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等 別:三等考試

類 科:文化行政

科 目:本國文學概論

 

一、《史記》既是一部史書,何以又被視為文學作品,其所具備的條件為何?試舉例說明。(25分)

【擬答】:

兩漢代的史傳散文是我國散文發展的里程碑,以《史記》和《漢書》為代表,它們直接繼承先秦歷史散文之文史結合的優良傳統。尤以《史記》,在文學性上有更大的發展,縱司馬遷寫作目的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然作家在敘事美學及人物性格描繪上深具文學性。以下就《史記》文史兼備的條件舉例說明之:

(一)司馬遷善於通過典型事例和戲劇化的情節來塑造人物,尤善於細節刻畫與生動活潑的語言。例如寫劉邦、項羽見秦始皇時的率直粗獷的說:「嗟夫,大夫當如此。」寫項羽的深沉:「彼可取而代之。」作家竭力將歷史、人物和主題統一起來,既寫活了歷史,人物亦栩栩如生;並通過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畫。

(二)文字優美精煉,氣勢雄渾,善用口語,甚至吸收民間諺語、俗語、歌謠。書中許多成語皆流傳至今,如「利令智昏」、「兔死狗烹」、「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寧為雞口,莫為牛後」等等。書中歌謠甚是豐富,如劉邦的《大風歌》與项羽的《垓下歌》等多成名篇,《史記》是秦漢散文中的佳作,對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散文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書中所繪寫的歷史人物,不僅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見識,而且通過那些人物的活動,展開了廣闊的生活畫面,表現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批判精神。例如《刺客列傳》寫荊軻的勇敢無畏,視死如歸的英雄行為是那為繪聲繪色,激蕩人心。《史記》飽含激情,一唱三歎、感染力強的特點,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見其文學性之雅盛,突破了史家傳記之實錄本質,堪稱開「傳記文學」之先河。

《史記》的寫作方法、文章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自漢以降許多作家作品都從《史記》中得到有益的啟發。鄭樵所說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足見其文史兼得的歷史成就。

 

二、臺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尤其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之前,古典文學仍然非常興盛,其原因為何?試申論之。(25分)

【擬答】:

日治初期,古典文學兀自興盛未衰,甚至成為台灣文學史上第二波詩社林起的高潮,歸納日治初期古典文學蓬勃緣由如下:

(一)過渡階段的文學書寫養成:文化協會成立之前,不管是舊知識份子或接受新式教育的有機知識份子均受到紮實的漢學教育,舊知識份子有以含蓄隱微的比興諷諭抵抗異族統治者,有以激憤咄咄之情批評殖民政權者,亦有以軟語狎邪之語遊戲人間者。接受新式教育者也多在童蒙時期接受漢塾教育,即使他們後來成就於白話小說的創作,同時兼書傳統漢文或近體詩亦多有之,如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陳虛谷、楊守愚就曾於彰化組成「應社」以「求吟詠的趣味,琢勵詩人的節操」。

(二)日本殖民者的懷柔政策與「揚文會」:一九八九年之前,當局對台灣傳統書房採放任的態度,使得當時台灣兩世代人皆能教授漢學。而日本拉攏文士的方法之一,便是舉辦詩人聯吟大會及「揚文會」正向鼓勵漢詩文創作。創作漢詩可作為日本禮賢下士的形象,因此,兒玉之後的台灣總督對結社及詩人活動多抱著支持態度,時常邀集文人至官邸舉辦聯吟大會並且編印成集以行世。然部分漢詩人耽於虛名,也招來以詩「干聲名,諂權貴」的批評。

(三)古典詩社林立:詩人雅集,相互酬唱聯吟的詩社大量湧現,帶動了「擊缽吟」活動使之風行一時。如從1896年至1910年的15年間,台灣便有茗香吟社、鹿苑吟社、浪吟詩社、竹社、玉山吟社、櫟社、詠霓詩社、南社、瀛社等9個詩社,即是為政者刻意鼓唱、聯吟風氣蓬勃而致,然成員的素質也隨著過度膨脹而良莠不齊。不過,也有像彰化地區的傳統文人所組重的「崇文社」,就以「振興孔教」、「延續一線詩文」為宗旨,肩負傳遞漢文的使命,也擔負著西風東漸後的道德沉淪危機之責任。

 

三、賴和何以被尊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其理由為何?請詳加說明。(25分)

【擬答】:

賴和素有「台灣新文學之父」尊譽,乃是因為他的作品緊捉時代脈動,當時台灣面臨新舊社會的過渡,清楚刻畫出社會內部的矛盾與外部對立的情形可從新文學理論的具體實踐、新文學藝術性的熟成、台灣文學精神的建立、提攜與影響新生代作家等四個面向說明之。

