜台灣「蚊子館」的議題,往往被渲染為各地方館所,或是以藝術文化之名卻無實質內容。

 

解決之道,重新檢視將閒置空間改造為藝文空間的文化政策,文化部應該盤點在全國各地方所辦理及進行補助,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內容,不應該為了再利用而再利用,而應該有更明確的政策目標與方向,以避免出現許多觀念混淆或名詞濫用的狀況。但同時也需釐清「蚊子館」現象,並非是藝文性質閒置空間的需求所造成,同時各地方的文化館所或空間,不應該單純以使用量或使用頻率來去評價,需考慮各地民眾的實際地使用需求,並鼓勵民間主動參與之述求,各地方的文化行政機構人員,應發揮行政文化化,來衡量如何更積極地善用或擴展已改造以及未改造的藝文空間。

 

二、某些人對目前的「文創」(文化創意產業)政策頗多微詞,認為作法上太過於庸俗化,對於嚴肅的文化藝術領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請舉例說明「文創」和「文化藝術」兩者之間的正面和負面作用(25)

【擬答】:重點:「文創」、「文化藝術」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文化與產業的關係日益密切,文化是需要花錢扶持的產業,而創意可將產品透過文化的加值成為賺錢的產業。對產業而言,文化加值創造了產品價值的核心;對文化而言,產業是推動文化發展的動力。

 

在美學經濟的時代,「文創」和「文化藝術」兩者之間。正面的作用,對產業而言,文化加值創造了產品價值的核心。同樣地,對文化而言,產業是推動文化發展的動力。其所形成的文化產業影響日常生活,形成生活型態,又造成影響產業文化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夠把文化的概念,融入各類的產品設計,則可以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並達到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建構一種新的設計型態,以突顯台灣文化的嶄新形象。

 

相關的例子,例如:CAMPO生活狂歡藝術節作為臺灣第一個原創市集,從2005年開始吸引了超過十萬名年輕人與藝術家投入其中。CAMPO截取了五個英文字的字首所組成的複合字,分別代表五種構成元素Cinema (電影) 、Art(藝術)、 Music(音樂)、 People(個性人)、還有Original(原創),希望能藉此喚醒臺灣年青一代自我表現的熱情。

 

負面的作用,則是擔心文化商品化,意指藉由萃取地方文化中具特殊性、可儀式化、可量化生產的文化元素或文化過程,利用媒體包裝的手法加以推銷,在文化透過標準化、制度化的過程後,擁有了固定的形式使得文化更容易被保存,正如語言以文字為媒介般,商品化的過程進一步使用了媒體包裝的手法,推廣也促銷了文化。而藉由商品化的過程,被保留的文化僅剩餘易於轉換、具商品性質、可供販售的成分,其餘不易轉化或是較為一般性的文化便容易消失。再者文化透過商品化的過程後,容易淪為僅具表演、展示性質的表面功夫而失去傳統文化具有的內涵與精神。例如:各地方台灣原住民族的祭典,應該是各族人之間或與神靈對話的重要文化儀式,但是許多政策規劃或經營者者只著重經濟效益,將文化視為商品,任由文化觀光過程中,遊客無理地反客為主,不僅更對觀光無益,更往往傷害文化,產生觀光的衝擊與破壞。

 

今日,需要思考「文化藝術」的「文創」價值,同時也需要兼顧文化的傳統價值,透過重視地方知識與文化脈絡,讓文創也能成為文化流通和轉譯的載體,讓民眾對所擁有之文化底蘊深具信心,而深植於庶民生活中的文創產業和服務,將使民眾對於生活幸福更為有感,以及讓民眾對未來的美好生活有所想像及期待。落實將價值產值化,建構具有豐富文化及創意內涵之社會環境。

 

三、地方的「文化施政」往往需總體思考,與每個部門都有關。但這些部門卻都與文化行政部門不相隸屬,若真要發展地方文化,只能依賴地方首長統領各部門。請問應當如何面對這樣的問題?(25分)

