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答內容僅供參考,正確解答以考選部公告為準,台北保成祝您金榜題名 =

 

等別:三等考試

類科:社會行政

科目:社會工作

 

一、請問老人虐待的類型及成因,並說明可如何防範老人虐待的發生?

【擬答】:

()Kosberg(1990)指出,老人虐待定義包括下列六大重點:

1.被動疏忽:老人被遺忘、孤立、單獨留家中等。

2.主動疏忽:故意不提供生活所需。

3.言語、情緒或精神上的虐待:被恐嚇、羞辱、威脅等。

4.身體虐待:被毆、侵犯、限制行動自由。

5.財物侵佔。

6.人權侵犯:罔顧老人意願,強迫行事。

(二)Kosberg進一步指出,老人虐待的成因屬多重因素:

1.老人個人因素:獨居、孤立、體衰身弱、依賴公共運輸工具、對健康和經濟安全焦慮高、收入低

2.家庭因素:低社經地位、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家庭關係不良或有暴力案例。

3.社區因素:高犯罪地區、社區居民高度疏離或暴力事件多。

4.社會因素:社會對老人的歧視與敵意等。

()黃志忠指出,許多與照顧者或被害者的老人虐待危險因子;其中有關被害者的部分,包括大量的照顧需求、認知衰退、自主行為問題、社會支持不足以及與照顧者長期關係不和等;照顧者部分則有酗酒、精神或行為問題、低收入與對被害者之經濟依賴等。

黃志忠指出,降低老人虐待的風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結合與規劃三級處遇策略;第一級處遇策略著重在預防工作,也就是處理與虐待相關的危險因子以降低老人虐待發生的可能性,於防範老人虐待發生於未然;第二級處遇策略著重在確認虐待事件的發生以及對虐待所產生之後果進行立即性處遇,如身體的傷害或情緒的創傷;第三級處遇策略則著重在處理引發虐待狀況的因素來預防後續的虐待可能性。

1.第一級處遇策略(Primar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最為普遍的第一級處遇策略應屬教育模式。教育對象包括一般社會大眾、健康照護或相關專業人員、照顧者、家庭成員或老人本身。內容包含學習何謂老人虐待、其危險因子以及如何通報潛在的虐待情境,更重要的是了解老人虐待的發生頻率與預防虐待情境發生所應該採取的作法。

2.第二級處遇策略(Secondar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第二級處遇策略通常在虐待事件發生的初期階段開始啟動,其目標在於立即治療被害者以盡可能降低虐待的負面後果。第二級處遇策略包括正確地偵測與評估、通報虐待個案、醫療服務的提供、確保被害者安全的危機處理與簡單的心理處遇,以期被害者能回復到虐待前的自我功能。

3.第三級處遇策略(Tertiar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當虐待初期危機已被處理後,第三級處遇策略便啟動來預防後續虐待的狀況。第三級處遇策略是設計來處理導致虐待的情境因素,其中包括憂鬱、酒藥癮、家庭內衝突或是依賴關係。若要有效處理虐待情境,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必須掌握哪些情境因素造成虐待的發生,如財務壓力或是虐待的控制手段等。而心理衛生專業人員也應能認知到成功的處遇必須需要老人被害者與施虐者共同合作與參與,因此工作者必須致力於雙方參與治療過程,這也需要理解許多個案不是黑白是非的問題而去責備或判斷對錯,相對地應該是要求雙方能改變其行為模式以減低虐待的發生機會。三級處遇策略中影響是否再虐待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追蹤評估。經由評估成功的處遇(處理的目標問題已有改變)以及虐待事件是否再犯,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更多或不同的治療服務或是已成功的解決問題。

 

二、請以圖形說明「社工理論」與「社工實務」之間的關聯性為何?並舉例說明。

【擬答】:

社會工作理論可分為以下二類:

()1.外借理論:指社會工作為使其實施之理論化,須運用其他科學的理論,或以其他科學的理論為依據,加以解釋和推廣運用。換句話說,社會工作實施所採用的理論,其理論素材來自其他學科,例如:社會學、心理學、精神醫學、健康科學等。因此,社會工作者自然成為理論的借用人。

      2.實施理論:來自社會工作者經驗的累積,故又稱為「助人模式理論」(Helping Model Theory),是以助人程序上所參照的理論或概念,而形成社會工作者專業技藝的遵循原則。

()社會工作理論可幫助社會工作達成以下四大功能:

1.將複雜、多變、混亂的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系統化、模式化與秩序化

2.引導社會工作者精確而完整地了解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3.指引社會工作者選擇適當的干預行動。

4.將社會工作經驗整理回饋到理論的建構,有助於修正、精緻化理論,進而提升實務的水準。

簡言之,理論與實務上的關係為:

(一)理論作為實務工作者的客觀與簡化引導及有效服務的推動基礎。

(二)實務可提出補充與修正意見,讓理論更加稱實與完整。      

 

三、請問優勢個案管理工作取向的特色為何?其在運用「社區資源」時,需要考量的評估指標為何?