(一)新文學理論的具體實踐:在葉石濤的分期中,以賴和〈無題〉與〈鬥鬧熱〉為台灣新文學的啟蒙期與成熟期之分野,這也是自二0年代初對語文使用及文明啟蒙的論述,以及新舊文學論戰之後,第一個將理論化為多元文學實踐的台灣作家,分別使小說、散文、新詩邁向成熟期的第一人,此外又嫻熟漢文學,在當時的台灣社會實屬難得。綜上多元文化的接受,在語言方面,賴和的小說中穿織著新舊文學的痕跡,而他嘗試創作白話小說的同時,也不忘符合現實台灣社會的殖民地色彩,白話文創作中間雜著漢文與日語。在內容方面,文學輔佐以文協為主的政治啟蒙運動,不乏破除封建社會習病、為舊時代女性的苦難遭遇發聲、反映殖民社會的底層生活悲歌等等。

(二)新文學藝術性的熟成:賴和除了通曉中國舊文學、新文學、日本文學之外,對於歐美俄的文學亦有涉獵,像是〈一桿「稱」仔〉即受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朗士的〈克拉格比〉影響。早期新文學創作尚停留在實驗白描的階段,賴和已能設計人物的明確性格,也觀察到人物實際上所使用的語言、俗語歌謠,在鋪陳情節前亦細緻廓繪客觀景緻以烘托小說的情境。

(三)台灣文學抵抗精神與寫實主義的典範建立:賴和是第一代接受台灣總督府醫學教育的知識分子,曾經參加過復元會,亦與同盟會成員交往甚密,一九二一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終生與政治運動為伍。不久復因治警事件入獄,對殖民體制認識得更加深刻,畢生創作無不建立在反殖民統治、反封建思想、反強權侵逼的基礎上。在創作中隨處可見他對日本殖民強權的不滿、對受殖者覺醒反抗的期待,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省思與寬容,由於其左翼社會主義色彩帶有啟蒙知識份子的使命,以及亦受到是時世界文化思潮的寫實主流影響,賴和的創作以寫實主義為宗,多少影響到後進的創作風格。

(四)提攜與影響新生代作家:賴和擔任《台灣民報》學藝欄主編時,對於年輕作家的提拔不遺餘力,像是最早登上報紙的楊守愚受到賴和的照顧最多。這段時期,賴和投入相當多心力在扶植新文學運動,並且著手修潤新世代作家的文稿。楊逵的名字不但由賴和建議易名,小說〈送報伕〉前半部更是在賴和的提拔發表於《民報》。

同時擁有古典漢學教育與現代醫學校育的賴和,一方面接受殖民現代性帶來的知識養分,從而看見台灣舊社會中的落後與陳腐;一方面卻也明白殖民現代性的兩面刃,賴和對日本殖民現代性的批判更是不遺餘力。綜上所述,賴和以抵抗精神為圭、寫實主義為臬,卻已能針對內文進行美感的修飾並深刻影響到戰後台灣文學的出土及影響,而被譽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四、臺灣在1970年代曾經發生過「鄉土文學論爭」,當時何以會有「鄉土文學」的創作及主張?請論述其發生背景。(25分)

【擬答】:

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爭引發了台灣內部的民族想像的路線差異,當時台灣面臨內憂與外患不斷的特殊時代,總體來說,鄉土文學成為被討論的焦點,涵括了文學在孕育當時,所產生的社會背景與土地環境等空間意識。

一九七0年十一月發生釣魚台事件,使得國內外的台灣知識份子掀起一場民族主義保衛戰。隔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引發各國陸續與我斷交,使得統治政權在此時受到統治正當性的質疑。就在此時,台灣作家早已從各方面批判脫離現實的文學類型,如反共文學的受控僵化、口號化及不合時宜,從現代詩批判過度西化、超現實主義的晦澀舞弄,以及現代主義小說耽於自溺及失根虛無。鄉土派主張回歸寫實主文學,著重描寫台灣土地上各個階層人們的真實生活困境,同時也對長期仰賴他國的西化現象提出反省,在文學上出現了以批判跨國資本主義的反經濟殖民小說類型。

其次,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機後,台灣邁向工業化,使得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此現象為台灣帶來幾個社會變遷的特點,如家庭制度及家長權威的鬆動;農村普遍學經歷匱缺,使得城市產生大量離家尋找烏托邦的工人階層,也影響了鄉土小說的描述農村破落、傳統文化的沒落或是都市邊緣人物的著眼。

綜合當時接踵而至的外來環境的丕變、內部結構的瓦解、對既有權威的批評,使得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成為激烈討論的對象,日治新文學的出土與重新評價也讓台灣的鄉土文學有了與日治新文學傳統接軌的渠道,逐漸建立以台灣的土地與人民為主體的文學態勢。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