【擬答】:重點:文化施政、地方首長、地方文化

地方的「文化施政」往往需總體思考,改變地方,需要從文化開始。地方政府有專屬的文化機構來處理文化行政業務,但是廣義的文化事務,實際上是包含在地方政府各局處室業務之中,面對台灣的政治生態,文化往往容易被邊緣化,若能由地方首長來統領各部門,實際上可徹底改善地方政府其文化發展的理念與體制,並推動民眾的文化權力與公部門的資源分配。

 

地方政府的建設與活動,往往提供文化藝術大量的創作機會,與文化美學藝術發展息息相關。可惜過去地方政府數量龐大的建設與活動中,文化藝術的狀況與含量可說是慘不忍睹,主因是各機關並不重視。尤其是活動的辦理,往往將美學相關部分外包給公關公司,並以極低的金額進行發包。公關公司因為預算有限,也無法找到出色的藝術家執行,做出來的品質時常被市民詬病,不僅浪費錢,對整體藝術文化環境提升也沒有幫助。地方首長若重視文化施政的功能,並落實於地方政府各機關的建設或活動設計之中,將能全面提高政府的文化藝術品質,並為地方的文化藝術工作者爭取最大的創作機會。

 

文化的發展,除了仰賴地方首長統領,民間文化團體的角色,則可透過輿論媒體、社會運動等,來督促地方首長以及文化機構,讓台灣的選舉形式或地方政治,得以真正超越世俗權力與利益的算計爭鬥,回歸人民日常文化生活意義的價值辯論,回歸藝術與文化人對於生命的感動、人文的關懷、美學的情操、生活的意義等核心價值的辯論。而文化行政的公務人員,則應該秉持行政中立,資源分配公開透明,相關決策的執行及資源運用,應以文化行政的專業效能考量為主。

 

四、臺灣歷史雖短,但擁有南島族群、中國華南移民和戰後的新移民族群,也有荷蘭、日本和清代中國的歷史經驗。請問應如何將這些多元異質的元素應用在文化政策思維上?(25)

【擬答】:重點:多元異質、文化政策思維

多元異質的元素應用,呈現為台灣獨特的自然與人文風貌,可用「壓縮的時間」來形容。壓縮的時間意指台灣現代文明的躍遷,在短短百餘年間達成,台灣從19世紀末的農業社會轉型為20世紀末的高科技生產國,是在極快速與壓縮的時間內形成的;此外,台灣經歷多種文化衝擊的洗禮,在西方、東方以及南島文化的歷史邂逅交織中,發展成豐富、多元而特殊的文化形貌。

 

在文化政策的思維上,考量多元異質的元素,台灣像極了一顆鑽石,鑽石有許多切割面,每個切割面都晶瑩璀璨,台灣的多樣性生態以及多元文化,就像鑽石的各個切割面,熠熠發光,不容忽視。台灣歷史脈動與發展歷程,文化是經過原住民文化、漢人文化、西方文化以及近代東南亞新住民文化的交織、共存與結合,所形成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義成為管理文化多元性的公共政策理念,採取官方措施在國家內部推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寬容。例如各種文化權的保障,即是重要的文化政策需要被落實,文化權其被視為公民權中的一環,隨著政治權、經濟權或社會權之後,受到討論與保障。

 

台灣公民權利發展的新進展,也是深化公民權的一個方向,特別在公民認同的部分,國家社會共同體,被認為應從傳統的血緣、地域與族群指標,轉化提升為對文化藝術與審美活動的共識與認知,深化公民權的方向,以文化能力而言,例如每一個公民在文化藝術與審美資質的提升,乃是建立文化公民權的基本條件。在向一個公民社會的願景邁進時,一個新的願景即為公民文化質能的提升,其內涵包括:文化藝術的欣賞與創作能力;營造生活的氛圍;空間的審美觀與環境美化;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探索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文化 歷屆試題 台北保成
    全站熱搜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