【擬答】:

優勢觀點於1980年代於美國堪薩斯大學社工福利學院發展的,提出的背景是針對當時社會工作實務逐漸偏向醫療模式和問題解決取向之反動,強調發覺和探索案主的長處或優勢(Strengths)和資源,協助其建立和實現目標;相信人類潛藏無比的智慧和能力,既使是在看似卑微和飽受摧殘的人身上。

優勢觀點由Modrcin, Rapp & Chamberlin(1985)提出,著重「發掘案主本身所擁有的資源,並非僅看到案主的問題和缺失,進而使用非正式支持系統以滿足案主需求,也強調案主自決與自己設定目標」。

Rapp(1998)歸納六項基本特色如下:

(一)人具有學習、成長與改變的內在能力:此原則貫穿整個觀點,強調個人成長改變的能力和潛力。案主與大家一樣擁有能力、成就、夢想和盼望,對案主應抱持高度期待並採取一種可行(Can Do)的態度。

(二)強調案主的優點而非病態:醫療模式的處遇焦點強調案主的缺失,忽略案主的優點,優勢觀點認為問題不再是問題,真正的處遇焦點在於協助案主尋求建設性方法,以滿足、利用或轉化問題。肯定別人的優點,可增強個人權能。

(三)案主是助人接觸過程的指導者:意指在處遇過程中,案主要為自己做決定,社工員不應影響甚至指責案主所做的決定,亦即案主的功能必須透過案主自己參與行動和決定的過程重新發揮。行動的動力來自案主意志(願望和覺醒)。案主所需的(Need)是其所要的(Want),案主有權決定和明白自己的人生(生命、生活、生存)要什麼和怎麼過。目標與所要一致,即易達成,案主所要的與一般人無異。

(四)案主與個案管理者的關係是助人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助人關係是此觀點的重要元素,關係伴隨案主經歷困境並可減輕案主壓力、避免或減少壓力症狀;關係支持案主的自信,使其能解決環境對個人的多重要求。社工員是類似朋友關係的專業助人者,並非專業權威角色。

(五)自我肯定的外展為較佳的模式:欲落實案主自決與運用社區資源目標,多數服務工作必須在外部,而非在辦公室進行。只有在案主要求的情況下,才能在辦公室見面。外展模式有助於評量和處遇的進行,社工員可以針對案主進行更真實的觀察,可發現案主週遭的社會資源。

(六)社區可能是資源綠洲,而非阻礙:個人的行為和福祉決定於其擁有的資源和他人對這個人的期待。案主有權利運用週遭資源,社工員僅扮演資源觸媒與統整角色,但運用社區自然的非正式資源是最有效的在運用社區資源是需要考量的評估指標是優點評量:協助案主發掘自身優勢與想望,時間點包括:

1.過去:曾經使用的個人、家庭與社區的優勢與資源,即過去成功的經驗。

2.現在:現況、現有的優勢與資源。

3.未來:指案主和家庭的想望。

 

四、試從「行為學派理論」的觀點,說明「環境」會如何影響個人的行為?

【擬答】:

行為學派興起於19世紀末期,奠基者可追溯到俄國生理學家巴夫洛夫(Pavlov)和美國的心理學家桑代克(Thorndike)。1950年代以後,受到心理學界普遍的重視,從而開啟臨床的領域,到1960年代已發展為臨床和助人領域的顯學。

行為修正派的基本假設為強調可觀察到的行為:重視可觀察的行為,所有的行為包括思想、情感和身體動作,從觀察者眼光而言,都是可以識別的,可以確實地表示出來。由於此種堅持於可觀察的行為的特性,使得罹患不正確行為的推論,以及做不能證明、不易達成和不易操作而採取行動的機會大為減少。認為行為的變化,係因個體的成熟、學習和中樞神經的變化而來,尤其重視由學習而來的行為。因此,以學習理論為基礎,運用各種行為修正技術,來增進新行為(所欲行為),和減除舊行為(不欲或不想持續的行為)。

行為持續存在的必要條件是,有引發行為的前因與維持行為存在的效果反應,二者缺一不可。行為學派處理欲消除之行為時,及針對此二必要條件,若其中一條件不出現,行為就得以消除。所以,緊接的前置事件與問題行為的後果,或與行為相伴出現的前因與後果,成為行為學派評估的焦點和治療的可能起點。准此,環境在行為學派成為可以操作的前因,行為才是最後期待的結果。環境可由人類設計與控制,在有意的塑造會設計下,期待出現新行為或消除舊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認知學派的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受學習過程中對環境的觀察和解釋的影響。

arrow
arrow

    保成補習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